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顧問厲玲站臺自有品牌大會 談零售“五不變,五變”
聯商網消息:8月22日,第二屆全國自有品牌大會暨螞蟻商聯年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召開。
來自全國各地600余家零售企業的1500名中高管參加了本次會議。在同期舉行的自有品牌商品展會上,來自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的60余家品牌商參展。作為國內零售行業的一次年度盛會,會議極大的推動中國零供關系新模式和自有品牌商品發展。
聯商網顧問,原杭州大廈購物中心總經理、原銀泰百貨總經理、原深圳華潤萬象城總經理,有中國百貨女王之稱的厲玲女士在會上做了《新零售時代的變與不變》的主題演講。
厲玲老師在分享時提到“五不變,五變”,這些都是零售企業始終不變的基本,不管行業怎么變化,不管趨勢怎么發展,堅持本質,堅持基本,就是零售企業能夠一直做好的基礎。
以下根據厲玲女士講話整理:
謝謝各位,剛才郭會長、陳老師對百貨行業有一些的評價,我不敢茍同,說百貨有二十年的興旺現在走向了沒落,NO,這個話題以后再說。
關于百貨的事情我們以后再講,但不管怎么說,中國前100名的服裝到今年為止,80%的銷售量還是在百貨店實現的。陳老師講到這十年中國的零售行業進步不大,他分析的是超市的數據,其實百貨行業更是如此。百貨行業大概從2004年開始客流量下降了,銷售增長就是客單價上升,客單價上升就是價格上升。
下面開始我今天的主題演講,先允許我做兩個廣告,我現在是聯商網的顧問,聯商網是創業18年的聚焦零售的媒體公司,堅持18年,為零售企業,為零售行業發聲,為零售企業助力,為會員企業交流搭橋,這是我們企業的宗旨。第二個為我自己做廣告,前面都是我的原職務,我2008年就退休了,我現在是家庭主婦,我希望能夠陪著老一輩走完人生之路,和自己的孩子共同分享他們成長的喜悅,所以我是在中間的那一代表,工作是我的業余生活,做家務是我的主業業務。
我喜歡零售業,我看不得那么多人貶低零售業。剛才主持人說的兩句話我也不同意,說我們是傳統零售業,我們一點也不傳統,我們天天在創新,說我們被電商打垮了,哪有?不然哪有螞蟻商聯。所以我聽不下去,所以我在聯商開了專欄,今年4月份出了我的書《永遠的零售》,我的觀點是沒有新零售和舊零售,只有永遠的零售,如果大家喜歡的話,可以上當當網、京東網買我的書,謝謝!
接下來是我的發言,沒有PPT,只有一張紙。PPT大多數是要講一些比較強的概念,比較邏輯關系,我講的都是最最普通的話,最最基本的概念,我講的是零售行業的幼兒園知識,所以沒PPT,也不用記筆記,今天的講話當中有一句話引起你的記憶,你就是我的朋友。
今天給我的題目是變與不變,我講五條:
一是零售的主題不變,所有的其他要素都會變。
零售的本質就是八個字:把商品賣給消費者。什么是商品?什么是賣?什么是消費者?請看我的書,零售的本質不變,所有的要素都變:賣什么東西,賣什么價格,以什么樣的方式,賣給什么樣的消費者,永遠在變。所以沒有傳統零售和現代零售之區別,沒有實體零售和線上零售之區別,沒有超市、百貨店、購物中心的區別,就是八個字:把商品賣給消費者。其他元素天天在變,永遠在變。
二是業態的發展不變,業態的邊緣多變。
到現在為止,在座的零售商,你能說出什么叫零售嗎?說不出來不要緊,記得二十年前還叫商貿部還是什么部,出過一個中國零售業態指導意見,作為老人,我看過,看不懂,發現沒用,為什么?因為邊緣永遠在變,因為他要列個表,這是百貨店,這是便利店,發現他寫的時候就分不清楚,有很多老師,我覺得那時候李飛老師講,購物中心就不是個業態。今天超市有多少業態?要我看超市就是沃爾瑪,有大超市、中超市、小超市,這是業態嗎?好像是,但是清楚嗎?好像不那么清楚。業態的發展沒有變過,業態的邊緣永遠在變。
我非常反對一個詞叫做迭代,購物中心迭代了百貨業,超市迭代了某某某,阿里巴巴迭代了某某某。對不起,上千年發展的零售沒有一個業態被迭代掉,全部都存在著。最古老的業態是什么?郵購,目錄銷售,農貿市場,我說過了,我在微博講生鮮超市應該非常發達了。現在中國外賣也那么熱鬧,菜市場少了嗎?銷售跌了嗎?沒有,最最傳統,最最原始的零售業態在菜市場都活著,郵購也活著,電話銷售也活著,誰都活著。但是業態的邊緣永遠在變化,我們都知道書店,可是書店加了咖啡,書店加了文具,書店加了服裝,你說他是書店還是服裝店?沒人在乎,為什么要在乎?有人買就是王道。所以業態沒意思,把自己做好。
講到業態,我今天還特別想講一句,為什么我反對傳統零售和現代零售這樣的說法。我告訴你,線上是新業態,線上只是一個新的業態,最近聯商網采訪了優衣庫大中華的CMO,里面有一句話,你怎么看線上購物?他說這有什么,你就是把它當一個店打理。為什么我們看到日本零售店有這么多變化?就是他踏踏實實把我們的事做好。為什么我們發展這么快?因為發達國家所有的歷史我們在學習,我們在追趕。1999年我離開杭州大廈購物中心的時候,有人勸我你別再做零售了,沃爾瑪進來了,我們快被沃爾瑪打死了,到今天沃爾瑪打死了誰?你就把線上當另外一個渠道,有一個鞋子品牌叫達芙妮,他被百貨店壓榨,于是跑街邊開店了。很多的品牌被百貨店壓榨,最后跑到線上賣了。他們以為線上很好,告訴你,線上拿回扣比百貨店還要厲害。什么好事不學,壞事全學會了。剛才陳老師分享的PPT,我覺得陳老師看到了本質,但是未來五年、十年改變的希望不大。
三是擴大自營方向不變,一路的元素總是變。
我們是自營商品還是自營品牌?這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杭州有家超市也有自有商品,我不會買,這個超市在我心目中足夠好嗎?你都不夠好我怎么相信你的商品?你說你的毛利可以高一點,我給你講,中國的制造商其實是很難干,中國作為全世界的制造中心,他的成本控制、他的毛利核算,他對我們下游零售商的服務其實是很好的。但是我們從零開始做自有品牌的方向是對的,因為它可以提高差異性,大家都說我們千變一面,百貨店千變一面,購物中心你以為不是千變一面?你以為線上線下不是千變一面嗎?一樣的。
剛才陳老師說我們百貨店東西價很高,馬云也說,中國百貨店商品都不是百貨店的,都是供應商他們定的價,有消費就有銷售,沒有辦法。只能說競爭不夠充分,只能說中國的政策還有些問題。所以發展自有品牌可以帶來差異化,自有商品可以提高毛利率,但是這么好的事為什么那么難開始?這么好的事為什么會很困難?我們零售商有句話,叫外行看銷售,內行看庫存,一個自有商品庫存控制不好就全盤皆輸。藥莊店萬寧和屈臣氏都有自有品牌,賣的不如別的品牌好。如果我們要做自有品牌,我們要去問,我們不要本能的覺得他們笨,他們管不好,我們來了就好了,不,還有一些道理要學,所以我覺得方向不變,大家一路的元素總是在變,非常難控制。所以做自有品牌,要做,但是要一路小心。
四是要讓消費者最好的體驗不變,其他的手段都可以變。
我們這幾年為什么零售沒好好的發展?包括百貨業,包括超市,包括整個零售業,因為我們不再關注消費者,我們一天天琢磨著口號,什么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我們都在琢磨區塊鏈,什么AI,對不起,人工智能到中國零售業比較困難的,也許我這輩子看不見,別在乎這些東西,踏踏實實把事做好。日本零售業就是天天關注消費者,我們卻不關注。剛才陳老師說我們零售商天天想著怎么降低成本,怎么多掙錢,沒錯。偽零售人他們以圈錢為目的,他們根本不在乎掙錢,根本不在乎成本,他們說故事,中國零售業這十年都非常浮躁,中國哪個行業不浮躁?我們零售行業是整個經濟的末端,我們的反應還算晚了,別人浮躁我們才浮躁。所以要為零售行業吶喊,就是有些錯誤不是我們的,我1993年到杭州大廈購物中心的時候,人家都說我們營業員服務態度差,我是消費者肯定說營業員服務態度差,但是我是購物中心總經理,我說我們營業員服務態度不差,醫院的服務態度更差。
有人說我們實體店是體驗店,線上店不是體驗店,NO,體驗在購物所有過程當中,無論是線上線下,無論哪個業態,關注消費者的體驗感,好的體驗是企業成功的一半。我就講前兩天我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門禁卡一刷就可以上19層,我到萬豪酒店不能刷,你說體驗好還是不好?
五是擴大銷售,獲得利潤不變,其他的都是耍流氓。
謝謝!
(來源:聯商網 鄭州報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