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燕百味雞A股上市在即 2020年凈利潤增長185%
據IPO早知道消息,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燕食品”)的A股上市輔導工作已于5月下旬全部完成,擇日將正式遞交招股說明書,廣發證券擔任輔導機構。
這意味著,這家最早可追溯至1989年的佐餐鹵味頭部品牌將正式向A股發起沖擊,從廣義上講,紫燕食品將成為繼2012年的煌上煌(SZ:002695)、2017年的絕味食品(SH:603517)后,又一家在A股上市的鹵味企業。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同于絕味食品、煌上煌以及在港上市的周黑鴨均以休閑鹵味為主,紫燕食品將是國內第一家沖擊A股上市的佐餐鹵味連鎖企業。
2020年7月13日,紫燕食品完成股份制改革,次日開啟上市輔導工作。
成立至今,紫燕食品的主營業務均為鹵制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則包括夫妻肺片、百味雞、藤椒雞等以雞、鴨、牛、豬等為原材料的禽畜產品以及蔬菜、水產品、豆制品為原材料的鹵制食品,應用場景以佐餐消費為主、休閑消費為輔,主要品牌為“紫燕”。從產品配方來看,紫燕食品融合了川、粵、湘、魯眾味。
生產環節方面,紫燕食品先后建成濟南、武漢、連云港、寧國、重慶等多個區域中心工廠,以各生產型子公司作為向全國銷售網絡配送產品的生產基地,構建了全方位供應鏈體系,并不斷加強與溫氏股份、新希望、中糧集團等知名品牌供應商的合作,以嚴格把關食品安全與品質。
而從發展歷程來看,1989年,紫燕食品第一代創始人鐘春發夫婦在江蘇徐州創辦了紫燕的前身“鐘記油燙鴨”;1996年,第二代掌門人鐘懷軍接任家族企業“鐘記”,在進軍南京后將品牌名變更為“紫燕”;2000年在上海開設門店,次年門店數突破500家并向華東地區拓展;2008年,紫燕食品門店數突破1000家。
此外,紫燕食品于2014年正式入駐電商平臺,在天貓、1號店、京東開設紫燕官方旗艦店,已布局天貓、京東、美團、餓了么、抖音等線上渠道,甚至曾亮相李佳琦直播間。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至2020年,紫燕門店的門店數迅速增加,這三年分別突破2000家、3000家和4000家。
目前,紫燕食品在全國的終端門店數量已超過4300 家,產品覆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內的110多個城市。
不妨作一對比,截至2020年12月31日,絕味食品的門店數為12399家(不包括港澳臺及海外市場);煌上煌的門店數為4627家。
財務數據方面。2018年至2020年,紫燕食品的營收分別為20.02億元、24.35億元和26.13億元;凈利潤則分別為1.23億元、1.36億元和3.8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與2019年營收規模相差不大的情況下,2020年紫燕食品的凈利潤同比增速高達184.84%。
相比之下,2020年絕味食品的營收為52.76億元,凈利潤7.01億元;而煌上煌的營收為24.36億元,凈利潤為2.82億元。
截至2021年5月31日,絕味食品和煌上煌的市值分別約為526.5億元和96.2億元。
IPO前,鐘懷軍家族(包括其妻子、子女、女婿)總計控制紫燕食品88.58%的表決權,并已簽署一致行動協議。
2015年和2019年,紫燕食品曾完成A輪和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智連資本、龍柏資本、康煦資本、弘章資本等多家專注消費領域投資的PE。其中,連續兩輪領投的智連資本持股約3%,為最大外部投資方。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達到一定體量以上的消費品公司,在擁有健康的現金流后,無需過多外部融資;換句話來講,若投資機構有意投進規模較大的消費品企業,純資金支持的優先級或沒有那么高,更多還是在于能否創造更多的價值或增值服務。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