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證明每日優鮮
每日優鮮的發展有些出人意料。
近日,每日優鮮發布上市以來的第二份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每日優鮮季度凈收入同比增長47.2%至21.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4億元增長了47%,凈收入創下了單季新高。毛利率環比增長4.8個百分點至12.3%,凈收入與毛利率雙增長并均超過了指引上限。
每日優鮮營收增長的同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提升。毛利從今年第二季度的1.42億元提升到第三季度的2.6億元,環比增幅高達83.65%,美國會計準則下凈虧損在第三季度環比降低了39%, 非美國會計準則下凈虧損率環比縮窄5.2個百分點。
針對每日優鮮第三季度業績和經營質量的提升,其高層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表示主要原于幾個方面:1、在一二線城市,每日優鮮還在增加用戶數、網絡密度的覆蓋;2、面向用戶深度運營,挖掘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深耕包括直采直供、自有品牌在內的供應鏈建設,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頻次和客單價;3、在三四五線城市,每日優鮮通過智慧菜場及零售云業務正在覆蓋更多下沉市場。
得益于超預期的業績表現以及高成長的業績指引,每日優鮮11月12日盤前股價大漲近30%,盤中雖有一定回落,但截至收盤,仍有10.84%的漲幅。美東時間11月15日,每日優鮮股價再度上漲0.87%。早在財報發布前,大型全球證券和投資銀行集團Jefferies Group便給予了每日優鮮“買入”評級。
這是一份讓人驚訝的財報。無論是收入還是毛利,都超出預期。這讓今年以“生鮮電商第一股”上市的每日優鮮有了更多想象空間。
01
根基漸穩
作為國內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的首創者,2015年在北京首開前置倉。在該模式下,每日優鮮可對附近覆蓋范圍實現最快30分鐘達,解決了生鮮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截止至2021年9月30日,每日優鮮前置倉業務已覆蓋了中國的17個城市,每個前置倉的平均面積達356平方米,同比上漲13.2%。且2021年第三季度每個訂單的平均配送時間進一步縮短至36分鐘。
事實上,自每日優鮮上市以來,前置倉模式走不通之類的言論一直沒有消停。但如今看來,前置倉模式不僅是可行的,而且已經成為穩固每日優鮮的根基。
據東北證券發布了針對前置倉模式最新研究報告《生鮮電商行業深度報告:前置倉的市場空間及競爭力幾何》,對前置倉模式的發展前景,以及模式的競爭優勢都給予了肯定。據艾瑞咨詢的測算,到2025年生鮮零售市場將達到6.8 萬億元。疫情影響之下,生鮮電商市場快速發展,2020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達到4584.9億元,以前置倉為代表的即時生鮮配送市場規模從81億元增加至337億元,年復合增速達到107%。
拿每日優鮮來說,2020年每日優鮮就已經實現了100%系統自動派單,80%以上的訂單會在前置倉接收訂單后10分鐘內被送出,而且加快了騎手的接單效率,去年平均每位騎手每天可以送完50份訂單。站在需求角度,前置倉能為社區居民提供定制化商品服務,提高履約效率,滿足社區居民的各種需求。
前置倉是重資產模式,獲客成本、履約成本高,這也對各個前置倉玩家形成壓力。壹覽商業此前報道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每日優鮮的履約費用分別為12.39億元、18.33億元、15.77億元,占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4.9%、30.5%、25.7%。第三季度每日優鮮履約費用為6.38億元人民幣,2021年第二季度的履約費用為5.41億元。
財報解釋了履約費用提升的原因,是由于履約的訂單數量增加以及產品交付,倉庫運營的人員數量增加,質量控制和客戶服務人員的增加。數據顯示,每日優鮮第三季度GMV為25.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8.2億元增長了41%;訂單量為2870萬,相比去年同期的2140億元同比增長了34%。總體看,這些都是正相關,是向好的。
每日優鮮高管在財報電話會上也表示,公司的履約費用率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持續保持行業領先的客單價是主要決定因素:一方面倉租折舊等固定成本占比會隨著客單價的提升進一步攤薄;另一方面人工相關的可變成本的占比會伴隨著人效提升和流程優化而進一步降低。未來公司也將有序按照城市維度,實現履約利潤的盈利,以及前置倉業務的經營性現金流轉正。
因此不能單獨看前置倉的成本支出,站在全局來看,前置倉確實提升了用戶體驗也提升了效率增加了營收,這正在幫助每日優鮮在生鮮電商這條路上越走越穩。
02
增長密碼
財報顯示, 每日優鮮季度凈收入同比增長47.2%,訂單總量同比提升34.4%至2870萬份,且用戶平均單價同比增長5.2%至88.4元,行業領先。
能取得如此成績,除了前置倉模式的正確性以外,還得益于每日優鮮對“深耕供應鏈、聚焦高質量用戶”的發展策略的堅決執行。
壹覽商業了解到,在供應鏈建設上,每日優鮮采用了在自有品牌和直采/直供供應鏈兩方面發力的策略。
達曼國際發布的《2021年中國自有品牌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0年中國自有品牌市場總體增長22.7%,超快速消費品12倍以上。其中,自有品牌的高增長主要來自于食品和飲料,電商尤其是生鮮電商“功不可沒”。
從2016年開始,每日優鮮就開始了自有品牌建設之路,目前已經建立起了生鮮類自有品牌“享安心”、乳制品類自有品牌“一只誠實的牛”、 餐食類自有品牌“食夢工坊”、日用百貨類自有品牌“優鮮造物”等。
截止本季度末,自有品牌“享安心”已有超200個SKU,銷售額同比增長250%。據每日優鮮享安心品牌負責人透露,源于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滿足以及對供應鏈的優化,“享安心”鮮肉產品銷售額已經占到了公司鮮肉整體的34.87%。
還有“今日上市”是由每日優鮮在今年第二季度推出的全新食材系列,主要聚焦于鮮肉、鮮禽、鮮奶等消費者日常必需食材。因為對食材新鮮程度的把控,以及即時的反向定制貼近消費者需求,“今日上市”今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相較第二季度環比增長了86%。
接下來,每日優鮮將根據行業趨勢研究、消費大數據分析等方式,通過反向定制,推出更多針對不同顧客群體和適用場景的自有品牌商品。
有業內人士表示,自有品牌之所以成為電商平臺爭先布局的賽道,除了其能夠提高單品毛利率、穩定貨源的數量和質量外,還可以通過差異化的產品打造全新的商業壁壘,避免同質化競爭。
在直采供應鏈上,每日優鮮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擁有了近200個“優鮮農場”直采基地,覆蓋水果、蔬菜、水產、鮮花等品類。它還有約350個“優鮮工廠”,與肉蛋、快消類供應商展開深度直供合作。直采供應鏈的加強,不僅可以帶來穩定的供給,更能幫助每日優鮮進一步削減采購成本。
在用戶運營上,每日優鮮對高價值用戶和私域運營極為重視,在第三季度進一步升級了會員體系,并繼續深耕私域用戶運營。
效果是極為明顯的。
據悉,靠這一套打法,每日優鮮俘獲了一大批城市“新中產”,其超過80%的用戶年齡在26-45歲之間,而且第三季度付費會員貢獻收入同比增長了800%。從長期看,對高價值用戶和私域運營的重視,降低了公司的市場營銷成本,為高效率留存拉新打下堅實基礎。
除了前置倉,每日優鮮的智慧菜場和零售云業務也在有序展開。
雖然線上生鮮滲透率在逐年提升,但我國菜市場仍占據了生鮮交易56%的市場份額,是生鮮交易場景中的絕對主力。抓住這個消費場景,就是抓住了未來。
從每日優鮮的招股書可以看到,每日優鮮對未來的定位不再拘泥于生鮮電商,而是更加平臺化發展,去年3月將公司戰略更新為(A+B)x N,其中A為前置倉即時零售,B為智慧菜場,N為零售云。
在三四線城市,每日優鮮智慧菜場業務主要通過連鎖化經營和數字化升級,將線下菜場打造為社區商業中心,截止至2021年9月30日,每日優鮮已與中國的18個城市的73家菜場簽訂合同,并已在其中13個城市的52家菜場開始運營。在零售云方面,已與11家客戶簽訂了合作協議,逐步進行產品布署,為下一步快速拓展和加速成長打下基礎。
受益于生鮮電商行業的成長,以及“深耕供應鏈,聚集高質量用戶”兩大策略。每日優鮮預計,公司今年第四季度的凈收入同比將有35%-40%的增幅,同時非美國會計準則下經營虧損率將環比進一步顯著縮窄8-10個百分點。
顯然,上市后的每日優鮮,正在給我們展示一個全新的每日優鮮,他實際的價值被低估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