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關店!瘋狂割韭菜的明星餐飲要“涼了”?
“疫情加速了明星餐飲的集體退潮!”
陳赫的賢合莊鹵味火鍋店出現大面積關店,關曉彤的奶茶店、鄭愷的火鍋店也在相繼出現加盟商拉橫幅維權的“丑聞”。
因為“翻車”的基本都是當紅的人氣明星,輿論影響力相對較大,所以業內直呼“明星餐飲正在集體退潮”。
此前,職餐網早就報道過,當下的明星餐飲已經進階到“明星+組合營銷+成熟餐飲操盤”的新模式,背后是一場圈住加盟商的“割韭菜游戲”。
如今,隨著明星餐廳接二連三“出事”,這一新模式或將難以為繼,這場“圈錢”游戲或許也要走到了盡頭。
大面積關店、陷加盟糾紛……明星餐飲開始走向“一地雞毛”
近兩年,餐飲市場涌入了一大批明星,陳赫的賢合莊鹵味火鍋、孫藝洲的灶門坎鹵味燒烤、黃曉明的燒江南烤肉、關曉彤的天然呆茶飲店等等。
依靠著明星效應,這些餐廳在很短的時間里,在全國快速擴張到數十、甚至數百家門店。可如今,大多數品牌都走向了“一地雞毛”。
1、現象一:維權事件頻現,加盟糾紛等“負面”纏身
“開業時熱熱鬧鬧,風光無限,沒多久便門庭冷落,負面纏身。”這句話儼然成了當下大部分明星餐廳的真實寫照。
幾天前,賢合莊的多位加盟商,集體趕赴品牌總部所在地成都維權。加盟商們統一著裝,紅色T恤上印著白字“賢某莊加盟商 全國守法維權”,正中是一個大大的“慘”或“坑”字,維權現場還不止一次爆發肢體沖突,場面一度快要失控;上個月,關曉彤的天然呆奶茶店被加盟商告上法庭,而早在2021年8月,天然呆就曾因特許經營合同糾紛被起訴立案。當時就有不少加盟商在網絡平臺爆料稱,天然呆公司不給其開發票、沒有商業特許經營許可證;
鄭愷旗下的火鍋品牌火鳳祥,開業一年多時間里接二連三陷入“丑聞”中,先是首店一開業就涉嫌“像素級”抄襲,被知名火鍋品牌發千字長文控訴,接著又因為黃喉發臭、鵝腸有屎等食安問題,門店被停業整頓。去年底還被曝投資人拉橫幅維權,內容直指“火鳳祥掌柜鄭愷割韭菜詐騙,投資人血本無歸!”……
各種“負面消息”不僅讓這些明星餐飲品牌人氣驟降,也讓明星本人的名譽受到損害,這場圈住加盟商的“割韭菜”游戲漸漸沒了往日的輕松。
2、現象二:從火爆到收縮,明星餐廳開始大面積關店
除了深陷加盟商糾紛等“丑聞”當中,新模式下的明星餐飲還開始了大面積關店,有些甚至已經到了徹底倒閉的地步。
陳赫賢合莊自2019年起迅速擴張,僅用1年半時間就將加盟門店開到了全國,在2021年時的門店數量超過了800家。
然而,從2020年下半年起就接連傳出倒閉的消息。據餐寶典統計,截至2022年4月22日,賢合莊在全國各地已經關店超270家,關店比例超過三分之一。
鄭愷的火鳳祥全國首家旗艦店自2020年7月份開出首店,之后僅僅一年時間在全國開出199家門店,最火爆的時候門店就餐往往需等位兩個小時以上。如今門店熱度遠不及當初,人流驟降,門店數量也只剩100出頭。
此外,孫藝洲的“灶門坎鹵味燒烤”也開始關店、Angelababy開的“斗鎏火鍋”在成都的兩家門店在社交平臺上都已顯示歇業關停……
“明星+組合營銷+成熟餐飲操盤”,未來將難以為繼!
許多人認為明星餐飲要“退潮”了,其實也不準確。
明星餐飲目前分為三種模式,第一種是明星代言餐飲品牌,第二種是明星做直營餐廳,第三種就是通過“明星+組合營銷+成熟餐飲操盤”模式收割加盟商的。
前兩種模式不會消失,如今,“退潮”的只是第三種,特指那些一線明星深度參與、利用加盟費和供應鏈瘋狂“收割”加盟商的新模式的“退潮”。
為什么“明星+組合營銷+成熟餐飲操盤”的新模式會在此時開始“退潮”呢?
1、承擔不了負面帶來的后果,已入局的明星們紛紛解套
對于明星而言,開餐廳雖然只是自己的一個副業,但是一旦出現加盟商糾紛等問題,依然會損害到自己的聲譽。
因為大部分的創業者最初都是沖著明星的名氣才選擇加盟的,一旦出現問題,他們找品牌方無果就會直接去找明星本人“討公道”。
就像加盟關曉彤的天然呆茶飲品牌的加盟商所說:“我其實就想找天然呆公司討要個說法,但天然呆一直不回應,那我只能找關曉彤了。畢竟我簽合同時,關曉彤是天然呆奶茶的聯合創始人。”
有的甚至在維權現場一遍遍高喊“XX還我血汗錢!”,直接將明星的名字印在T恤或者條幅上高調維權,或者跑到明星微博下面謾罵。明星們都是愛惜自己羽毛的,見到這種負面,幾乎都會選擇第一時間將自己“摘”干凈,以求自保。
就像火鳳祥被曝投資人拉橫幅維權時,幾乎同一時間,火鳳祥品牌所屬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明星鄭愷名下公司退出股東行列,這表示,鄭愷正逐漸與火鳳祥撇清關系。
2、被負面影響勸退,未入局的明星們未來也不敢輕易加入
當深陷加盟糾紛的明星千方百計想要從中解套時,原本在局外持觀望態度的那些明星見狀,也就不敢再入局了。
一方面,一線明星原本就少,被負面勸退之后,再想蹚“收割加盟商”這趟渾水的一線明星就會變得更少。
因為相比于那些無戲可演、確實需要通過餐飲這一“副業”去撈錢的十八線明星,一線明星們重心還是在演戲,一旦被加盟糾紛的丑聞纏上,很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演藝事業。
對于明星們而言,每一次為自己站臺,都是一次公眾形象的損耗,一次次地套用自己的商業價值,終有破壞形象的風險。
另一方面,“明星效應+組合營銷+成熟餐飲操盤”的新模式,原本賺的就是加盟費以及供應鏈的錢,而餐飲業只要做加盟就難免產生糾紛。加盟商不賺錢會找上門,前期賺錢后期不賺錢也會找上門,所以許多餐飲老板都不敢輕易嘗試加盟模式,更別說明星了。
3、疫情加速了“退潮”,加盟商門店盈利越來越困難
疫情之下,餐飲企業一片哀嚎,關店的關店,倒閉的倒閉,昔日的火鍋巨頭海底撈陷入虧損,市值蒸發2000億,股價腰斬。呷哺呷哺關店200家,還開設子品牌,意圖在細分市場占據更多的份額……
餐飲本就具有周期性,基本三五年就會換一波,而加盟店的倒閉率更快,生命周期更短。在疫情的影響下,行業整體低迷,各種問題也更容易也更早地暴露出來,“退潮期”也就加速來臨。
“明星效應+組合營銷+成熟餐飲操盤”新模式一開始之所以很火熱,是因為明星流量“站臺”,通過“打榜+明星朋友圈+網紅 ”組合營銷造勢,加上專業餐飲團隊背后操盤,營造了一場快速發財致富的“幻象”。
但如今越來越多的明星餐廳走向“一地雞毛”,“幻象”逐漸散去,原本已經付出高昂加盟費的加盟商們,受疫情影響開店又賺不到錢,就很容易和品牌方產生矛盾。
職業餐飲網總結:
此次“明星餐飲退潮”,歸根結底是“明星+組合營銷+成熟餐飲操盤”新模式的“退潮”。
明星開的餐飲店也許會前赴后繼地倒閉,但明星開的餐飲店常在,想要開餐飲店的明星常在。
畢竟,當下正處于影視寒冬,明星們無戲可接,只好尋找其他的“副業”。而餐飲門檻低、易參與,看到周邊有人通過收割加盟商賺得盆滿缽滿,明星們自然而然也會想參與進來。
只是如今正值疫情,這場明星入股、成熟餐飲在背后運作的“圈錢”游戲或許就要玩不動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