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發李燕川:2022年向陽而生、逐光而進
過去一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整個連鎖零售行業面臨諸多變化。面對消費者消費習慣、消費行為的變化,以及在疫情常態化趨勢下,行業將迎來哪些變化?有哪些問題和趨勢值得關注?為此,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推出2022行業展望系列報道。
北京超市發股份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燕川
2020年,一場百年難遇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經濟遭受重創,零售業也隨之承受嚴重打擊。隨著新的一年悄然啟幕,面對不容樂觀的市場環境,尚不確定的發展前景,2022年中國連鎖零售業究竟如何發展,何去何從?
要看到希望
回顧歷史,應當清醒認識到,沒有一次危機會讓全球經濟的車輪停止前進。反之,每一次的危機都是一次資源的再分配,唯有積極樂觀、勇毅奮進才能得到額外的饋贈。
當前,盡管疫情對零售行業帶來的寒冬仍未完全結束,但令人高興的是,希望的春日將很快到來,溫暖的陽光終將照耀大地。未來兩年,中國零售將進入一個全新時代,急需要尋找下一個突破點,在逆境中找到進步、發展的方向,找準新的銷售增長點。冷靜地分析自我、分析行業、分析市場、真正了解顧客的需求和痛點,這是我們眼下必須都要做好的事情。
要明白未來
未來,便利店業態將會形勢大好,這一點不容置疑。
高品質的便利店會吸引更多不同年齡段、不同需求的人群。生鮮店、社區店等業態基本能滿足老百姓的一日三餐,滿足在家做飯需求的業態,最終也會得到普遍歡迎。
如今,在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的操控下,資本的力量早已不是萬能。零售業要想獲得生存和發展,必須得滿足目標顧客的需求,迎合目標顧客的喜好。要在顧客的購買方式、購物行為甚至是購物心理上下功夫,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掙快錢,真正的成功應該是對社會、對百姓有貢獻,贏得市場的金口碑。
要分析形勢
顧客心態不一樣,勢必帶來消費需求的多變;店鋪業態不一樣,自然會催生許多新的模式;國家政策不一樣,對實體店運營將有利有弊......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和各類未知的挑戰,關鍵是如何進行高效應對。當無法改變大環境時,迷茫跟風、消極放棄都不可取,主動改變適應變化,雖然痛苦卻也是最正確的選擇。只有在變局中能抓住機會隨需而變,順勢而為,才能否極泰來。
未來零售業唯一不變的,是對顧客訴求的持續關注。要始終明確零售商的價值就是為了服務顧客,并在顧客訴求升級中不斷優勝劣汰。要關注消費者,降低目標客群的選擇成本,快速推動零售業從高速度向高質量轉型。不論是年輕消費者,還是老年消費者;不論是差異化商品,還是網紅流量品;不論是數字化,還是屬地化;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要不斷地去問自己:我們的消費者是誰?他們喜歡什么?他們有沒有什么變化?我們有沒有跟上他們的變化?
停止抱怨市場,經常反思自己,持續保持進步,這才是零售的未來。
要充滿信心
時勢造英雄。邁入2022年,我們要主動在全球的動蕩與變革中重新審視零售行業,以應有的格局和擔當服務顧客需求,在轉型中謀出路、闖新路,以新發展理念引領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穩中求進,重塑自我,做到心中有信仰,行動有力量,以必勝的信念,打贏新一論的市場攻堅戰。
《知行合一王陽明》一書中提及,在環境最艱苦、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悟道,可謂梅花香自苦寒來。如今仍處于寒冬的零售業,最終的結局是黯然離場還是幡然悟道,還得看各自心性,更憑各人本事。
讓我們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