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太八號出陜記:為走出秦嶺大山 盒馬死磕供應鏈三年
8月24日下午4點,來自秦嶺北麓的西安鄠邑區盒馬戶太八號定植基地的首批葡萄,按時發車。這是今年第一車運往深圳的葡萄,第二天,深圳當地的盒馬用戶就能嘗到“枝上熟”的戶太八號葡萄。
這是盒馬連續第三年“死磕”供應鏈,為了就是把“枝上熟”的戶太八號運出秦嶺大山。
從2019年為戶太八號定制“空氣感”外套到2020年將戶太八號納入盒馬“秦嶺鮮”系列,發展到今年定植定株,為戶太八號制定盒馬標準,包園上市,盒馬采購為什么“不放”過這串葡萄?
從網上流傳的一條段子“在陜西混的好不好,就看八月底有沒有朋友送戶太八號”可看出,戶太八號在當地受歡迎的程度。
但近幾年,南方客商來收購葡萄比較青睞大顆粒、大果串,使得農民種植的時候,也開始向單粒20g+、整串1.5kg的大果發展。再加上為了搶先上市賣高價,同時降低運輸中的損耗,以犧牲成熟度為代價,將成熟度不達標的葡萄摘下枝頭,導致外地消費者買到的戶太八號吃起來口味不正宗、不甜,進而對這個品種的葡萄失去了消費信心。
“這個品種原本就是小串型,中果粒,600-900g 是最好吃的狀態。一味追求大果導致的結果是果子糖分不足,一包水,更別提玫瑰香了。戶太八號的口碑就是這么做壞的”。企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兵介紹說,作為陜西本地人,他也不愿意戶太八號的口碑越做越差。
直到遇到為全國各地的水果制定“樹上熟”標準的盒馬,張兵終于看到了希望。
作為盒馬水果品類的買手,曦娮為戶太八號葡萄走出陜西摸索了三年。為了外地消費者能吃到戶太八號的正宗味道,她已經摸索出一整套從種植開始,到運輸儲存,上架配送的方案。
從前一年冬天葡萄剪枝開始,就已經開始按照盒馬的種植標準下剪。
曦娮介紹說,按照戶太八號本身的種植規律,借鑒了陽光玫瑰等葡萄的種植技術,從省外引進技術專家,結合本地種了幾十年葡萄的“土”專家,與合作伙伴一起為戶太八號制定了一套“盒馬標準”。
盒馬的定植基地,與傳統意義上的不同,是具有智能化管理基礎設施,并且指定種植盒馬標準農產品的基地。而定株是指在定植基地里,指定優選苗木上以盒馬標準進行植株培育。
簡單來說,戶太八號的“盒馬標準”有16~18道工序,從冬天剪枝、春天萌芽開始嚴格執行,直到疏花、定穗、疏果等各個工序,甚至連水、肥、用藥的時間和用量,都必須嚴苛執行。
“對我來說,最難的不是教農民技術,而是扭轉他們的觀念。他們種葡萄多年,慣性使然,再加上現在市場一味追求大果串,他們很難理解為什么疏果要剪掉一半,經常會不自覺地手下‘留情’。一串果子能汲取的養分是有限的,留情的結果就是會擠在一起,口味大打折扣,所以得不斷強調要’心狠手辣’”。張兵介紹說,今年定植的這批葡萄,就按照盒馬的標準進行了全面的改良。
堅持下來的結果令人驚喜。第一年盒馬定植定株的戶太八號能保證一藤一串,單串果粒飽滿,單果顆粒重量在12-15g+ ,每串葡萄在60粒左右 ,下樹糖度不低于18°。
解決了源頭種植的問題,盒馬沿用了2019年就開始使用的“空氣感”外套,仿照葡萄酒的包裝,將單串葡萄用透氣氣柱包裝,解決了硬桿的戶太八號線上配送時,因成熟度過高掉粒的問題。
盒馬又設計了物流鏈路,從果園集中定量裝箱,入庫預冷3℃~6℃,確保果心溫度達到3~6℃,冷藏車運輸到各地大倉,再進行線上線下分級包裝。
這樣確保運輸到2000公里以外的深圳也能夠優化合理成本,讓消費者買到好吃又實惠的戶太八號。
隨著第一車“出陜”的戶太八號發車,這款陜西特產還將通過盒馬的生鮮供應體系銷往京滬、川渝、廣深等全國十多個城市的盒馬門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