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航母”融創入險灘 7億債務利息未支付
今年以來,關于融創債務展期一事的市場聲音層出不窮。5月12日,融創的一紙公告讓這只靴子落地。
5月12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公司4月陸續到期的4筆美元債優先票據利息,無法在相關的寬限期內進行利息償還,向債權人致歉。
資金壓力,債務違約
其中,2023年10月到期、年利率7.95%的美元債,有一筆2948萬美元的利息應在2022年4月11日到期支付,目前30日寬限期已屆滿,但融創中國仍未能支付利息。
融創中國表示,由于未在寬限期內支付應付利息,可能將導致這筆美元債的持有人要求公司立即支付本金和利息。截至目前,該筆票據未償還本金為7.42億美元,公司還未收到任何關于持有人就加速還款發出的任何通知。
另外3筆美元債到期應付利息分別為:2023年4月到期、年利率8.35%的美元債,有一筆2685萬美元的利息應在2022年4月19日到期支付;2024年10月到期、年利率6.8%的美元債,有一筆2040萬美元的利息應在2022年4月20日到期支付;2024年4月到期、年利率5.95%的美元債,有一筆2802萬美元的利息應在2022年4月26日到期支付。
上述4筆美元債到期應付利息合計約1.05億美元(約合7.13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融創表示,預期不會在上述四筆及發行的其他優先票據到期時或在相關寬限期內償付債務,合計發行規模27.42億美元,即期利息共1.047億美元。
至于如何處理,融創稱,后續,公司將尋求相關債務的整體解決方案,以更好地保護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利益。
目前,融創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融創在公告稱,進入2022年以來,集團融資情況未能得到明顯改善,疊加國際評級機構對公司的投資評級進行了下調,導致集團為應對3月份及第二季度流動性需求所積極推動的包括資產處置、專項融資等多種資金方案均難以落地。
同時,今年3月份以來,集團重點布局的核心一二線城市的銷售受疫情影響嚴重,3、4月合同銷售金額同比大幅下降約65%,使得集團現階段面臨著更大的流動性壓力。
尋找“白騎士”
面對資金壓力,融創稱公司將繼續采用促進銷售回款、處置資產、尋求債務展期及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方式解決當前流動性問題。
誰能想到,號稱“白騎士”的孫宏斌,要尋找他的“白騎士”。
資產出售是當下“回血”的方式之一。今年以來,融創已經出售了幾個項目,其中不乏核心資產。包括將武漢項目出售給當地城投集團、退出了與廈門國貿合作的廣州增城國貿融創學府壹號項目等等。
5月10日,有市場消息稱融創中國在和幾名潛在買家洽談出售位于深圳的冰雪文旅城項目51%股權的事項。
對此,融創回應觀點新媒體稱,有在洽談出售深圳冰雪文旅城51%股權,不過還在磋商中,關于洽談對象以及進展程度,現在還沒有確切的消息可以公開,等到洽談落定之后可以看到股權變更。
目前,融創中國也因未能如期發布2021年財報,處于停牌中。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