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名面包店品牌宜芝多陷關店潮 這些品牌也難熬
聯商快訊:據上海本地媒體爆料,滬上老牌面包店品牌宜芝多正深陷關店潮,其開在地鐵站和街邊的門店小時了一半,關店數量達70多家。
資料顯示,“宜芝多“由”臺灣烘焙師出身的蔡秉融于1992年在上海創立,1999年,品牌于美羅城開出首家門店,并在1999-2010年的黃金10年,進駐上海各大商圈。同時品牌也走出上海,把門店開到了江蘇南京、常熟、無錫、沈陽等城市。
2016年,宜芝多與上海申通地鐵集團簽訂名為“百店計劃”戰略合作協議,加速了宜芝多在上海地區門店的拓展。之后宜芝多75%的營收都來自于設立在地鐵站的門店,地鐵門店數達105家。一度有人說:在上海,只要能換乘的地鐵站幾乎都有宜芝多的店鋪。可見品牌在地鐵站鋪設的密度之高。
只是,這也為宜芝多今日的落敗埋下了伏筆。今年受疫情影響,宜芝多1個半月內在上海地區關了70余家店鋪,門店數僅剩疫情發生前的一半。
《聯商網》在大眾點評網上看到,除了南京還有6家分店外,宜芝多位于沈陽、常熟的門店已經全部關閉,無錫也僅剩高鐵站店一家。
對此,宜芝多創始人、總經理蔡秉融曾做過總結,他表示疫情對宜芝多營收打擊慘重,尤其是疫情最為嚴重的2至4月,地鐵人流量慘淡,基本沒有營收。5月逐步復工以來,地鐵人流已恢復到原先的七成,但消費力仍因“人們都戴口罩,匆匆忙忙過門不入”而不振。
線下一再關店,線上銷售情況又如何?
《聯商網》發現,宜芝多天貓旗艦店于2013年上線,截止到目前粉絲數僅為47890人。從熱銷品類中可看到,新鮮蛋糕熱銷第1名的宜芝多香草水果蛋糕月銷200+,付款人數為197人,傳統糕點熱銷第1名的宜芝多香濃吐司月銷1000+,付款人數為555人。
其實不止宜芝多,上海人記憶中的那些老牌面包店也在先后遭遇“滑鐵盧”,馬哥孛羅全部關店,克莉絲汀、可頌坊門店銳減,新僑門店所剩無幾。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老牌面包店都面臨著同樣的局面,即創新不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面對以95后、00后為主的新興消費群體,老品牌的產品、營銷、渠道等都沒能做出及時的變化,被消費者拋棄是意料之中的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