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超市潛入深圳 競爭還是要靠“精耕細作”
沃爾瑪高管表示,山姆會員店近幾年在內地會開店的速度將會提升。
沃爾瑪要將資源重點配置在山姆會員店上,將其作為未來業績增長的引擎?家樂福正在考慮出售中國內地的業務,決心全身心裸退?最近,國內超市大賣場行業暗潮涌動,不少聳人聽聞的小道消息紛至沓來。近一周各大外資企業的高管或在開業典禮上、或在周年慶典上紛紛對這些聽起來“有模有樣”的消息進行辟謠。而在深圳本地,國內上市公司永輝超市已經在上月靜悄悄潛入,小規模經營、業態細分、社區化運作這些“精耕細作”手段有望成為零售企業未來在一線城市進行拓展的武器。
江湖傳聞1
山姆會員店將作為沃爾瑪中國未來業績增長的引擎?
沃爾瑪官方“山姆會員店在內地發展正在加速,2-3年內將開7家門店。”
從年初開始,關于沃爾瑪在國內調整門店經營的消息在業內已經成為焦點。即使當時沃爾瑪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福瀾出來辟謠,聲稱門店關張實屬正常商業行為,并承諾“三年在國內將開出100家新門店”,但市場傳言有愈演愈烈之勢。從4月份開始,沃爾瑪在深圳、無錫、上海等城市陸續關閉幾家大型門店;沃爾瑪中國高級副總裁王培離職等消息令外界對沃爾瑪未來發展之路充滿各種揣測。特別是沃爾瑪關店項目實際“掌門人”王培的離去,業內主流對此的解讀是,沃爾瑪中國可能在開店拓展戰略上將進行改變,購物廣場和社區店仍舊會發展,但未來業績的增長點會落在山姆會員店的身上。
這樣的猜測不無道理,17年前,沃爾瑪山姆會員店在深圳開設國內第一家門店,經過十幾年的用心經營,近5年來深國投廣場店已經連續成為沃爾瑪在全球年銷售額最高的單體門店,單日最高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的業績已經讓它成為集團真正的“搖錢樹”。在國內,兩年前山姆會員店的數量只有6家,但在這兩年間,山姆會員店的擴張速度正在加快,合肥、深圳、杭州加上近日開張的蘇州門店,其數量已經達到10家。
沃爾瑪中國高級副總裁兼山姆會員商店首席運營官文安徳近日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并沒有正面回答“沃爾瑪中國的資源是否正在向山姆會員店傾斜”的提問,而是表示山姆會員店近幾年在內地會有比較大的發展,開店的速度將會提升,未來2-3年將在一、二線城市開出7家門店來。而對于國內山姆會員店最多、全球銷售最高的城市深圳,文安徳認為兩家門店并不是最終的數字,如果有合適的開店選址和相應的消費人群,沃爾瑪不排除在深圳會多開出一兩家山姆會員店。
對于山姆會員店近年的崛起,業內專家均給出了中肯的評價。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認為,山姆店的品類夠多,但不是面面俱到;品牌夠精,基本會有你的選擇,經營效率高正是源于山姆店的精選商品和精準服務。也有業內資深人士分析,沃爾瑪在這節點上高調地提出積極發展山姆會員店業態,一方面經過多年的培育,國內山姆會員店已進入到該業態“最好的時光”階段。低價、質優、直采、特色產品、一站式購買、食品質量把控、自有產品等特點提升了消費者的忠誠度,特別是日益龐大的外國人群和國內的中產階層,已經將山姆會員店視為最重要的購買場所。另一方面,國內眾多零售企業近年來都積極發展超市大賣場業態,競爭激烈,行業平均利潤率在不斷下降,沃爾瑪無論是購物廣場、社區店,還是一直想扶持起來的好又多和惠選,在贏利方面均不如人意。綜合各種因素來考慮,關閉一些虧損的購物廣場和社區店,調整未來業績增長方向,大力發展山姆會員店可能會成為沃爾瑪轉型的重要方式。
江湖傳聞2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家樂福正考慮出售其在中國大陸及臺灣的業務。
家樂福官方“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要在中國進行長期投資和發展。”
除了沃爾瑪之外,另一家飽受傳言之苦的外資零售企業就是家樂福。近幾年,家樂福被收購的傳言每幾個月就會在業內被言之鑿鑿地傳一次,收購的對象包括沃爾瑪、中糧、華潤萬家等零售大鱷。最近,這個被收購的傳言越滾越大,而且還出現了“進口”版本。上月,《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家樂福正考慮出售其在中國大陸及臺灣的業務。一時間,家樂福被收購、裸身退出內地零售市場的傳言又一次成為業內的焦點。上周,南都記者致電家樂福公關部詢問相關事宜,家樂福華南區公關經理李嘉簡單回應:“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要在中國進行長期投資和發展。”
這一官方答案并沒有打消業內對家樂福未來發展的擔憂。家樂福中國區一位高級管理人員私下對南都記者表示,“家樂福撤離中國市場”消息在企業內部有所聽聞,但是該計劃屬于總部的高級機密,就算家樂福集團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唐家年也不會事先知道是否要撤離。所以這個傳聞是否真切還要等待總部來宣布,國內的高管們心里也很忐忑,在沒有接到變動通知之前還是要執行之前設定好的商業發展計劃。
家樂福在全球進行戰略撤退還是有跡可尋的,它在2006年出售了在韓國全部32家門店;2009年進入俄羅斯市場四個月便宣布退出;2005年被永旺收購后,在2010年徹底退出經營10年的日本市場;同年又將泰國所有42家門店進行售賣;2012年6月退出希臘市場;2012年年底關閉新加坡僅有的兩家賣場。對于家樂福是否會撤離內地市場,業內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一種觀點認為相對于全球零售業普遍的低迷狀態,家樂福在內地的業績相當耀眼,而且企業在國內正處于高速增長期,“一年開20家左右門店”的增長速度在未來幾年將會持續,家樂福在其他國家的撤退正表明集團非常看好在中國的業績增長,會將資金投入到國內的快速擴張中。而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家樂福在全球的撤退已經是一種趨勢,國內市場雖然擁有高成長性,但這也只會成為集團調高出售資產業務的砝碼而已。
不過,家樂福中國總部顯然是按照前一種觀點來進行商業部署。本周,家樂福50周年慶祝活動在國內高調上演。在本地,重磅大促銷、100多種商品超值折扣等活動近期在深圳8家門店同時舉行。家樂福深圳、東莞、惠陽區域總經理郭耐安在出席慶典活動時只是表示,企業會堅持創新和走本土化的路線,希望給消費者帶來良好的消費體驗。而對于家樂福國內門店被收購的傳聞,有員工表示公司已經下發“封嘴令”,不能跟外界談及相關事宜。
本地動態
在一線城市,零售企業的競爭只能靠“精耕細作”
正當沃爾瑪和家樂福忙著到處“滅火”的時候,深圳本地超市業正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上月中旬,在內地零售業名氣比較大的永輝超市在深圳寶安區低調開出大賣場的業態,這也是該超市在華南地區開出的第一家門店。這次的開業在外界看來,是永輝超市進軍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區的一次試水,對于深圳地區華潤萬家、沃爾瑪、百佳等“本地虎”而言,這條“過江龍”顯然是有備而來。之前企業就已經放出風聲會大舉進軍華南市場,在深圳除了大賣場外,永輝超市的高端業態B R A V O已經確定跟星河在龍華的項目C O C O C IT Y合作,以此作為擴張的基石。此外,近期本地超市業表面上波瀾不興,但暗地里各自在發力。百佳超市今年除了新開出幾家社區新門店之外,在金光華的T A ST E超市近日也完成了業態上的微調,下半年入駐海上世界城市綜合體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而永旺正在努力營造大眾化大消費環境,平民化路線會逐漸取代中高端、精英化的商業定位,拼價格、拼性價比、拼特色將會是企業轉型的重點,商品自有化的程度會向屈臣氏這些專業門店靠攏。
對于永輝、大創的進入,深圳市零售商業協會執行會長花濤表示,這一方面說明深圳的零售商業氛圍非常活躍,能吸引國內外超市品牌選擇這里進行戰略擴張,但另一方面也加劇了零企之間的競爭,大型連鎖品牌的正面對決將不可避免地發生,同時還有可能擠壓到中小型超市的生存空間。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大型超市高級管理人員表示,像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用“白熱化”不足以形容零售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在度過了粗放型經營時期后,“精耕細作”成為了零售企業之間進行商業競爭的必然選項。“精耕細作”包含兩種意思,一種是品牌細分之下的精耕細作,例如華潤萬家,在深圳有購物廣場、大賣場、社區超市、V A N G O、O LE、B LT、V +等零售業態,它必須對受眾人群的消費習慣吃準吃透,這才能保持它在多業態協作方面的領先優勢。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如沃爾瑪山姆會員店、永旺、家樂福這些體量比較大的單體門店,需要通過不斷地進行業態優化、環境升級、打造品牌獨特性來提高顧客的消費粘性,成為該區域不可被替代的購物場所。
(南方都市報 記者:陳勇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