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電商、P2P網貸、銀行電商成年度投訴“重災區(qū)”
聯商網消息:2018年,P2P網貸行業(yè)出現倒閉跑路潮,不少用戶的“血汗錢”一去不復返,而另一方面高額利息等負面新聞一直困擾著行業(yè)的發(fā)展。不少用戶被網貸平臺的高額利息給“套路”了。此外,從花唄、白條等電商平臺的消費信貸產品到有用分期、趣分期等消費分期貸款平臺,先消費后付款的方式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然而高額利息費、暴力催收等問題也頻頻發(fā)生。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fā)布的《2018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jiān)測報告》顯示,2018年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yè)投訴量占電商整體投訴的8.30%,相較于2017年投訴量占比3.73%,整體投訴數量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分期消費、P2P網貸、第三方支付、銀行電商是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yè)投訴“重災區(qū)”。
報告公布了“2018年全國金融科技電商TOP15消費評級榜”,其中,拍拍貸、中行聰明購在受理平臺移交的客訴信息時受理較為積極,綜合指數較高,獲“建議使用”評級;隨行付、國付寶、優(yōu)分期、來分期、分期樂依次排名,獲“謹慎使用”評級;工行融e購、愛又米、京東金融(京東數科)、建行善融商城、嗨錢網、有用分期等平臺綜合指數墊底,獲“不建議使用”評級。此外,平臺收到用戶對百度錢包、輕松籌、翼支付等平臺的投訴案例,須引起重視。
在消費評級榜獲“謹慎下單”和“不建議下單”的平臺中,分期消費上榜平臺竟然高達5家,比例位居整個金融科技電商行業(yè)第一,可見用戶投訴之多、滿意度之差;緊接的是第三方支付平臺上榜4家,P2P網貸平臺上榜2家,銀行電商占3家,綜合類金融平臺占1家。
分期消費:在榜單中,分期消費平臺占比榜單五席,分期消費平臺用戶反映的集中問題為商品質量問題多、退換貨難、收取高額逾期費、信息被盜借款等,其中,“有用分期”反饋率和反饋時效性均為0,給予“不建議使用”評級。我們建議:“先消費后付款”有風險,消費者需謹慎使用。此外,相似投訴問題的還有優(yōu)分期、來分期等平臺。
銀行電商:銀行電商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第二大投訴熱點,僅中行聰明購獲“建議使用”評級。銀行在涉水電商中存在較多問題,主要為商品質量問題多、發(fā)貨慢、退款難等基本服務,需引起重視。“建行善融商務”反饋率僅為5.88%,回復時效為0,給予“不建議使用”評級。此外,工行融e購投訴也相對較多。
P2P網貸:P2P網貸一直是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高危區(qū),2018年上半年P2P網貸平臺頻頻“爆雷”,其中許多平臺曾在業(yè)界也有著較好的口碑,既有國企背景或上市公司背景,也有被授予“信用企業(yè)”或“示范企業(yè)”的。不斷上演的“爆雷”事件,讓許多法律和風險意識較差的投資者陷入了傾家蕩產的境地。消費投訴統計顯示:P2P網貸主要問題為收取高額手續(xù)費、暴力催款、利息高等問題,以拍拍貸平臺投訴居多。
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作為買賣雙方在缺乏信用保障或法律支持的情況下的資金支付“中間平臺”,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投訴熱點之一。其中“國付寶”因平臺管理不到位,遭遇用戶投訴,此次榜單中綜合指數為0,672,獲得“謹慎使用”評級,后續(xù)還需繼續(xù)加強平臺用戶體驗,此外還有易寶支付、翼支付、聯通支付等平臺投訴較多。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