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電商周報:京東進全球零售10強 盒馬連關5店
過去一周(2.28-3.6),電商領域發生了哪些事兒?
盒馬鄰里在北京區域的門店開始支持送貨上門業務。用戶在確認訂單時,可以選擇第二天特定的時間段配送到家,單筆訂單39元以上免運費,否則需要支付3元的配送費用。據了解,配送到家服務正式上線于3月3日,目前已在全國7個城市的1500多家自提店中全面鋪開。而在上個月,盒馬鄰里就已經在上海等城市低調試點這一服務。
3月1日,又有五家盒馬鮮生門店同時關閉,其中兩家位于南京,青島、成都、廣州各一家。這不是盒馬第一次傳出關店新聞,此前盒馬在多地都出現過關店停業的情況,給出的原因無一例外是經營策略調整。這似乎意味著,曾放言投入不設上限的盒馬不得不考慮賺錢盈利的問題了。在今年1月的內部信里,盒馬CEO侯毅就將全面盈利定為新目標。此前,阿里對旗下業務線實行了經營責任制,要求各個業務板塊要養活自己。對于閉店,早在2019年,侯毅便回應稱:“做零售業,沒人能保證成功的”。
近日,盒馬已與廣西南寧市相關單位完成項目簽約,今年,兩家盒馬門店將落戶南寧。至此,盒馬帶來的新零售服務,將延伸至我國西、南部更多的省份。截至2021年11月,盒馬已在27個城市開店。從服務版圖上來看,中國西部的重慶、四貴州、云南,南部的廣東、湖南、江西等省份,已都有盒馬進駐。只有廣西壯族自治區尚處空白。盒馬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來看,預計是在八九月份開業。”
近期,消息稱京東已經完成對德邦快遞的收購。2022年1月6日,就有傳聞稱京東物流已經收購德邦快遞,彼時德邦的回應說:消息不實。一份流傳的截圖顯示:德邦內部已經官宣了收購消息,德邦快遞董事長兼總經理崔維星將退出,京東將委派高層接手。崔維星在2月28日的早餐會宣布了此事。事實上,京東集團一直在通過并購強化其“三駕馬車”之一的物流板塊。一位京東物流人士透露,雙方在2019年前后就在接觸,但最終的結果是京東收購了跨越速運。有網友戲稱:收購完德邦后,京邦達(京東、德邦和達達)正式形成。
近日,德勤(Deloitte)發布《2022全球零售力量》報告。該報告基于2020財年(2020年7月1日起至2021年6月30日結束的財政年度)的公開數據進行排名,數據統計出全球250強零售榜單。總體來說,總部位于美國的零售商依舊主導榜單,占據十強七席,德國、中國位居其后。中國有16家企業上榜,上榜數與去年持平,且無新增企業。京東排名較去年上升四位,首次挺進十強,成為進入該榜單的首個中資企業。阿里和物美全球排名上升明顯,百聯股份與國美零售全球排名則下降明顯。
3月3日消息,據《晚點LatePost》報道,上周,美團優選、買菜和快驢三個事業部設立了統一的職能中臺,包括人力、財務和公共事務等。人力資源方面,由美團優選人力資源負責人劉東偉統籌管理;財務方面,三個事業部成立一個班委共同管理;公共事務方面,由美團副總裁任奎統一負責。據悉,2022年1月快驢關停了6個城市的服務,包括業務的起點城市石家莊;美團買菜在年初暫停了蘇州開城計劃,收縮了前置倉規模。美團優選依然是公司堅定投入的業務,內部強調2022年要 “高質量增長”。
在發改委2月18日發布《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通知十余天后,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給出了針對困難商家的幫扶舉措。3月1日晚間,美團在官方平臺發布名為《我們要為中小商戶做好這六件事》的公告,提出要“推出六項幫扶舉措”,幫助中小商戶“降本”與“增收”。隨后,餓了么宣布推出包括傭金減免、特殊歇業保護機制等商家幫扶計劃。這背后,平臺與商家積累的矛盾可能已經到了一個頂點。兩大外賣平臺最新拿出的優惠政策,既是響應號召,也是安撫商家們情緒的表態。
2月28日消息,企查查信息顯示,杭州百世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新增一則股權凍結信息,被執行人為極兔速遞有限公司,股權數額為1200萬,執行法院為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凍結期限自2022年2月23日至2025年2月22日。據悉,2021年10月29日,百世集團發公告稱,將以68億元價格將國內快遞業務轉讓給極兔速遞。未來,百世將進一步聚焦快運、供應鏈、國際核心物流業務,深耕綜合智慧供應鏈服務。據外媒報道,極兔速遞正在考慮將IPO地點從美國轉移到中國香港,預計IPO將籌集10億美元資金。
近日,橙心優選在安卓版APP市場中上線“橙掌柜”APP,蘋果AppStore暫無相關應用。據了解,這是橙心優選最新推出的零售B2B撮合平臺,目前已在河南、河北、云南、福建、廣東等地區陸續上線。截至目前,雖然滴滴方面暫未對橙心優選業務整體關停的消息做出回應,但多位橙心優選前員工透露,橙心優選社區團購的全國C端業務已于2021年12月關停,僅保留了四川部分,且商務、市場、產研崗位人員陸續被裁。在去年年底,橙心優選決定把業務重點轉向批發,孵化零售終端與批發商交易平臺——“橙批發”。如今看來可以視作“橙掌柜”的初代模型。
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網絡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以下簡稱《規定》),正確審理網絡消費糾紛案件,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經濟健康持續發展。《規定》將于2022年3月15日起施行。具體來看,一是明確虛假刷單、刷評、刷流量合同無效,斬斷網絡消費市場“黑灰產”鏈條;二是明確網絡直播營銷民事責任,引導新業態健康發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