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增速迎來高反彈,自主IP能否成為高增長良藥?
引言: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曾說,進入零售3.0時代,只有性價比是感動不了90后消費者的。那他準備用什么來感動年輕消費者的錢包呢?
北京時間5月20日,名創優品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實現營收22.3億元,同比增長37%,凈利潤為1.15億元,收入明顯得到提振的背后,還有哪些數據表現值得探討?葉國富又給名創增加了哪些新故事呢?
后疫情時代線下經營恢復元氣,但國內外市場業績復蘇節奏不一
根據具體的財報數據,第三季度名創國內實體零售店實現收入17.9億元,同比增長75%,國外門店帶來的收入為4.41億元,同比下滑28%。可以發現,國內的收入情況對整體收入起到積極影響,在三季度,我國疫情基本平穩,線下門店運轉能力基本恢復疫情前水平,另外寒假和春節也為收入增長提供了助力。
在三季度,名創在國內新開44家門店,值得注意的這些新開門店中,70%都是在三線城市。名創是從2020年開始啟動下沉戰略的,在一線城市大量的品牌零售店之間的競爭,讓名創有些吃不消。
和名創風格類似的零售店有Nome、無印良品、日本Loft等。無印良品和Loft是屬于價格更貴的中端零售百貨,因品牌優勢和更高的利潤空間,對于經營成本較為容易負擔的起,而Nome也算是平價零售店,與名創的消費者群體極其類似,對名創的威脅最大。
相對于名創,Nome更便宜,還經長通過線上直播帶貨打折,產品注入瑞典風格設計,名創為了打擊競爭對手Nome,還搶注了Nome的商標至今兩家的糾紛都沒有解決,所以名創選擇大幅度避開這些麻煩,在下沉市場做大生意。
相對于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三線城市的租金等運營成本較低,人均消費能力也隨近年國內經濟水平增長而提高,也開始更愿意選擇體現生活方式的百貨商品,收入的提升也說明了葉國富的下沉戰略較為有效。
但在三季度,名創的國際業務有些拖增長的后腿,收入同比下滑明顯,其實名創并沒有減慢拓展國際業務的節奏,三季度在國際市場新開29家門店。名創的財務官解釋稱,是因為國外疫情反彈,導致門店收入受到影響。但令人懷疑的是,去年同期這時候海外的疫情已經存在,對收入的影響并沒現在這么大。
美股研究社了解到,名創在海外的門店大部分都集中在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地區,而本季度新開的門店在中東和歐洲以及西班牙,西班牙作為新的海外市場新開了6家門店,地區性的經營差異應該是影響海外業務的關鍵,說明海外擴張的市場調研還需做更多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名創優品過去一年內的活躍會員數量約3020萬,環比增加超過200萬,較2020年6月末增加近800萬,這和下沉市場的擴張戰略有很大關系,隨著會員數據在本季度出現增長成效后,葉國福表示未來會新開更多門店在三線城市,二線城市也即將作為戰略中心。
但大量拓店的成本會不會影響經營利潤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拓店節奏太快致使成本攀升,但toptoy短期難形成規模效應
從wind統計的名創的成本數據來看,三季度名創的經營成本為16.03億元,同比增長45%,根據前幾個季度的成本數據,名創大肆拓店并沒有使成本攀升,這些零售加盟店沒有增加經營成本壓力。所以新增的成本應該是新開toptoy潮流玩具實體店的原因,另外還新開了四個夢工廠,導致經營成本猛增。
這些成本的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季度錄入的凈利潤,據財報顯示,名創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15億元,是最近三個季度以來盈利最高的季度,說明潮玩店雖然拉高了成本,但也有一定的增收效應。
其實名創做起做潮流玩具,就是因為自有的品牌零售業務不太賺錢,時而盈利時而虧損,疫情給線下實體帶來的沖擊,讓名創發現需要拓展新的業務降低經營風險。而曾經采用的線上加線上的新零售方式,帶來的收入也不高,電商和O2O模式一共帶來收入2.41億元,沒有太高的成績。
而且零售百貨的生意也存在瓶頸,目前賣的最火的產品是零食和玩具,零食中糖果賣的最好,但這些零食是名創與是廣東的真美食品合作代工做的,名創作為真美最大的客戶之一,產品的差異化并不明顯,這意味著消費者去其他的一些店也能買到同樣的零食。
所以名創需要破局,利用最熟悉IP聯名玩法的優勢做潮流玩具,開toptoy潮玩店,這其實還是是泡泡馬特帶來的啟發。
泡泡馬特作為現在市場最火的盲盒潮流玩具品牌,一開始想做的卻不是潮玩,而是日本Loft的那種中端零售百貨,后來在市場測試中發現潮流玩具賣的很好,毛利率更高,于是對業務做了減法,從代理日本聯名娃娃開始,做起了潮流玩具。
根絕泡泡瑪特財報數據,2020年下半年,泡泡瑪特共盈利3.8億元,利潤比名創的實體零售百貨更多,這讓盈利不穩定的名創看到了商機。另外,泡泡馬特的上市帶起了盲盒經濟,名創這個時候推出totoy潮流玩具店,正好還能博得一波熱度。
目前toptoy已經在中國15個城市開設了25家線下商店,同時,名創還計劃在今年內開設機器人商店和第一家海外商店,不過toptoy目前還沒有形成規模,較難形成規模效應,目前拓店需要掌握拓店節奏,否則將會拖累利潤,而且做潮流玩具,最重要的還是IP聯名的商業價值。名創能靠著IP火多久呢?
玩IP聯名的老手,缺乏自主IP的名創的潮玩生命周期有多長?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9年全球潮玩市場規模復合增速達22.8%,預計2024年可達448億美元,其中,中國潮流玩具的市場彼時將達到76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9.8%。在這樣龐大的市場規模下,名創也需要快速擴大品牌勢力,希望能分到更大一塊市場蛋糕。
根據財報電話會議,我們了解到,toptoy已經擁有HelloKitty、漫威、迪士尼、DC、火影忍者等52個全球頂級IP,還新增了Chip和Dale,Tsum Tsum,Heaven Official's Blessing和Bilibili,模仿了泡泡瑪特設置抽盲盒、置手辦、玩拼裝等玩法,甚至還有收藏級BJD娃娃。
泡泡瑪特曾在招股書中披露,自己有12個自有IP Molly、Dimoo等、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目前這個數量也有所增長。
因為潮流玩具的核心商業價值是IP,所以IP合作數量的增加,是名創潮玩店提高競爭力的關鍵,名創的Toptoy能像泡泡瑪特一樣火么?
其實還是有些難度的。據我們了解,toptoy有30%的產品通過自有IP或與IP合作伙伴合作,自有IP有 Twinkle,Tammy和Yoyo等,商業價值并不強勢,其余的70%產品將通過與第三方IP合作,這個數量仍然龐大,會分走很大一筆經營收入,也導致toptoy的品牌核心不強勢。
通過分析泡泡瑪特的商業之路,其實它能夠爆火就是因為強勢的自有IP Molly,泡泡瑪特打造了一個盲盒爆款。潮流玩具最關鍵的地方就在于潮,體現了一種稀缺性,盲盒型潮流玩具增加了購物的不確定性和驚喜性,是IP保有價值的關鍵。
盲盒玩法方面,名創學到了,但名創真正缺少的是火遍市場的爆款IP。在安妮塔所著的,哈佛商學院經典營銷經典教材《爆款:如何打造超級IP》中有提到,是明星效應讓產品的潛在客戶數量非常龐大,而龐大的客戶群是公司獲得巨額利潤的最靠譜的前提,也是獲利的必需。
將理論知識結合,就是說IP是一種明星效應的體現,而國內市場IP經濟崛起的標志,應該是優衣庫與kaws聯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營銷。但打造爆款IP絕不是那么容易的,優衣庫現在的聯名價值也越來越低,甚至在淘寶上幾十塊就能買到和優衣庫一樣的復制聯名款。
所以說明星效應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一味的靠IP聯名造勢,消耗的其實是IP的粉絲基礎。在潮玩的盲盒玩法上,經營商家已經開始大多靠降低盲盒隱藏款概率來保有IP價值,這其實就直接損害了IP的粉絲價值。
結語
其實名創用IP真正要做的應該是培育受眾群體,前期用IP盲盒攢夠粉絲流量后,在自有IP方面逐步培養優質作品,才能保持長久不衰。尤其是名創的toptoy現在潮玩熱度很大程度來自于合作IP的粉絲基礎,隨著市場上的同類IP產品越來越多,沒有強勢自有IP的問題將會越來越致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