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初心,無懼流言,新樂超市抗疫保供紀實
來源/張掖市作家提高班
作者/成名
有幸來到張掖,這座享譽“塞上江南”美稱已久的城市,的確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張掖擁有迷之色彩的宏闊弱水,有傳奇彪悍的漢唐故事,還有糅合了溫柔與雄壯、旖旎與豪邁的祁連山……總之一切存在于理想主義里才有的美好,都因為“張國臂掖”這個悠遠的詞匯,讓人產生無數想象。
事實上,在確定留在張掖的一年里,對這塊土地,和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都還有著許多的認識不足。因此,偶爾會被某人、某事所驚訝,突然間就有了一些失望,覺得他們原該不是這個樣子才對。譬如那個曾處心積慮接近你的人,原來為的只是逐利;那些嘴上奉承你高山仰止的言談,轉身卻啐口唾沫說盡壞話;你與他精心分享了午餐,他還嫌棄你沒拿出國宴規格來……等等人事不一而足。說到底,無關地域,只是因為人性都有共通之處。人性,是一個很難論證的話題,不會因為地理位置的差異、學歷高低的區別、年齡大小的劃分和性別的不同而一概論之。
這樣的認識,在切身經歷了一場“封控抗疫”之后,愈發得到了證實。張掖疫情初始,大家都還沉湎在僥幸里,以為這一次也將會和過去的很多次一樣,只是“新聞”才關注的話題。沒想到喊了一年多“狼來了”沒見狼的蹤影,這回“狼”真的獠牙大張猛撲而至了。2021年10月23日,張掖發布了封控防疫令。我們后知后覺慢了一拍,等到反應過來要備辦宅家所需時,已經不能上街了。朋友圈里張掖籍朋友們,或許也是被疫情打了個措手不及,直呼了不得。狼是來了,大家都做好了防范、抗擊的心理準備,冰箱里卻還空空如也,顯然我自己的后勤保障還沒有做到位。肚里無糧難免慌張,急忙打聽到哪里才能購置到生活必需品,如此才得知還有一個叫做“多點”的商超連鎖APP,可以通過線上下單購買,超市安排送貨上門。
張掖的商超最為稱道者莫如“新樂超市”了,也是到了這里才知道,一家起步于欠發達五線城市的地方,一個本地超市還能做到如此規模!而張掖人只認新樂超市,其他有名的連鎖品牌在這里并沒有什么優勢,名氣再大都沒有本地企業讓人放心。張掖人差不多年紀的,提起新樂超市掌舵人李玲,幾乎都能如數家珍般說出她的一二軼事來,仿佛以此才能證明誰是地道的本地人,誰又是“冒料”似的。新樂超市和李玲,儼然成為了對外叫得響的張掖地域名片。
在多點APP忙通一番,又是下載、又是注冊,最后赫然發現根本就下不了單,你點哪家門店都顯示系統繁忙無從買起……這就不單單是尷尬的問題了,疫情封控下由不得恐慌。10月23日,真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因為“備戰”不利帶來的一切負面情緒,因為一個APP的擁堵而失控,那種感覺怎一個“氣”字了得?對著手機屏幕誰不是一肚子火,吐槽“多點”垃圾,怨怪新樂名不符實者怕不在少數。也難怪,誰讓新樂超市承擔了本次疫情防控的保供任務,還是獨家供應呢!在普通消費者心目中,敢于獨家保供你就應該具有相對應的能力,這是普遍認知。一旦出現斷供、混亂,不挨罵是假的。
果然,后來的幾天里,陸續有罵新樂超市的帖子充斥了網絡。不知道外面是怎么看待的,躋身這座城市正處于水深火熱里的我們,睜眼閉眼到處都能看到類似的質疑。到了后來,干脆升級為辱罵,將新樂超市和李玲罵了一個狗血噴頭。初見時不以為然,甚至還暗戳戳感到一絲解恨,保供企業做不到基本保障,活該是不是!慢慢的,質疑變為言語辱罵,上升到人身攻擊,并且具有了一定組織性和陰謀意味之后,作為一個吃瓜群眾屬實坐不住了。不要問我心理陰暗面如何計算,從那些帖子字里行間就可估算個差不離了。
“天價菜花”絕對是張掖疫情期間最引人注目的“明星”。有人發圖爆料新樂超市的一顆菜花價值25.8元,從此將新樂和李玲送上了輿論的頂端。一個剛剛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的企業家,一夜之間淪為“黑心商人”“嘴臉丑惡的資本家”“發國難財的地頭蛇”……沒有人去關心這顆菜花有多大、能吃幾頓?在輿論的有意導向下,人們看見的、聽說的,都是它離譜的價格。曾經見到過一張帖子,自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地說了句實話,點出這顆菜花上面標識價格為7元/公斤,結果被一群人罵,懷疑我是新樂超市來搗亂的,樓主刪帖不算,還嚴正警告說話當心,甚而問候了我的祖宗十八代。見此情形還能說什么,真得感謝這個言論自由的時代,管你占理不占理,說得對不對,誰臟話多、氣勢足誰就是王者,并為此而倍感榮耀!
以前經常以為人的智商高低,與認知是非的能力成正比,在這件事上,卻被打臉。最起碼,寫帖子的那些人,你從文筆修辭、邏輯順序、中心立意上來看,都不得不承認智商在線,尤在你我之上。他們懂得利用智商優勢,引導和鼓動人們來實現自我目的,簡直將一手“眾口鑠金”玩得出神入化。在這中間,某主管單位更是厲害,充分領會了“太極”要義,將“推手”之“左顧,右盼”打得那叫一個渾然天成。在新樂超市深受輿論風暴漩渦,期盼主管單位出面澄清之時,毫不猶豫地讓我們再一次失望了�!锻▓蟆分心@鈨煽傻卣f明“新樂超市及負責人已經被告誡談話。”怪就怪在這里了。既然是告誡談話,是否說明新樂超市的確存在哄抬物價的嫌疑,那就應該給予相應處罰才對,否則告誡談話的意義在哪里?若沒有處罰通報,就說明新樂超市是合規經營,沒有可以處罰的罪責。但這份《通報》當中都沒有詳細反饋,讓人看得莫名其妙。最奇妙的是,《通報》后半段著重強調了疫情保供單位增設問題,新增若干商家列入保供隊伍,參與張掖市封控管理期間的物資供應。此時,離新樂超市“獨家保供”僅僅過去了一周時間。
“黑心超市發國難財”的標簽下,一周時間到底發了沒有?發到了什么程度?可想而知。隨著其他商家分擔保供,很多不利于新樂超市的言論頓時減弱下去,還有別的商家側面澄清,述說菜價波動的客觀存在性,所謂謠言不攻自破,質疑和辱罵終于偃旗息鼓了。你很難想象,有一種力量生于一夜間,也能消散于一夜間。新樂超市保供期間有沒有發大財我不知道,但我們宅家接近一月長胖了幾斤誰都心里有數。談“疫”色變的特殊時期,當我們在家刷帖子論是非無所事事時,是那些仍然堅守一線,不惜拋家甘冒風險的人保障了生活的正常進行,這是不能否認的。
疫情是面照妖鏡,牛鬼蛇神在它面前無所遁形,每一個人心底是否藏污納垢也在疫情中展露無疑。有人擔當奉獻,就有人罵你喜出風頭;有人捐款捐物,就有人笑你傻帽;有人去當志愿者,就有人藏頭露尾做鴕鳥……世間人形形色色,總有一些讓人感動的,也總有很多唯恐天下不亂的,我們能做的只有守一份真心不惑而已。不盲目跟風,不怨天尤人,身處困境仍然滿懷希望,做好自己守心、感恩,這就已經非常難得了。
潮水褪去方知誰在裸泳。不管承認還是不承認,從古到今人性深處有一種情感叫做仇富,就是敵視、仇視比我們自己強,比我們自己富裕的他人。在新樂輿情事件中,主導輿論的其實無關菜花和饅頭,還是雞蛋等某種商品,而是人性里天生存在的妒恨,幸存者偏差本身就是一種謬誤。
幸存者偏差,顧名思義即幸存者與偏差。在張掖疫情發生后,我們眼中看見的新樂是所謂的“幸運兒”,他們可以在別人都關閉門店不能做生意的時候,依然開門營業創造利益,無疑就成了疫情暴擊之下幸存下來的人。在既定結果已經形成后,人們的第一反應是疑問,“憑什么?”的質疑就此占據了思想。
偏差即誤差,指人們判斷一個事物采用了結果推理過程的方法,幸存是結果,而過程有很多種。過程到底是什么,只有當事人最清楚,其他人只是通過結果反向推斷,并沒有看見事情的經過。因此,在推理過程中就必然會產生偏差。
我們往往認為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本來對現狀是挺滿足的,但同一起跑線上有人提前發起了沖刺,內心里的優越感就會瞬間失去平衡,強烈的落差感便主宰了思維,不良情緒的驅使下負面言論就有了市場。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思想也有局限性,我們不僅看不到別人正在經歷的,或正在遭遇的那些事情的來龍去脈,反而被幸存者的光環吸引了目光。因此,憑借自己的所見所聞來判斷事情,就會得到一個片面的結論。正如這次新樂超市的“天價菜花”一事,我們有幾個人真正買到那棵網紅菜花了嗎?并沒有。大家都是通過一張圖片開始了嗨罵模式。新樂超市上架單品36000余種,菜花只是36000分之一,高價令它脫穎而出紅極一時,在超市所有貨品中成了那個“幸運兒”。由此,我們認定新樂超市是無良商家,一棵菜花也敢賣到25塊錢,可見這家超市的東西是真貴,超市的經營者真黑,我們要堅決抵制。多么荒謬的結論呀!一棵菜花什么時候能夠代表其他36000種貨品成為了發言人?我們只看到了這棵菜花,就不需要別的蔬菜食品了?三十萬人都要指著這顆菜花來救命了嗎?貌似除了它,其他商品的價格并沒有被打上“天價”標簽,除了這棵精品菜花,散裝菜花也沒有誰質疑價格離譜。那么問題的實質在哪里?炒作它的意義又在哪里?
坐過飛機的朋友都知道,飛機上分經濟艙和頭等艙;坐過高鐵的朋友也知道,高鐵上除了普通客座,更有商務座位與一二等軟席座位;普通列車還要分出個臥鋪、硬座來。我們可以接受三六九等劃分的事物還有很多,生活中常見的分等級售賣的物品也有許多許多,為什么要對一只菜花窮追猛打?究其原因,不過是人性深處的陰暗心理在作祟罷了。我們仰望那些坐頭等艙一擲千金的人,轉過頭又酸又恨吐口唾沫鄙視資本家;一日三餐精打細算過著普通人的日子,對那些出入高檔餐廳,一頓飯就能花掉工薪階層一個月薪水的貴族嗤之以鼻……種種不滿掩藏在妒恨之下,巴不得那些有錢人一夜破產,然后又渴望自己能夠一夜暴富的心理其實都是一樣的。這就是人性!
“天價菜花”之所以能夠引發“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輿情導向,正是別有用心者掐中了人性的弱點,利用大眾仇富心理而導致幸存者偏差思維的結果�!罢塘x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辈贿^是一句俗語,事實上受過高等教育讀過書的群體,在個人素質和處事方式上是具有相對優勢的,“屠狗之輩”由于自身環境的局限,“負心”的概率是高于“讀書人”的。然而常規的事例并不能博人眼球,個例才更值得拿來作為談資,才能達到嘩眾取寵的目的�!罢塘x的讀書人”都是應該的,沒有什么值得夸贊,“負心的讀書人”倒是一個勁爆的話題不是嗎?
“新樂超市厲害,獨家保供賺的錢都數不過來了�!薄袄盍崾侨珖鴦谀S斜尘�,資本壟斷一手遮天。”各種負面言論之下,我們判斷真實性的依據,僅僅來自一顆菜花,卻沒有去思考造成這一現象的背后原因,和策劃這一事件的群體是出于什么樣的動機。這種認知已經嚴重偏離了論證的正確方向,那么所謂的觀點本身就不具有科學性了。在這件事中充當了傳播者的人們,絕大多數不過是盲目跟風而已,用心險惡的始作俑者那才是真的處心積慮。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這句話在新冠病毒肆虐人間的這兩年中,成為激勵無數人傳播正能量,互相鼓勵、萬眾同心抗疫的經典語句。意思是說為眾人抱柴取暖者,在溫暖大家的同時,不能反讓他凍死。深層次的精神內涵則指在享受恩惠時,也要對施恩之人報以感恩之心,并且在別人遭遇凍餓之時,也要施以同樣的恩惠,力使這種精神傳承下去。
在一次次公共事件的背后,總有一些人為愛發電,用點燃自己的方式照亮了那齷齪的黑暗。我們以為的萬世太平,是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社會的進步絕不僅僅只靠呼喊正能量口號來實現,而是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彌補其不足和缺漏來完成的。正是有這樣的一群逆行者,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能夠有勇氣與動力在荊棘密布的人生道路上滿含希望地繼續前行。
這個世界需要正能量,更需要勇于奉獻、樂于奉獻的人。因為個人的貪欲無止境,所以正能量總是難能可貴。只有更多的人都奉獻正能量,讓正能量成為社會主流,社會才會越來越好�!澳婀舛校瑸閻郯l電”(取自著名作家陳玉福先生報告文學經典詞句)。如果這個群體還不能被社會認同,責任與擔當也能淪為千夫所指的話,那真不敢想象,當下次我們再遭遇同類事件時,還有沒有人愿意站出來,有沒有人敢于站出來替所有人負重前行了。幾年以前,全社會都在爭論的話題“扶不扶”本以為已成往事,但事實一次次打臉,從“扶不扶”延展為“敢不敢”“想不想”的今天,社會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值得商榷,國家素質教育依舊是任重道遠。
當我們蝸居在家,煩悶惶恐中刷新聞關注疫情最新進展的時候,無數抗疫英雄正在逆光而行。他們守護城市秩序安全,守護著人民的生命健康,也守護了我們餐桌豐盛,是當之無愧的時代英雄。我們贊美白衣天使,愛戴人民警察,致敬志愿者、頌揚慈善家,卻忘記了很多為抗擊疫情默默奉獻的人,比如我們自己。每一個響應政府號召克服困難堅持在家不外出的普通人,都是打贏這場特殊戰役里的無名英雄。更比如新樂這樣的服務企業,保證物資供應讓大家在封控抗疫時期后顧無憂,同樣值得我們真誠地道一句:謝謝你,感謝有你,世界更美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