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消費正引發“蝴蝶效應” 哪些行業會受益?
聯商網注: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中國消費市場快速升級,形成了全新的消費市場結構和消費者行為。《聯商網》作為零售行業媒體將首次發布新消費研究成果,推出2019新消費趨勢綜述報告。我們通過一些行業數據報告,梳理出了未來新消費的一些趨勢,僅供參考。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提出,積極培育網絡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等消費新熱點,鼓勵與消費者體驗、個性化設計、柔性制造等相關的產業加快發展。
發展個性化消費、定制消費被列為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一項重點工作,表明我們對個性化消費、定制消費目前的規模和水平已有清晰的把握,也更凸顯了個性化消費、定制消費在擴大消費、引領消費升級過程中要發揮的重要作用。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特立獨行,個性更加鮮明,這就促使市場從單一化向個性化、多元化轉變。
隨之而來的是,各類“個性化消費”層出不窮,在這樣的趨勢下,又有哪些行業最為受益呢?
愿意為“顏值”買單
在“粉圈”有這樣一句話,作為粉絲如何體現對愛豆的愛?那就是舍得為他花錢,這個道理放在零售圈亦然,只是花錢的對象從“愛豆”變成了“顏值”。
還記得前幾天刷屏的星巴克貓爪杯嗎,就是為“顏值”買單的典型案例。
2月26日星巴克發售的“貓爪杯”憑借著顏值出現了一“杯”難求的局面,部分顧客徹夜排隊甚至為了爭搶大打出手,而這款原價199元的杯子在二手平臺上最高售價已經高達2500元,早就已經超過杯子的“實用價值”。
事實上,顏值正在成為用戶搜索的關鍵詞,以社交軟件小紅書為例,在搜索欄輸入顏值二字,下面的推薦就包括文具、香水、口紅、彩妝、酒、內衣、廚具零食等等品類,其中化妝品行業最容易憑借顏值“上位”。
化妝品行業當然不會放棄這一賣點,每年圣誕限量款和新品發布都在顏值上做足了文章,在社交平臺上也有很多人分享購買只是因為顏值而非實用,理由是“擺在梳妝臺上看著就開心”。
玫瑰花、櫻花、粉色、金色等色彩運用抓住了消費者“少女心”的需求。
雅詩蘭黛旗下MAC新品就主打櫻花系列,阿瑪尼今年春天發售的小胖丁也“變粉”,年前YSL發售的小金條,HOURGLASS一直堅持的煙管口紅等等都靠顏值圈粉無數。
在2018財年Q3分析師會議上,雅詩蘭黛集團曾對外表達MAC一支爆款口紅能在天貓上賣差不多18萬支。
服飾行業也憑借顏值打了個“翻身仗”,最典型的就是太平鳥、李寧為代表的因為“國潮”,逐漸從中國市場走向國際舞臺,而塔卡沙之類的小眾潮牌也逐漸立穩腳跟,這是因為服飾已經脫離其原有的實穿價值,而是變成了生活態度和品味的表達。
“男色”時代來臨
在化妝品領域,“男妝”正在高速增長。
根據天貓發布顏值經濟報告稱,男性購買化妝品也是一個新的趨勢。其中,男士理容成為了一個新興藍海市場,快速爆發,趨向精細化、專業化和高端化,連續兩年增速超過50%。男士使用的理容產品數量持續增加,品牌選擇越來越高端,更青睞男士專業品牌。
根據天貓數據顯示,男士專用品牌的同比增長達56%,其中男士彩妝同比增速最快達89%,男士專用潔面、男士專用面膜、男士專用乳液乳霜同比增速分別為51%、58%及114%。
男性更注重“面子工程”,他們開始使用口紅、眉筆、精華、防曬和面膜和彩妝。同臉部護膚、身體洗護、香水、頭部洗護和口腔護理相比,男士彩妝同比增速最快達到了89%。
男士專用品牌的同比增長達到了56%,化妝品公司專門為男性消費者開發了男士專用臉部護膚套裝、潔面乳、乳液乳霜、專用面膜、BB霜和CC霜等。
這也導致彩妝品牌越來越愛找男代言人,“楊洋色”、”王俊凱禮盒”等等都成為品牌銷量的保證,日前,衰敗城市聯合相聲演員張云雷以及時尚芭莎為新上市的Naked Reloader眼影、定妝噴霧及口紅拍攝了一組大片,直接導致了粉絲直飛香港等地直接“搬空”柜臺。
年輕人也在關注養生,更愛健身
“禿頭”和“抗老”是目前90后最為擔心的話題,“養生”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阿里健康發布的《2017年度健康消費報告》顯示,以90后為主力軍的30歲以下健康消費人群占比超過50%,養生成為年輕人的“常談”,滋補養生消費越來越呈年輕化趨勢發展。
阿里健康攜手天貓發布的《2018天貓即食燕窩消費者洞察報告》也反映了年輕人消費升級下的“新養生主義”。
報告指出85后和90后為即食燕窩消費主力人群,占比接近六成。同時,90后和95后新客人數占比近四成,并且95后新客占比更突出。同時,大多數消費者更青睞經濟實惠的簡易包裝,而非昂貴的禮盒,可見多為自己食用而非送禮。這都是年輕人消費升級后“新養生主義”的最好反映,年輕人已經越來越有養生、抗老“宜早不宜遲”的意識。
這就拉動了燕窩、枸杞等養生、抗老行業的繁榮,化妝品的高端抗衰線以及醫療美容也迅速升溫。
除了“保溫杯里泡枸杞”外,“健身潮”也正在興起。
一時間,朋友圈的各位“美食博主”紛紛轉變成為“健身達人”,這也正是年輕人消費方式的轉變。
事實上,健身俱樂部在中國已發展了20多年,但健身房的興起卻是在最近幾年。
在“健康生活”、“樂活主義”等新型理念倡導下,健身文化逐漸轉變為主流生活方式,“健身”成為工作、居住之外的第三空間的重要場景入口。
2018年7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全民健身指南》,據統計:2016年至2025年,中國運動健身人數將以39%的速率增長,到2030年計劃增長至5.3億;2015年中國健身休閑產業規模達8000億,2025年將增至3萬億,“全民健身”時代已經到來。
天貓數據顯示,2018年有超過560萬消費者在天貓購買了健身器械,比2017年激增超過百萬人。“瘦身大作戰”中,女性消費者是跑步機的簇擁者,購買跑步機的女性消費者占比高達64%,且人數和金額增速均高于男性,特別是85后女性消費者喜歡跑步。
天貓醫藥平臺上增肌蛋白粉等運動運動補劑,以及酵素、益生菌、膳食纖維等減肥瘦身類產品的購買數據顯示,男士一邊補充增肌蛋白粉一邊健身,女士們則更“簡單直接”地選擇左旋肉堿、酵素、益生菌、膳食纖維餐等產品減肥瘦身。
而在全民健身的熱潮下,瑜伽成了難得的藍海細分領域。
據瑜伽網分析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瑜伽行業的綜合復合增長率為58.3%,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的瑜伽人口達到5000萬,而潛在人群高達1.2億,市場前景看好。而且其目標人群的標簽已經很明確,多為時尚女性,這類人群的特點是,商業價值較高,衍生品的商業利潤也較大。
艾瑞認為,2018年瑜伽市場規模將到達322.1億元,增長主要來自瑜伽垂直產品(服裝、瑜伽墊、輔具等)等產品。2015-2017年,瑜伽的增長主要來自高速增長的泛人群及核心人群,以及線下瑜伽館及工作室的課程收入。2018年后瑜伽市場基于核心人群的快速增長而產生的規模增長正在減弱。
寵物經濟崛起
我國的寵物市場形成于1994年,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寵物市場規模已達1708億元。比2012年擴張了近5倍,到2020年,消費市場規模可能達到2000億元。2018年我國寵物數量已超過1.68億只,種類以貓和狗為主。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寵物狗占比34%,貓占比20%。
寵物經濟日漸火熱,也催生了寵物行業用品及服務需求增長。產業鏈主要涵蓋上下游7個細分賽道:上游產品包括寵物交易、寵物食品、寵物用品,下游服務主要包括寵物醫療、寵物美容、寵物培訓、寵物保險等。
此外,寵物行業也在消費升級,一方面,中高端寵物食品銷量增幅遠遠大于低端市場。據《2018寵物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寵物狗和貓中高端食品(每斤40-50元)同比增幅最高,分別達100.69%和136.54%,是低端食品增幅的2倍之多,說明消費者更愿意為愛寵購買大品牌、高質量的口糧。
以金鷹為代表的商場也迅速的抓住了這一商機,推出了G·PET,提供寵物洗護美容、柯娜醫療、萌寵出售、寵物寄養、寵物百貨五個版塊的服務。其服務對象以狗、貓、兔子為主,寵物寄養沒有時間限制,主要看顧客的需求。
此外,部分門店還以寵物為“攬客”利器,吸引顧客進店“擼貓”等,比如糖秋千最早在杭州走紅就是以其“網紅狗”為“吸客點”。
親子消費和旅行市場也不容忽視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開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親子”消費市場業已成為家庭消費主力軍。有數據稱,從2015年至今,我國幼齡兒童(0-6歲)人口基數已經從1.08億飆漲至1.14億人,在2020年有望突破1.25億人。
據易觀《中國互聯網母嬰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7》指出,到2018年,親子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萬億元。
從目前購物中心招商來看,親子消費產業鏈的重心,已經從以飲食、服裝為主不斷向游樂、教育等多元化發展。
而在未來,IP化、場景化、主題化、科技化也將成為消費升級背景下親子產品的發展方向。
此外,“親子游”也迅速走紅,中商產業研究院指出,2016年,我國在線親子游市場規模達到232億元,預計2018年親子游市場規模將超500億元。
途牛旅游網發布《2018在線親子游消費分析》顯示,上海、北京、南京等一線城市消費者親子出游需求旺盛,祖孫三代組合游成為主流;在非節假日期間,周邊游消費頻次高,且帶寵物出游的家庭逐漸增多;國內方向,海南、上海等地成為國內親子游熱門目的地,酒店推出親子房受追捧;出境方向,孩童“低齡化”趨勢明顯,飛行時間較短的新加坡、泰國等目的地國家人氣較旺,海島游常年保持較高熱度。
艾瑞指出,隨著出行觀念的升級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受訪的親子出行人群愿意為高品質的出行體驗溢價,46.4%最近一年人均每次出游花費5000元以上。
總之,隨著越來越多的個性化消費涌現出來,商家們是否做好了準備?如何更好的滿足你要服務的那部分群體的需求,用心抓住他們,總會有你的天地。
3月21日-22日,以“新消費·心服務”為主題的2019聯商網大會將在杭州召開,讓我們一起探討零售服務的真諦和未來張力。屆時,聯商網將在大會上完整發布2019新消費趨勢綜述報告,敬請期待。
(本文系聯商網特別策劃“新消費·心服務”系列報道,文/聯商網 羅秀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