張近東轉型之戰 誰能笑到最后下定論還早
- 張近東的對手將會是:王健林+馬云+劉強東
- 誰能笑到最后成為中國野心王?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
近日,零售業與電商行業最大的事,除京東商城融資7億美元以外,就是2月21日“蘇寧電器”更名為“蘇寧云商”。這是蘇寧謀劃已久的戰略轉型,從2009年就開始。蘇寧云商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去年9月告訴我,蘇寧的戰略轉型,快則2015年,遲一點2018年,才能見到成效,總結一點東西出來。
這家中國最大的零售企業,戰略轉型受矚目的緣故,來自于電商對傳統零售業的沖擊。經過10年耕作,電商這塊生地變做熟地,支付、物流、服務等配套體系也逐漸建立起標準。與早年互聯網出身的人做電商不一樣,現在傳統零售商與品牌商也在加入電商行業。有些傳統企業對電商的態度是,看不起,不覺得會影響自己的買賣;有些則是嚇壞了,電商起來得這么快,以后還怎么弄?
試設想,站在百貨店門口,來往顧客平均年齡30歲。五年后,再站在這家百貨店門口,顧客平均年齡35歲。沒有新鮮血液補充,守著舊有的顧客老去、衰敗,這是多可怕的事。80后、90后已經習慣網購,隨著他們成長,收入增長,消費習慣卻延續下來。電商來勢洶洶,對傳統零售商最大的沖擊就在于截流,給后者的顧客群造成年齡斷層。
對于傳統零售商來說,最為糾結的是,線上線下互搏,怎么辦?我拿這個問題問孫為民,他回答:“就是要左右互搏,搏到后來,就不搏了,才有融合。”在2月21日“蘇寧云商”更名發布會上,蘇寧擺開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架勢。
阿里巴巴、京東商城是馬云、劉強東的全部,但蘇寧易購卻只是張近東的一部分。“云商”這詞看似趕“云計算”的時髦,不倫不類,但重點不在于“蘇寧”二字后綴加了什么,而在于蘇寧后綴去掉了什么。“電器”二字一去,意味著蘇寧的業務范圍不再受限于此。蘇寧云商以外還有蘇寧置業,在這場發布會上沒有出現,與它相關的蘇寧生活廣場只是一句帶過。
蘇寧置業商業地產的體量龐大。根據蘇寧置業官方消息,蘇寧置業在全國儲備開發了80余座蘇寧廣場等系列產品。400米高的南京奧體蘇寧廣場、388米高的南京新街口蘇寧生活廣場、338米高的鎮江蘇寧生活廣場、328米高的無錫蘇寧生活廣場、266米高的徐州蘇寧生活廣場、100米高的青島李滄蘇寧生活廣場等一系列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正在全面推進開發建設。
商業地產、原有電器門店改造、蘇寧百貨以及蘇寧易購,這是張近東的大蘇寧戰略。他的目標是為消費者提供衣食住用享一站式服務。在互聯網有另一個一站式服務的故事,那就是騰訊。馬化騰提供的服務僅限于網上,而張近東要提供全品類一站式服務。蘇寧易購是其關鍵棋子,所以他不在乎用金錢換空間。
誰會是張近東的對手?劉強東、馬云、王健林?每個人都是,但又不全是。張近東在21日中午的午餐會上調侃說:“以前不是對手的,現在都成了對手”。記者要求他評價馬云和王健林,他說:“我只做好自己的事,不評價別人。”孫為民的評價是:“馬云(對行業)是建設性破壞,劉強東是破壞性建設。”
張近東的對手將會是:王健林+馬云+劉強東。這將是一場萬億規模的資本豪賭,誰能笑到最后成為中國野心王?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
國美曾經是張近東最大的對手。我問孫為民,如何看待國美的戰略?去年9月,孫為民告訴我:“2008年以后,我就基本不太關注它了,看不出它的戰略是什么。”商業殘酷,莫過于此。現在,孫為民說:“國美現在是一家為生存而戰的公司。”
對蘇寧來說,這次戰略轉型也關乎未來生死。這是一場令人暈眩的變革。發布會場地演示屏幕寬近20米,場面震撼。此次蘇寧云商調整為線上電子商務、線下連鎖平臺和商品經營三大事業集群、多達28個事業部,剛獲晉升的中高層就達3000人。
午餐時,孫為民問我:“發布會感覺怎樣?”我回答說:“結構太龐大、涉及面太廣,有點暈。”
如此體量龐大的轉型,最快也要到2015年才能見成效,需要海量的資本支撐。僅物流,蘇寧未來三年就將投入200億元。資本固然重要,但孫為民說轉型最關鍵的是人的轉型。
張近東做決策會深思熟慮,下了決定就雷厲風行。像蘇寧這樣,被時代新浪潮沖擊的大公司歷史上并不少見,被時代所裹挾,進行變革的大公司也不少見。創始人主導的公司變革成敗,往往取決于創始人的自我革新程度如何。若要看蘇寧未來走勢,還得看張近東其人。
(《商業周刊/中文版》主筆李志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