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開餃子店,“鮮餃鮮吃”首店落戶鄭州
近日,“速凍水餃大王”思念,開餃子店!
作為速凍水餃巨頭的思念,“鮮餃鮮吃”首店正式在鄭州開業。
門店主打“現吃現包水餃、廣式云吞及餛飩”,而且據了解,第二家店也在籌備中馬上開出。
最近兩年,“現包餃子”刮起一陣爆火旋風,生鮮水餃、云吞外帶模式迅速脫穎而出很多品牌,如1400+門店的袁記云餃、100+門店的熊大爺等。
那如今零售龍頭思念又強勢入局,是否代表“現包餃子”的風口真的來了?
而現包餃子賽道,是否又會成就“萬店品牌”?
01
思念開“現包餃子店”,
鮮切、鮮包、鮮售,超2小時下架!
思念的首家現包餃子店,開在鄭州市香港城社區周邊。
店面不算大,僅設有四五張桌子,鮮品可外帶,可外賣,也可堂食。
1、主打“現包水餃、廣式云吞及餛飩”,選址社區
和其他現包餃子品牌產品差不多,思念的鮮餃鮮吃門店,主打的也是現包水餃、廣式云吞和餛飩,比如招牌的蝦皇餃、全家福等,目前一共上線了14種單品。
除了云吞、餃子、餛飩,堂食還有沙拉、涼拌菜等小菜。
門店從外面就可以看到可外帶檔口,后廚前移,透過明檔玻璃窗,顧客路過就可以看到餃子現包的全過程。
和其他現包餃子店一樣,鮮餃鮮吃選擇的也是社區門店,扎根社區餐飲市場。
2、鮮切、鮮包、鮮售,超2小時下架!
亦如其名字一樣,門店主打“鮮切、鮮包、鮮售”:
當天新鮮菜當日切,餡料現拌;
顧客可以通過檔口看到現包的過程;
主打新鮮現售,超過2小時下架。
3、走“外帶檔口+堂食+外賣”模式,可外帶、可外賣、可堂食
最開始很多“現包餃子”品牌都不設堂食,以檔口為主。
思念的第一家店,不僅有外帶檔口,還有4-5張桌子的堂食空間,還有外賣配送。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鮮品外帶與外賣是兩種主要的銷售方式,未來再開的店,根據每家店的情況,不一定會設堂食。”
4、蝦仁系列水餃、云吞為32~35元/斤,基礎水餃、餛飩均為20.8元/斤
在價格上,外帶的生鮮水餃稍便宜些,蝦仁系列水餃、云吞為32~35元/斤;
基礎款水餃、餛飩均為20.8元/斤;
堂食蝦仁的25元/12顆,餛飩15元/12顆,小菜8元/份。
02
可堂食、可外帶、可零售的“現包餃子”,
能否成就“萬店品牌”?
說到“餃子”這個品類,以前大體是三種發展狀態,一種是堂食為主的餃子連鎖品牌;一種是速凍零售領域,如思念等品牌;一種則是交通樞紐、社區等小快餐餃子館。
而在商場綜合體紅利鼎盛之時,喜家德等品牌借勢而起,開出600多家門店。但隨著綜合體流量衰頹,這些商場餃子店也在尋求增量和突圍。
近兩年,“現包餃子”以全新的商業模式出圈,可外帶、可堂食、可零售,這種模式是否能尋求更大的增量,成就幾個“萬店品牌”?
1、“現包餃子”誕生一批千店、百店連鎖品牌,賽道越來越熱
現包餃子賽道近兩年非常受歡迎,誕生了袁記云餃、熊大爺、水餃匠、吳火獅等一批連鎖品牌。
連餃子頭部連鎖品牌喜家德也入局,開了吉真,主打現包水餃、餛飩。
但這其中起步最早的當屬2016年起家的袁記云餃,據窄門餐眼數據,截止到12月31日,其門店總數1480家店,同類業態中規模全國第一。
而熊大爺也2年連開100+店,試水北方市場,去年8月,還獲美團龍珠、番茄資本的聯合投資。
美團龍珠創始合伙人朱擁華曾表示:“中國餐飲行業正在進入萬店時代,水餃是大眾、剛需、高頻的重要餐飲品類。
在眾多餐飲人、創業者眼中,現包餃子,儼然已經成了一個百億規模的大賽道和新機會。
2、“現包餃子”尋求的是巨大的增量市場——“社區餐飲”
疫情以后,所有餐企都在尋求增量市場。
曾經商場等綜合體成為巨大的流量池,這也惹得一堆大牌餐企扎堆涌入,打品牌、獲客流。
但如今商場客流驟降、虧損關門,“自身難保”,商場餐飲也在尋求新的出路。
社區餐飲悄悄進入大眾視野,今年更是誕生了很多深藏已久的黑馬品牌,比如南城香、紫光園,在疫情以后和疫情常態化的當下逆勢而起。
社區餐飲市場在慢慢成為巨大的增量市場,“現包餃子”正是在掘金這部分市場份額,鎖定社區餐飲客群。
在熱門社區附近選址,讓顧客可以出家門堂食,可以帶回家外帶自己煮著吃,也可以叫外賣送貨上門。
比起只依靠“堂食”,外賣和零售,尤其是餐飲零售帶來更大的增量。
3、“現包餃子” 能否“搶食”社區店餃子館生意?
以往水餃想進入的“家庭餐桌”,主要就是通過在超市賣零售速凍水餃,因為它比較好操作、方便。
而且食品工業化的大潮下,標準化更高的速凍餃子,也成為大部分人的選擇。
但現如今速凍餃子也進入瓶頸期,現包餃子橫空出世,首先搶食的就是超市里“零售速凍水餃”的生意。
比起新鮮度、口味、體驗感,當然現包現賣的會比速凍的更受顧客歡迎。
而除此之外,現包餃子如今進軍社區,也是在想同社區店餃子館搶生意。
傳統的社區餃子館,全部是依靠堂食,靠翻臺率,人來多了可能還沒法招待,因為空間有限,而且消費頻次也不是很高,畢竟不是天天都想吃餃子。
但現如今,“現包餃子”模式打破了傳統餃子館只能堂食、外賣,它有三個出口“堂食+外帶+外賣”,不再僅僅局限于堂食為主,甚至有很多門店是沒有堂食只有零售外帶窗口,比如袁記的很多門店都是檔口店。
不再局限于堂食,零售端口接單量更大,零售的顧客消費頻次也更高,而部分門店也省去了房租成本。
渠道更寬、流量更大、成本相對低些,還有極其強大的供應鏈加持,想要規模化擴張也更容易一些,這也是為什么現包餃子品牌成長那么快,全國遍地開花。
職業餐飲網總結:
餐飲在經歷著各個賽道和品類的“革新”。
而袁記等一批“現包餃子”品牌的出現,其實正是在“餃子”上做模式的革新。
創新出“堂食+外帶+外賣”一個餐飲和新零售融合的“新物種”。
而作為零售行業龍頭的思念入局,其實也是想嘗試趕上這波風口。
這也讓我們看到,未來餐飲做的是全場景的生意,不再僅僅是堂食,要探索更多可能。
你看好思念開的現包餃子店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