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在线视频_正在播放91_精品视频999_成人国产精品视频_wwwjizz欧美_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用戶登錄

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小心,別掉入特斯拉陷阱

來源: 新零售商業評論 響馬 2021-04-22 13:42

“電動汽車,做,還是不做,這是個問題。”

演講時,雷軍放大在屏幕上的這句話,套用哈姆雷特“生存還是毀滅”的句式,道出了每一家企業加入“造車大戰”之前必然要經歷的抉擇。

做,還是不做?雷軍的選擇是押上全部身家,投入造車。

中國造車新勢力之一的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公開力挺:“我從頭到尾建議雷總做。我們要為勇敢者鼓掌,無論結果如何,當越來越多人這樣做,世界才會更燦爛。”

在此前后,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百度、滴滴等巨頭紛紛入局,不少家電乃至白酒企業也爭先恐后。

正因如此,造車成為近年最熱門的創業賽道。只是,世界尚未變得“更燦爛”,造車已經進入癲狂時刻。

 門外漢扎堆 

可能出乎不少人的意料,較早跨界造車的,是白酒行業巨頭五糧液。

三年前,五糧液砸下近25億元,拿下凱翼汽車51%的股份,進而宣布豪擲37億元投資造車智慧工廠。

然而,重金砸下去,并沒有在市場引起多大的“水花”,經銷商坦言,“凱翼很長一段時間沒人買了”。

這樣的“事故”絲毫沒有影響其他企業造車的熱情,以致網友調侃:“以后老干媽說要造車,我們也見怪不怪了。”

最近的消息是,家電龍頭企業創維也已經開始“貼牌”造車。媒體稱,在第九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創維展出了一輛汽車,車型是天美ET5,車牌寫的卻是“創維汽車”。

制造高端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也被曝出將要造車。

盡管石頭科技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造車項目與石頭科技不產生直接關聯”,但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1月,上海洛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推出“石頭汽車”項目,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新能源汽車生產測試設備銷售等,石頭科技創始人昌敬持股69.8%。

造車大佬中,最典型的,當屬格力掌門人董明珠。

早在2016年,董明珠就想投入130億元收購銀隆新能源100%股權,當時小鵬、理想、蔚來都處于起步階段,新能源汽車的“風口”剛剛顯形。

董明珠沒有想到,收購方案遭到格力電器中小投資者的強烈反對,兩倍收購溢價過高、銀隆鈦酸鋰技術不成熟、增發稀釋股權等“火力點”讓她動彈不得。

不服輸的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怒懟投資者:“格力沒有虧待你們!兩年給你們分了180億,你去看看哪個企業給你們這么多?”

中小投資者聯手否決格力的造車計劃后,董明珠以個人名義入股銀隆,但支撐不到兩年,銀隆客車銷量呈斷崖式下跌,如今更是陷入股權拍賣、供應商討債的“泥潭”。

不過,不要以為董明珠就此罷休。

近日,格力電器公開一項名為“一種鐵芯沖片、定子鐵芯、電機及新能源汽車”的專利技術,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不排除董明珠“重燃”造車夢想的可能。

問題是,這些“門外漢”為什么都要跨界造車?

首先,新能源汽車行業體量足夠大。

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認為,投入某個行業,“如果只能看一個要素,就是行業體量”。具體到新能源汽車行業,據海豚投研分析,在合理情景下,假設單車價值10萬元人民幣,2025年新能源車市場空間將超過6000億元,2030年超萬億元大關。

這么一個萬億級市場,即使是“門外漢”,也有分一杯羹的可能性。

其次,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激增。

據國家財政部下達的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預算顯示,2021年,共安排新能源汽車補貼375.85億元,其中包含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和2016~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

這個補貼總額相當于2020年補貼總額的3.34倍,對入局的車企來說,無異于再次送上“超級禮包”。

再者,從企業自身看,造車是一個備受投資者看好的“新故事”,能迅速“刺激”股價上揚。

比如,小米傳出造車時,其港股股價漲幅一度擴大至12%,秒漲近900億港元,而華為與北汽聯合打造的“第一輛車”一經發布,相關公司股價三天漲幅達23.98%。

另外,對于業績不振的企業,造車也是被寄予厚望的“自救藥方”。

以格力為例,近兩年,格力業績低迷,與美的集團的市值差距越來越大,董明珠沒有放棄包括造車在內的多元化策略,目的也是希望能獲得新的業績增長點。

然而,無論賽道多么喧囂,行穩致遠,應該是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風向標”。

 不確定性凸顯 

不只是巨頭,更多企業都想從造車中分到屬于自己的“蛋糕”,且方向越發細分,心態越發急迫。

據企查查數據,目前狀態為在業或存續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共計27.2萬家。近兩年,相關企業注冊量分別是4.7萬家、8.0萬家,今年第一季度的注冊量達3.2萬,同比增長71.9%。

細分到動力電池,目前在業或存續的相關企業共計2.4萬家。近兩年的注冊量分別是0.3萬家、0.5萬家,今年第一季度的注冊量就有0.5萬,同比暴增908.7%。

目前在業或存續的“充電樁”相關企業共計10.6萬家。近兩年的注冊量分別是2.1萬家、2.5萬家,今年第一季度的注冊量為0.1萬,同比增長208.1%。

每一項數據都是飆升狀態,新能源汽車之熱鬧可見一斑,在此背后,卻是問題與槽點齊飛。

正如媒體所列,斷軸、自燃、三電系統缺陷等質量問題被廣泛投訴,里程注水、性能浮夸、售后甩鍋等虛假宣傳和霸道銷售比較普遍,消費者詬病的槽點越來越多,未見收斂之勢。

尤其是質量問題,對消費者和企業都關系重大。

汽車工程師周良對媒體直言:“有些人會說,這是人們對新事物過于苛刻,但是從歷史來看很多車企就是死在這些問題上的,甚至有部分死掉的車企曾經做的比新勢力要好。”

現實情況是,新能源汽車的質量頗不如人意。到什么地步?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召回計劃中,4萬多輛問題車中純電動的新能源汽車超過3.3萬輛。

與此同時,盡管一些企業在電池、車載系統、數據等方面取得了局部優勢,但在關鍵環節和核心零部件等方面仍然存在“卡脖子”風險。

這段時間,汽車芯片“斷供”引起業界震動,國內不少車企因為芯片缺貨而下不了線,便是最有力的注解。

對此,央視網一篇評論文章呼吁:“新能源汽車是被給予厚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雖冠以‘新’字,但在基礎研發、核心技術上精耕細作、創新突破、久久為功的硬道理是顛撲不破的,實體企業發展沒有捷徑可走,一味資本擴張,‘超車’也要謹防‘翻車’。”

這些問題確實值得注意,當其疊加在一起,會使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基礎和用戶基礎更難提升,行業不確定性進一步凸顯。

這種不確定性,不只是特斯拉和“中國造車新勢力”需要承擔,對各路跨界者而言,更是莫大的挑戰。

要知道,絕大多數跨界者的產品還沒有“開跑”。據界面數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到現在,中國共有9家企業宣布跨界造車,只有滴滴一家實現量產,且不對外發售,僅供滴滴司機租用,華為、阿里和恒大都宣布2022年投產。

速度難拼,價格也難砍。

跨界造車售價多在20萬~30萬元間,但對比2019年公開的市場數據(2020年深受疫情影響),國內市場暢銷的前十名車型,全部為17萬元以下車型。這意味著,中國主流用戶市場仍然被傳統汽車品牌牢牢把握,何況它們已快馬加鞭,殺入新戰局。

不難看出,沒有一條坦途等著國產新能源汽車,有的只是產品、服務、行業的不確定性等諸多挑戰,以及特斯拉的“壓迫”。

 特斯拉陷阱 

跨界造車很難“砍價”,但對于特斯拉,近兩年來,其在中國已多次降價。比如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后驅升級版車型,價格由35.58萬元降至24.99萬元。

特斯拉降價是企業的一種自主策略,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看來:“特斯拉選擇降價一方面是產能的提升與成本的下降支持降價,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迅速占領市場。”

不過,媒體發現,特斯拉降價的同時,為車主們提供的自動駕駛選裝包等軟件服務已多次上調價格。在媒體看來,這是特斯拉“降價背后的陷阱”。

這邊降價那邊提價,只是表層“陷阱”,更深層次、力度更大的,還是特斯拉的非商業手段。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特斯拉狀告小鵬汽車新員工盜竊其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商業機密一案。

2019年3月,特斯拉以“商業竊密”起訴,但翻來覆去,最終只是發現前員工曹光植個人行為不規范、私下備份了代碼,接到小鵬汽車offer后,就著手刪除這些個人備份的代碼,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他的新雇主小鵬汽車與此有任何關聯。

近日,據當事人曹光植的辯護律師聲明稱,特斯拉已經與曹光植達成和解協議。

回過頭看,特斯拉起訴之初,小鵬汽車正在準備推出第一款車,無法通過產品和方案,證明和特斯拉自動駕駛路線的不同。等到兩年后,案件落錘,兩家公司自動駕駛方案差異明顯,小鵬汽車卻因“偷技術”的標簽名譽受損。

除了小鵬汽車,國外媒體曝出,特斯拉還以“離職前竊密”,把明星自動駕駛公司Aurora、Zoox等告上過法庭,但結局大同小異,都是和解、撤訴。換句話說,這是典型的“特斯拉陷阱”。

如何最大限度避免類似陷阱?答案是,加強技術的自主研發,形成自己的“護城河”。

這方面,華為與百度表現突出。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終端有限公司、華為終端(深圳)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名下,以“汽車、自動駕駛、雷達、地圖”為關鍵詞,華為造車相關專利共357件。

百度造車的專利布局則已橫跨10年,媒體通過發動機、導航、車、駕駛、雷達、行駛等關鍵詞,查詢企查查數據,篩選出1944條與造車有關的專利。

自動駕駛技術可謂百度造車最大的亮點。

美國汽車工程學會將自動駕駛級別分為L0~L5,級別越高,越接近于安全自動駕駛,而百度造車專利中,從L2到L4及其以上都有布局。媒體稱,“其中,業內公認,智能駕駛對應著L2級別(目前的新造車品牌大多都在L2級別),自動駕駛對應L3級別,無人駕駛(無人車)對應L4級別及以上”。

可以說,華為、百度等公司在技術層面的探索與深耕,是癲狂造車潮流中的一股“清流”。畢竟,不管是產品質量和行業不確定性,還是特斯拉陷阱,技術才是真正的“壓艙石”。

本文為聯商網經新零售商業評論授權轉載,版權歸新零售商業評論所有,不代表聯商網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你可能會喜歡:

回到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一区 | 日本亚洲欧美 | 亚洲美女一区 | 99热在线精品播放 | 日韩国产在线 | 日本午夜精品 | 国产精品夜夜爽 | 少妇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 | 国产h片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国产 | 中文av一区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 成年人看的羞羞网站 | 国产欧美久久久久久 | 亚洲 中文 欧美 日韩在线观看 | 三级在线免费 |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的av | 国产精品女人视频 | 91hd精品少妇 |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 免费看色|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图片 | 国内精品一级毛片国产99 |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大师 | 国产九九精品 | 禁果av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蜜臀图片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 | 欧美精三区欧美精三区 | 天天操天天曰 | 国产美女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91久久精品久久国产性色也91 | 大桥未久亚洲精品久久久强制中出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