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開自提店,盒馬鄰里要進社區“搶”生意
在北京開出1.7萬平方米的X會員店后,盒馬再次孵化新項目——盒馬鄰里。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北京盒馬鄰里門店已正常營業,主要承擔線下自提功能,門店集中布局在北京五環外城郊區。
相較于盒馬小站、盒馬mini,盒馬鄰里更適合以較小的面積、更輕的運營嵌身于盒馬業態未能覆蓋的社區。不過,這也意味著其將與社區團購、前置倉電商、超市等玩家貼身肉搏,搶奪社區用戶留存。不過,社區團購的種種坑,盒馬鄰里能躲開嗎?
輻射周邊小區
踏進盒馬鄰里門店,人們或多或少會覺得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盒馬開自提門店,依然割舍不下活海鮮。陌生則是店內琳瑯滿目的商品又被自提貨架和冷藏柜代替,門店面積也明顯縮小,一些單店面積僅在50平方米左右。據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用戶當日晚10點前下單后,可以于次日早上8點后提貨,冷藏柜和海鮮柜可以暫存用戶下單的冷凍和海鮮品。
以通州馬駒橋鎮金橋小區門店為例,金橋小區的居民在盒馬鮮生App下單時,界面會直接顯示盒馬鄰里的購物入口。根據介紹,門店自提范圍為500米半徑。這也意味著盒馬鄰里主要以輻射周邊小區為主,需要以密集布點來覆蓋社區人群。除了金橋小區門店,盒馬鄰里也入駐了興華嘉園、神龍辛屯等附近小區。
大眾點評信息顯示,當前盒馬鄰里在北京已有20家自營門店。上述工作人員透露,盒馬鄰里預計將要開150家左右。對于該數據的真實性以及計劃開店量,盒馬相關負責人未給出詳細數字。“北京的盒馬鄰里最重要的不是開店數量,而是對適配人群與合適選址的考量以及服務能力的跟進。”該負責人說道。
不過,盒馬鄰里確實在加快腳步開店。根據盒馬鮮生創始人兼CEO侯毅在接受相關媒體專訪時透露的信息,盒馬鄰里在全國大概有400家店。當前首批盒馬鄰里已進入上海、北京、廣州、武漢、西安等10個城市。
輕裝上陣
實際上,數年以來盒馬一直在嘗試如何針對不同場景和區域落地貼合的業態,孵化盒馬菜市、盒馬小站、盒馬mini等,便是圍繞該邏輯做加減法。侯毅認為從停掉盒馬小站,到擴張盒馬mini,直營門店的執行難度和開店速度仍然較受局限,“盒馬鄰里投資輕,經營空間大,有利于快速加盟”。
在盒馬既有業態里,“輕”或許是盒馬鄰里最明顯的優勢。一些盒馬鄰里的經營空間甚至只有10平方米左右。在芳源里小區內,盒馬鄰里南小街店與菜鳥驛站共享一個門店。一位房產銷售工作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芳源里南小街的底商月租金在1萬元以上,由于該街沒有通燃氣,所以沒有餐飲業態,多是快遞網點、美容、口腔診所等。“近幾年附近的平房區搬離,使得整條街的人流量急劇減少,京東、蘇寧均開過線下零售店,最后都搬走了。”據上述工作人員透露,目前芳源里小區共有57棟樓,3000戶左右。
雖然便利店和餐飲業態缺失,但從芳源里小區消費者的生鮮購物體驗來看,人們除了能前往菜市場、世紀華聯超市、新隆嘉超市,也能購買叮咚買菜、橙心優選的商品。叮咚買菜的前置倉與小區僅隔街而立,而橙心優選則直接入駐了菜鳥驛站,與盒馬鄰里南小街店比鄰而居。身處盒馬業態的空白區域,盒馬鄰里將無可避免與其他模式玩家在獲客留存上短兵相接。
能否適應
可以看見,面對社區商業競爭,盒馬鄰里正嘗試以更靈活、更親民的姿態進入更多人的視野。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平臺上,部分海鮮水產例如1.5kg生蠔、100g冰鮮三文魚切片等打出了20元以內的特價來吸引新用戶。
深圳鯨鮮云倉超市有限公司CEO李波濤認為,盒馬鄰里做生鮮預售的好處在于按量按需,沒有損耗,開實體店又能避免社區團購的局限。社區團購需要迅速擴張市場,因此會以輕模式對接線下各類門店,但門店不同的經營狀況、設施環境等又會對用戶自提體驗造成一定影響,盒馬鄰里就避開了這些問題。
“但另一方面,盒馬鄰里和社區團購的相同之處在于,工作人員承擔著用戶拉新的工作,加之門店只承擔自提而非銷售功能,因此較為依賴線上訂單量的拉動,否則難以覆蓋租金、人工等成本。”其次李波濤認為,相較社區團購平臺,盒馬鄰里在價格上優勢不太明顯,因此在小區客群上也需要向中高端消費者貼近。
據盒馬相關負責人介紹,盒馬鄰里將作為盒馬品牌的外延,雖然盒馬鄰里主打自提模式,但在服務上也會為老人及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上門送貨。此外,對于下沉市場的拓展,當前盒馬鄰里的目標市場是一二線城市,未來是否下沉還要看業態的發展及供應鏈的能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