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周報:騰訊入股永輝 2017餐飲“死亡”名單出爐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12.11-12.17)永輝實控人擬以8.81元/股轉讓5%股份給騰訊;傳統百貨應如何“向死而生”?他們開出了“藥方”;王健林遭遇滑鐵盧了?萬達八條聲明嚴正回應;順豐無人貨架“豐e足食”布局加速,擴至全國13城……
12月15日,永輝發公告稱,經協商,公司實際控制人張軒松、張軒寧與騰訊簽署《關于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張軒松、張軒寧擬以8.81元/股的價格分別轉讓230,586,026股、247,937,080股(即合計478,523,106股)公司股份予騰訊,轉讓價款分別為2,031,462,889.06元和2,184,325,674.80元。上述轉讓股份合計占公司當前總股本的5.00%。
騰訊與張軒松、張軒寧不存在關聯關系,亦不存在一致行動人關系。本次轉讓前,騰訊不持有公司股份;如本次轉讓完成后,騰訊將持有公司478,523,106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5.00%。
12月8日,上海原“市百一店”重裝開業,轉型能否成功還需拭目以待。但由此引發了關于老百貨如何升級改造的思索,“市百一店”或許提供了一個樣板。
眾所周知,近年來,由于消費升級,外加電商的沖擊、傳統百貨面臨不少困境,如何傳承并升級,尤其是在新零售時代下,能否迎合趨勢,展現出新的活力,值得探討和思考。
12月13日晚間,南京中央商場發布公告,宣布與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浙江銀泰投資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新零售發展公司”。
公告表示,南京中央商場為系統提升公司在商業百貨領域的持久競爭力,促進公司傳統百貨加快向新零售百貨轉型,并以之為基礎,分享阿里系在江蘇區域布局新零售所帶來的市場份額,公司擬與阿里子公司——浙江銀泰投資有限公司本著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簽訂《合資設立新零售發展公司協議》。
協議簽訂后,雙方及新零售發展公司應盡快啟動公司具體項目之《托管合同》的談判。《托管合同》不改變被托管公司的財務體系(合并報表不變)與人事體系(員工勞動關系保持不變、管理人員基本保持穩定)。自 2018年1月1日起,視銀泰投資及新零售發展公司業務要求相繼進入托管期,中央商場應予以充分配合,托管期為20年。
12月14日,萬達集團就近日媒體宣傳的“王健林的滑鐵盧”相關信息,給予官方回應。
《聯商網》從萬達集團官網了解到,一篇關于名為《王健林的滑鐵盧》的文章,對萬達集團和王健林本人進行惡意誹謗和中傷,多處嚴重違背事實,萬達集團已決定向公司屬地公安部門報案追究作者刑事責任。
據順豐集團官方微信消息,12月11日起,豐e足食無人值守能量架將全面開通深圳、廣州、北京、上海、成都、杭州、鄭州、南昌、大連、武漢、濟南、長沙、天津十三城。
順豐于近期推出無人貨架項目豐e足食,后者隸屬于深圳市豐宜科技有限公司,首批貨架已經于11月20日在深圳地區推行。
豐e足食屬于順豐在新零售板塊獨立孵化項目,旨在結合自身在供應鏈、倉儲、物流配送的優勢,做出的全新探索。
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12月12日發布公告稱,由于該公司內部人士調整,公司董事長由趙長龍變更為許家印,公司董事由趙長龍、何妙齡、呂保平,變更為許家印、何妙齡、趙長龍。
據了解,許家印現任該公司董事長、董事,兼任中國恒大董事局主席,不直接持有該公司股權,而是通過多層股權結構間接控制該公司63.4552%股權,為該公司的實質控制人,不持有公司已發行債券。
該公司董事、董事長變動已經于2017年11月23日完成工商登記備案。恒大地產稱,上述人事變動不會對公司日常管理,生產經營及償債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不久前,德克士向外界宣布,旗下首家無人智慧餐廳在上海面世,從點餐、支付到取餐環節都是智能體驗。在取餐的時候,可以用密碼的輸入,也可以“芝麻開門”——只要喊出密碼號,玻璃門就打開了。
在此之前的2017阿里云棲大會上,口碑的未來智能餐廳也著實火了一把。更早的時候,麥當勞、肯德基陸續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概念餐廳,有的可以刷臉支付,有的可以送餐到桌。
雖然都加入了各種“黑科技”,但是各大快餐巨頭在“未來餐廳”的形態、布局和理念上卻并不相同,這些差異鮮明地體現出了,他們對中國餐飲市場的發展戰略各有側重。
參與中國聯通混改后,京東和阿里最近都交上了一張成績單。
12月15日,阿里與聯通聯合打造的中國聯通智慧生活體驗店在上海正式開業。顧客可以在店內體驗到包括AR購物、云貨架、天貓精靈等在內的新零售領域最新技術產品。
無獨有偶,在40天前,京東與聯通合作打的中國聯通京東智慧生活體驗店亮相廣州,這也是聯通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完成智慧門店改造的項目。它們有何不同?
以前我們說線下線上可能兩波人,線上總是年輕人喜歡,線下是像我們這樣的老頭老太太喜歡。這個是銀泰線上和線下的真實數據,在五年前是40%左右,到現在已經超過80%,毫無疑問這個數字會上升到95%甚至更高。所以我想告訴各位,不要再去糾結不是有人只在線下買東西,奢侈品是不是不會上線,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線上線下的人群是重合的,未來他們會變成同一波人。
餐飲業向來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的戰場,市場的需求在變,消費者的口味也在變化。對于即將過去的2017年來說,餐飲的風云變幻尤為突出,網紅餐飲爆發式增長,起來的多倒下的也多。
《聯商網》統計了2017年知名餐飲品牌關店名單,曾今的輝煌,如今的落敗究竟有誰?
名單中顯示,在關店餐飲品牌中,關店時間大多在年初以及下半年,關閉所有門店的餐飲品牌就達到4家,其中有著“茶界星巴克”之稱的茶香書香早在1月就已退出了市場,這個創辦于2011年,開張第一個月營業額即達到40萬的品牌,至此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閉店的原因分析中主要有幾個觀點:推進飲品和小食,偏離以茶為本的軌道;擴張過快;門店選址隱患;團隊建設以及成本控制問題。
(來源:聯商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