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國內合作通道,凱德在中國的下一程
繼業務重組之后,凱德又對外披露了一筆重大交易。
6月28日,凱德集團公告稱,向中國平安人壽保險出售位于中國的6個來福士資產組合的部分股權,資產組合總資產價值為467億元人民幣,平安人壽收購其中部分股權,總投資額不超過330億元。
交易完成后,凱德在各項目中的持股比例,將從交易前通過私募基金持有的30.7%-55%變更為12.6%-30%,并繼續負責項目的運營及資產管理。
“未來幾年,我們計劃在中國將旗下新經濟資產的規模從2020年底的15億新元擴大到50億新元,投資重點涵蓋產業園區、物流和數據中心。”凱德集團(中國)投資與投資組合管理首席執行官潘子翔表示,此次交易回收的部分資金,將用于重點投資數據中心等新經濟資產。
據了解,近期凱德在中國還獲得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資格,能夠在中國發行人民幣基金產品,并提供基金管理服務。
無論是展開與國內投資者的深度合作,還是發展在岸基金融資,凱德與中國的發展更加緊密了。
引入平安人壽,一筆雙贏的生意
正如凱德集團首席執行官李志勤所言,與國內優質伙伴強強聯手,是凱德深入推行本地化運作的關鍵一步,也是對集團成熟的國際資本平臺的重要延伸和有效補充。我們希望與志同道合的國內伙伴更多合作,讓凱德的投資者基礎進一步多元化。
這符合凱德“地產+基金”的運作模式。業內稱道的“凱德模式”,就是在發展基金儲備開發項目,通過私募基金收購進行項目前期的開發、收購以及培育,再通過物業成熟產生穩定的現金流,通過集團旗下上市房地產信托或第三方實現退出,形成投融管退的完整價值閉環。
在釋放成熟資產價值的同時,將所得資金用于再投資,不斷擴大管理資產規模。對凱德而言,這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穩定的商業模式。
從長遠看,也與凱德的戰略方向一致。今年4月凱德宣布業務重組,加速集團轉型。定位于輕資產、資本高效企業,凱德致力于成為一家以亞洲為中心的全球性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凱德集團的基金管理規模增長到了792億新元。
此類成熟資產對于平安人壽等險資來說同樣具備吸引力。
基于現實要求,保險資金需要具備安全性、收益性以及流動性的特點。不動產投資具備可獲取穩定投資回報的特性,在某種程度與險資對長期、穩定性的要求正好匹配,近年來險資亦投資一線城市商圈成熟、出租率穩定的商辦物業。
此次交易涉及的上海來福士場等6個商業辦公不動產項目均屬于凱德集團“來福士”產品線,已建成并運營成熟穩定,是凱德集團最為核心的優質資產。
相關資料顯示,此次交易的資產組合交付以來,物業經營狀況穩步提升,2019年全年出租率均穩定在90%以上,部分項目達到95%以上。2020年疫情期間絕大部分項目出租率仍穩定在90%以上,具有持續穩定的現金流。
平安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交易標的六個來福士資產,是凱德集團最為核心的優質資產。此次投資符合保險資金資產負債匹配的原則,可以優化險資配置,并取得良好且穩定的投資回報,實現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
交易完成后,凱德也將繼續負責標的資產中上海來福士廣場等六個項目的運營及資產管理。
優質資產背后,是運營能力保障和良好的投資回報。凱德在商業地產方面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資管能力,在項目長期運營過程中不斷地調改、進行資產提升。在凱德的商業中,以每平米為計量單位,計算每平方米的成本、管理效應、租金、產出是甚至是交易量。
基于此,凱德長期保持行業較高的資本回報率,其購物中心2016-2019年資本回報率穩定6.5%及以上。
在李志勤看來,“凱德的‘核心資產’是人,是專業團隊,是長期積淀的項目管理與基金管理方法論,是國際國內市場積累的口碑。正是這些極寶貴的軟實力和無形資產,讓我們能夠通過專業運營,讓資產不斷增值,為投資伙伴帶來長期穩定回報,實現多方共贏。”
低調背后,不斷進階的投資版圖
凱德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開發商之一,從1994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市場管理資產規模約2800億元人民幣。
現在,凱德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外資房企之一,也是新加坡在華投資最大的企業。
在這27年中,凱德在加大在華投資步伐的同時,不斷對旗下資產進行調整優化,并在不同階段對自身組織架構和業務組合進行調整升級。
從住宅到商業地產,大力推行綜合體戰略,同時優化資產配置,出售部分非核心城市購物中心,將業務布局聚焦五大核心城市群,以最大化規模優勢和管理效率。
近幾年,凱德先后斥資35億收購了廣州樂峰廣場,57億收購了重慶兩江春城項目,27.52億元收購了上海浦發大廈約70%面積,200億收購上海星外灘項目,并且通過收購星橋騰飛的全部股份,將資產類別擴充至產業園、工業及物流地產和數據中心等新經濟領域。
投資版圖的進階,印證了凱德一直看好中國市場,并且將繼續加大投資。
李志勤稱,中國一直是凱德集團最大、最重要的核心市場。凱德將繼續在中國市場深耕,在既有的商業、住宅和城鎮開發、服務公寓等核心業務基礎上,將加大對新經濟資產類別的投資,投資重點涵蓋產業園區、數據中心和物流等。
未來幾年,集團在中國該資產領域的規模將從2020年底的15億新元擴大到50億新元。
其實,從今年為數不多的資產收購中,已經能夠覺察到凱德這一側重方向。4月28日,凱德集團就斥資36.6億元收購一個位于上海市閔行區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園區,這也是凱德集團在中國的首個數據中心項目。
與此同時,凱德在新加坡、歐洲等市場也在同步發力。凱德集團曾表示,將依托自身在數據中心設計、開發和運營方面的能力,加快新經濟資產領域的拓展步伐,將數據中心發展為一項全球業務。
目前,除了中國,凱德還在新加坡擁有4個數據中心,在歐洲擁有11個數據中心,同時也是韓國一個數據中心開發項目的基金和資產管理方。
眼光長遠、與時俱進是凱德集團的基因。顯然,凱德已經很敏銳地覺察到,在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過程中,產業園區、物流資產、數據中心等新經濟資產具備巨大的發展前景和空間。
的確,近年來,眾多企業的業務加入到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中,政府亦有相關政策配套支撐數字化產業的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24年,亞太地區數據中心行業將以兩位數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發展。在云服務提供商和新興批發客戶的需求支持下,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30%。
另一方面,數據中心等新經濟資產也具備和資本市場對接的通道。近期,首發的9只基礎設施公募REITs分別在滬深交易所上市,項目涵蓋產業園區、倉儲物流等主流基礎設施類型,受到投資者認可。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