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吃完成5000萬A+輪融資,聚焦體重管理人群
36氪獲悉,訂閱制體重管理品牌「咚吃」已完成5000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三七互娛。2020年,咚吃曾獲得熊貓資本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
36氪對咚吃有過報道,咚吃的核心消費人群為體重管理群體,以冷鏈為特色,提供套餐式的解決方案。在線上訂閱的模式下,咚吃提供以3天、7天到21天為周期的套餐方案,通過冷鏈配送到家,產品經過微波或水煮加熱后即可食用。
咚吃瞄準的體重管理是一個近千億的市場,在代餐賽道上,不乏零食類、輕食派的解決方案,但咚吃認為代餐產品還有很大的升級和差異化空間,可以替代原有的代餐產品體驗,達到飲食控制的目的,“正餐化”就是咚吃的解決方案。目前,咚吃服務的用戶數達到20萬+,平均客單價約3000元-5000元首年,2020年營收同比2019年增長超3倍。
咚吃
聚焦產品創新,建立長期優勢
咚吃目前已研發100+款單品,涵蓋多種中式菜品,如餃子、米飯、拉面、菜肉卷、湯品、民間小吃等,21天套餐定價在1500元左右。產品形態創新外,咚吃也在回溯上游,在基礎食材和工藝上尋求突破,投入資源研發高蛋白大米、植物肉水餃、高蛋白面條、極速冷凍還原蔬菜、非油炸工藝等。在人員上,咚吃也建立了從研發、工藝標準化到品控管理各個環節的團隊。
咚吃團隊觀察到,2020年開始市場不斷涌現代餐解決方案或方便食品,以“正餐”為營銷點,主打低價策略打開市場。創始人俞立德向36氪表示,在市場新品類教育的早期階段,涌入大量公司是正常現象,低價但形態相對簡單的產品能夠快速打開市場,但市場成熟后,留下的玩家會以產品為核心,逐步淘汰“劣幣”。
咚吃
在產品上,咚吃單品的成本可達60%,高成本創造的用戶體驗讓咚吃降低了營銷成本投入,可以借助口碑快速裂變。據透露,咚吃的新用戶當中,46%的用戶來自口碑轉介。同時,借助冷鏈優勢咚吃可以提供品類更豐富、口感更還原的產品,因此咚吃也在大冷鏈網絡布點和庫存管理水平,冷鏈履約成本被不斷優化,甚至有部分低于常溫產品。
創始人俞立德向36氪表示,體重管理會是咚吃的核心產品體系,但咚吃也在推出功能食品和單品系列,如白蕓豆、益生菌等,滿足減重過程中用戶的多元需求。目前,咚吃每月會上新4、5款新品,未來咚吃還會圍繞品類和場景推出新品。
優化營銷成本,發力私域建設
創始人俞立德表示,在媒介平臺呈現“壟斷化”的今天,做品牌實際上是和媒介的博弈。以產品力為底層,咚吃希望建立口碑力和品牌力,實現營銷增長的正向循環,帶來營銷效果的優化和營銷成本結構化降低
在營銷上,咚吃并不看重常規效果類廣告,而是把重心放在提高口碑產生的傳播效果,讓產品變為內容,用戶成為廣告的媒介。例如在鰻魚飯的設計中,咚吃加入了撒料,用戶不僅可以達到晚餐控卡的目的,還能擁有簡單烹飪的儀式感,還原日料店用餐的氛圍,加大產品成圖率。
咚吃 鰻魚飯
在用戶運營上,咚吃會根據用戶分層,建立多層級私域體系。對于關鍵用戶,咚吃組建了產品官社群,用戶可以參與研發評測,KOC也可以參與社群管理和互動。今年,咚吃大力投入了微信私域,在小程序中已實現每月超100%的增長,四個月實現單月銷售額0到千萬元的增長。
在創始人俞立德看來,咚吃的優勢在于建立產品創新到口碑傳播的正向循環,在品牌流量紅利減弱的時代,將產品力打造為品牌戰略的關鍵。咚吃將以體重管理為核心,持續優化產品,打造更穩健的成本結構,在同質化的代餐賽道中建立護城河。
投資邏輯
三七互娛投資副總裁劉雨表示:“我們看好食品健康化這一長期趨勢,是千億級別的藍海大市場,年輕消費者對健康、好吃、方便等多種需求融合在一起,有望催生新的品牌。咚吃作為正餐減重的開創者,從口味和飽腹感方面迎合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達到飲食體驗和健康方面的平衡,在同質化問題顯現的代餐市場中有著比較明顯的差異化優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