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拖累業績 華潤萬家或關閉14家左右店鋪
業內人士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樂購拖累了整個華潤萬家的業績
8月21日,華潤萬家母公司華潤創業發布了今年上半年集團未經審核的業績情況,報告期內,公司綜合營業額同比增長16.2%至835.06億港元;凈利潤同比下跌8.7%至9.29億港元;剔除資產重估及重大出售事項之稅后收益,所屬股東綜合凈利潤同比減少33.5%。
其中,零售業務的營業額及凈利潤分別增加9.8%及9.9%至525.89億港元及77億港元。值得注意的是,華潤創業表示,剔除稅后估值盈余的影響后,零售業務的凈利同比下滑29.6%。
雖然零售業務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較大,華潤創業仍在今年5月份豪擲220億港元收購已經處于虧損狀態的TESCO旗下的樂購超市。
對此有媒體稱,華潤萬家將關閉至少10%的樂購店鋪。為此,《證券日報》記者電話聯系了華潤萬家華北區位于天津總部一位郭姓工作人員,對于上述信息,其表示,截至目前,并未收到總部關于關閉10%樂購門店的通知。
華潤萬家稱未接到通知
與華潤創業半年度業績同比出現下滑的是,有媒體報道稱,在半年報業績說明會上,華潤創業首席財務官黎汝雄透露,樂購在中國的布局頗大規模,出現一些過度投資的現象,合并之后華潤方面不會大幅裁員,但會關掉少于10%的樂購店鋪。
《證券日報》記者電話聯系了華潤萬家華北區位于天津總部一位郭姓工作人員,對于上述信息其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并未收到總部關于關閉10%樂購門店的通知。而據華潤萬家北京內部員工告訴記者,樂購超市門店業務現在由專門的團隊負責,二者獨立運營。
據了解,今年5月份,華潤創業宣布收購樂購時,華潤萬家CEO洪杰曾透露,未來Tesco內地的135家門店將統一改為“華潤萬家”,以實現品牌擴張。如果傳言屬實,關店10%的樂購店,華潤萬家收購的門店將減少14家左右。
此前華潤萬家CEO洪杰表示,之所以選擇TESCO,主要是想學習外資企業的管理方式,實現雙方互補。對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樂購主要位于非市區核心的地方,面向中低端市場。而華潤萬家在國內的地位與之不同,是市區核心區的高端市場。這就意味著二者不存在重疊或可相互借鑒之處。“因此,華潤萬家不見得有扭轉樂購業績的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是樂購拖累了整個華潤萬家的業績。”
沈萌表示,國內樂購當初賣給華潤萬家,主要是英國樂購在國內業績不佳,加之世界經濟不景氣,因此收縮戰線。而華潤萬家此前主要針對高檔購物中心內開設店中店,面向駐華外籍家庭或國內高收入家庭,因此物品價格高,但運營成本也高,但目前大型零售連鎖除非術業專攻并物美價廉,否則大多業績不佳。所以華潤萬家的表現也印證了整個行業的低迷。
此外,記者注意到,在某網站發布的一則“你是否看好華潤并購TESCO”的問卷調查中,截至昨晚6點半,共有21%的參與者選擇“看好”,51%的參與者選擇了“不看好”,其余26%的參與者選擇了“不好說”。雖然華潤創業收購樂購最終經營結果好壞還有待觀察,但上述問卷調查結果至少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網友對此次并購的態度。
樂購被指拖累業績
華潤萬家在業內有“并購之王”之稱,以往并購之后,華潤萬家的業績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增長,而此次并購完成之后,業績反而出現了下滑。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巖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華潤創業凈利潤同比下滑主要是因為零售業務的并購動作所致。華潤創業擁有零售、啤酒、食品和飲品四大業務,而零售業務營收占比62.91%,占比頗重因此對業績影響也較大。華潤創業于5月份并購樂購,樂購在并購之前已經處于虧損狀態,因此會對華潤創業的業績有負面影響。
從目前零售業公布的半年報情況來看,實體零售企業運營狀況進一步下滑,凈利潤也多同比下降,個別公司甚至出現虧損狀況。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大部分企業從之前的跑馬圈地轉為戰略防御階段,如王府井在去年全年只新開了一家門店,且在今年關閉了運營不好的湛江門店,在這種背景下,華潤萬家一下子增加了135家樂購門店,極容易導致“消化不良”。更何況在收購之前,樂購超市還處于虧損狀態。
“關閉門店是超市近兩年的發展趨勢,企業因為租金或者銷售狀況而主動選擇關閉店面。”杜巖宏補充道。
(證券日報 見習記者 劉斯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