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供,新樂在崗員工全部下沉車間
來源/張掖市作家提高班
作者/陳玉福,張掖市文聯名譽主席,甘肅省作家協會顧問、第六屆副主席,中國延安文藝學會副會長,蘭州文理學院駐校專家、文學教授,曾獲甘肅省委省政府最高獎突出成果榮譽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視劇金鷹獎等獎項。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宋·范仲淹
2021年的金秋十月,寒潮來的比往年早了一些。
還未立冬,第一場風雪就席卷了大西北的河西走廊。一夜之間,張掖市的氣溫驟降十幾度,大地上的翠綠一下子變成了灰白色,青翠的樹葉直接凍干在了枝頭上,灰蒙蒙的一片。突入而來的嚴寒,擋住了人們出門欣賞大美秋景的腳步。
嚴寒提前光顧也就罷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寒冷扼殺了地上的青翠,疫情如同霧霾一樣籠罩在了清朗蔚藍的天空里。首例、第二例新冠肺炎感染者確診的消息使人膽戰心驚,繼省會城市蘭州發現確診病例開始,流調方向直指河西走廊的張掖、嘉峪關等地。很快,張掖本土亦出現了確診新冠肺炎感染者。10月20日,張掖市內所有中小學校緊急停課,師生們居家進行線上教學。到23日,全省部分地區進入戰時狀態,實行封控管理。張掖這座外地人眼里的“塞外江南”及時的按下了暫停鍵,市區三十萬人民居家抗疫,大路小路一下子安靜的只剩下了隨風而動的落葉。再也不見了熙攘的人群,城市的車水馬龍也在那一刻靜止沉默了。
新冠病毒肆虐快兩年了,在過去的數百個日日夜夜里,身處大西北地區河西走廊的人們,在一次次“狼來了”的呼嘯聲里有驚無險,安然度過,還沒有經歷過真正的疫情洗禮。都以為這一次也會和以前的情況差不多,少者幾天多者幾十天時間,就能控制疫情消滅病毒。然而,任誰都沒有想到,這一次“狼”真的來了,且突如其來,來勢洶洶,不可一世。
全市封控管理以后,我驀然發現工作室的冰箱里空空如也,還沒有來得及儲備所需物資的時候,我才知道和我一樣抱有僥幸心理的人還有很多。因為,線上超市多點APP已經下不了單了。疫情來了,大家都在第一時間通過多點超市搶購物資,一股風的搶購,導致爆單。市民們一看下不了單,這就形成了恐慌。恐慌的形成,很多時候都是人為因素主導的。在多點超市下不了單時,人們似乎找到了情緒的發泄口,矛頭紛紛指向了多點商家新樂超市,謾罵與指責的聲音甚囂塵上。一開始,我也有點迷糊,感覺個別網友提的問題有一定的道理。新樂超市究竟靠什么力量,承擔起了本次張掖疫情防控期間全市人民生活物資的保供任務的呢?
經過細致的調查和采訪,深層次的原因逐步的浮出水面。新樂企業于張掖人民并不陌生。23年來,靠著超強管理理念、誠信經營和為民服務的靈活方式,從一間小賣部起步,發展到了種植基地、養殖基地、物流配送、工廠生產、超市售賣、酒店、培訓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公司,實現了從源頭生產到工廠加工,直至走上百姓餐桌。其流水線全程監管,安全、健康、綠色、環保,不但成了市民們“居家過日子”的放心好鄰居,也是張掖市乃至西北地區一流的商超品牌。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遍布張掖市五縣一區的51家新樂超市門店,包括外地的56家,共計117家超市。無論是張掖本土的超市還是外地的超市,當地的市民們都這樣說:“居家過日子,新樂好鄰居。”新樂超市幾十年的誠信經營和人性化服務,讓消費者感受到的是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的便利和溫暖。新樂的服務究竟好不好?消費者說了算,117家超市和服務的龐大市民群體是最好的詮釋。
從上述數據看,老百姓對新樂企業是放心的,對新樂人是滿意的。那么政府對這家企業怎么看呢?在政府采訪時,我提出了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為什么在疫情期間政府會選擇新樂集團公司?區上領導告訴我:新樂公司有種植、養殖基地,有物流公司,有生產、加工基地,有專業的配送隊伍和車隊,還有西北地區一流的新樂食坊。這樣一家源頭安全,集種植、養殖、制造加工、生產銷售一體化,擁有3000員工的大型集團公司,是值得我們信任的。最主要的是,新樂超市是全市唯一一家有線上銷售平臺,并且具有成熟銷售經驗的專業化公司。
由此可見,新樂被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點名承擔疫情期間的保供任務,那便都在情理之中了。新樂是張掖人民的新樂,是張掖人民的關懷和支持下成長起來的地方企業,所以疫情突發而至,新樂承擔政府指派的保供任務,責無旁貸。這一點,新樂集團從董事長李玲到上上下下的干部、員工都有著清醒的認識。
“保供就保供唄,又不是沒有保供過。”但是,這一次的保供和過去任何時期的保供是不一樣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如果說過去的保供是在和平時期的話,那么疫情期間的保供就是戰爭時期的保供。這一點,作為新樂人,他們既沒有經歷過,也沒有體驗過。可以這么說,新樂應對如此之大的疫情保供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因為時間緊急,他們一點點時間的預演都沒有。新樂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在疫情真正逼到家門口時,難免手足無措。
23日凌晨時分,張掖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下達通知,要求當日中午關停所有線下門店,指定新樂超市作為本次疫情防控的專門保供企業,必須實行“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方式進行銷售。剛剛接受了保供任務的新樂人,連夜召開公司會議安排部署保供工作。這一天,集團內部徹夜未眠,董事長李玲和公司各部門的分管干部們,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這是以前從來都沒有面對過的挑戰。保供任務還未展開,已經預想到了種種困難。為了更好、更快適應新形勢下的保供工作,李董事長第一時間主動要求市、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入駐新樂,進行現場質量、服務水平的監督指導,并向相關部門提出給予新樂兩天時間的預演期,到時公司各部門應該就能適應相關流程。
然而,敏感的人們天一亮就沖入新樂各個門店,展開了一輪大搶購,場面一度失控。直至中午全市執行封控管理命令,改為線上采購。在多點APP剛開通接單業務的瞬間,等待下單搶購的顧客就讓多點系統幾乎崩潰。更多人還在不斷刷新系統,搶單搶購,仿佛世界末日到了一樣。而此時的新樂人,則陷入了更大的焦慮和山大的壓力之中。
多點APP超負荷運載,再加上訂單太多,導致爆單,人們沒辦法下單產生怨氣,而接了單的新樂超市更是壓力山大。僅僅四十分鐘,多點的下單量激增至一萬多單,這是平常一天百余下單量的一百多倍,而受疫情影響,封控在家不能到崗的新樂員工除外,在崗員工僅有800余人。一萬多單,每單平均30種左右的菜品,其中各色貨品不一,數量不一,從生鮮食品到洗護用品,多點超市八千多個單品均有涉及。如此數量龐大的貨品,要放在疫情之外的任何時候都不成問題,因為新樂儲備充足,也因為消費者可以自行選購。但是現在,整個城市三十萬人都在居家抗疫,所需物品的分揀配送只能由新樂員工來承擔。800余人,面對每小時萬份以上的采購單,五花八門的各色商品揀選、分裝這個非常巨大的任務量,就是新樂人全員上崗也是杯水車薪。
實在沒辦法,新樂人只好暫停接單,包括董事長李玲,所有在崗的新樂人全數下沉車間,參與到了分揀工作之中。之前想要的兩天預演時間,已經不可能有了。這就像一個才入伍的新兵,還沒有來得及學會裝彈、放槍,卻突然遭到了數十倍敵人的猛攻,此時此刻,你不上戰場怎么辦?敵情就是命令,這就要求你即刻上陣沖到第一線去戰斗,在火線學習裝彈、放槍。戰場上你死我活,新樂人只得硬著頭皮沖鋒陷陣,一邊干一邊琢磨經驗。此時擺在他們面前的,不是病毒會不會感染的問題,而是如何快速、及時地把客戶所需物資送到他們手中去。
24小時兩班倒的工作制,對新樂人來說有點陌生。早就習慣了定點上下班的員工,卻沒有一個人提出質疑。
“千家萬戶市民等待著我們去送物資救火,我們面前又是干不完的工作,不加班怎么辦?”疫情過后,采訪一名普通的新樂員工,她憨厚地笑著說。理所當然的背后,新樂人秉持的只是一個簡單樸素的想法,那就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解決市民們的生活問題。為人民服務、愛崗敬業這類高大上的詞匯,她們中很多人都不會說,也說不出口來。
走近新樂,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新樂人都是一群不善言談只知埋頭苦干的人。正如有人曾經說過,一個企業的內涵素養和員工的精神面貌,往往與這個企業的領導人有著直接的關系。李玲董事長就是一個不事雕琢、不善言辭之人,她的身上透露著的那種大西北人所獨有的精神特質:隱忍、堅強、務實、樂觀,都深深影響著她的員工們。“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在采訪中李玲董事長告訴我:“如果我熊了,新樂人也走不到今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