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找了SPARKO創始人 來談談多元化生活類集合店
聯商網消息:近年來,內容更為豐富的生活類集合店逐漸興起,SPARKO就是其中之一。
在集合店的經營上,不管是多品牌還是買手制,對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如何搭配店內的品牌,如何定位整個店的基調,如何推廣造勢等,都將成為衡量門店今后發展是否可以順利的標準之一。
匯集了藝術、美妝、咖啡、烘焙、繪畫、手工體驗、書籍、音樂、家居、設計師品牌服飾等多種類型商品的SPARKO,更像是連卡佛、I.T與無印良品的三合一集成店。
創始人尤鑫曾參與發展NOVO百貨,這家主打潮流服飾,買手制、自營等營銷方式的百貨店在2003年初入內地市場后,曾在百貨業界中吸引了不少關注,堪稱內地市場鮮有的特色百貨店。
如今,原屬于NOVO的執行運營團隊開始操盤SPARKO,與NOVO一樣,SPARKO也是采用買手制,其有一批資深買手會從世界各地精選來各種潮流元素,同時還會引入大量的韓國設計師品牌與中國獨立設計師品牌。
其首店開在成都恒大廣場,3000平米的店鋪內,除了集合店�?汀棥⒖Х韧猓將迷你版的西西弗書店搬入其中。同時,還設立了韓束專柜和mini的知白藝術館,設計師作品和潮流服飾展示區僅占50%。
正因其大膽的跨界,曾一度打破了業界對集合店的定義,實現了將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品類進行有機組合后,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在前不久,SPARKO又引入了號稱“最美證件照”的海馬體照相館,同時搭配一系列營銷活動,再次進行了一次大范圍曝光,很多慕名群眾前去嘗鮮。
有消息稱,SPARKO的第二家店確定進駐成都華潤萬象城。
80年代末,多品牌買手店開始在歐美及日本等發達國家興起,在國外已經比較成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門店數已超30000家,涉及的營業額接近2000億美元。
而在中國,雖然早在2000年左右就有著名買手店連卡佛的進駐,但由于當時的市場環境與消費習慣等因素都還處于追逐名牌的開始階段,無論是認知還是審美上,都沒有多余的發展空間提供給買手店,這也導致了連卡佛第一次試水中國幾乎以失敗告終。
但隨著國民人均收入的大幅增長,社交網絡的發展,以及時尚市場環境快速變化,2012年前后,中國本土的集合店也進入了初步的成長期。且依照近年來的發展態勢,集合店在中國本土的發展也將進一步趨于穩定。
7月13日,尤鑫將亮相聯商網于杭州舉辦的中國新店鋪發展論壇,分享其在運營SPARKO時的一些心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