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伙伴暨開發者大會2022”圓滿落幕
以“因聚而生 為你所能”為主題的“華為伙伴暨開發者大會2022”,于6月15日-16日以線上直播+線下90多個分會場聯動的形式盛大召開。
除了精彩的主題演講,還包括30+場分論壇和40+個專場,全面覆蓋ICT相關產業、行業和技術,其中就有“智慧物流與零售數字化發展”論壇。
新零售趨勢下,消費者體驗成為中心,數字化成為零售企業應對變化和挑戰的重要手段。在雙碳戰略牽引下,建設智能、綠色的零售門店和商業綜合體的同時,如何獲取、整合、分析各業務環節的數據,進行數據經營成為重中之重。積極打造線下線上一體化的全渠道運營是新零售時代的必然之選。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秘書長楊青松分享了在零售購百未來發展方向上,一是調改升級應該涉及服務、場景、供應鏈、數字化變革等各方面;二是將工具變為能力,從重投入到輕運營;三是百貨業加大拓展自采自營,開發自有品牌;四是用技術賦能,改善購物環境,引入體驗元素,完善業務流程,以提升體驗。
在數字化技術中,云不只是一個產品或服務,更是將復雜的技術變為易于使用的、服務的商業模式。
華為中國政企大企業華為云解決方案部部長王維維表示,華為云目標是深耕數字化,一切皆服務。①基礎設施即服務,讓客戶、開發者、生態伙伴共同享受全球一張網的一致體驗。②技術即服務能力,可以共享華為30年來在ICT領域的技術積累,通過云服務方式直接為物流行業各類客戶和伙伴調用,大大簡化業務創新的難度,加快創新速度。③經驗即服務,華為攜手伙伴將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經驗和優秀實踐,沉淀成數字資產放到華為云上,構建行業應用平臺和流程平臺,幫助更多的行業客戶擁抱數字化轉型,加速成長。
基于制造企業和終端零售企業雙重身份和多年實踐積累,華為提出“1頂”“1底”“雙中臺”服務N場景的零售解決方案全景圖,通過提供“咨詢服務規劃”、“數字化轉型”、“數據使能”和牽引“企業上云”等服務,助力零售企業提質、降本、增效。
零售商為了更好觸達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商品服務,就需要增加全方位立體化消費者觸點,而增加觸點的關鍵,就是全渠道。因此做好全渠道管理就成為零售商發展的必經之路。
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消費行業專家鐘長東介紹,金蝶云星瀚零售全渠道云解決方案基于華為云底座,為一家從事電器、通訊、數碼產品零售及批發業務的區域性龍頭連鎖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方案,拉通了渠道鏈接通路,在F-B-b-c這個鏈路實現了有效鏈接,提升了鏈接效率;賦能了整個零售全渠道的經營管理,提升了企業管理的經營管控、抗風險等關鍵能力;實現了內外共享協同,業務創新、共享、協同更加高效。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的提出,各行業減碳逐漸都提上日程。住建部進一步明確了對建筑碳排放計算的強制要求,指出公共建筑平均節能率為72%。華為中國政企大企業解決方案專家王文婷表示,零售門店在環境智慧管理上一般面臨體驗、成本、效率三大挑戰,可以通過:標準化建設實現線上運營和線下運維業務流程標準化,保障管理有“數”可依,從而提升效率和質量,降低成本;集中化運營運維,全國門店實現統一監管集中運營,各地以區域維度支撐和保障門店環控系統和設備運行;通過環控設備智能化控制,有效保障門店供暖通風、照明的客戶體驗,提升現場門店經理系統操作體驗及效率。
華為多家終端門店通過華為設施管理實現了門店環控多系統集中統一、標準化交付,建設成本可降低約78%;全國門店環控系統數據實時在線,從單門店分散運營到云上跨地域多門店、集中式運營,目前已上線2家門店運營人力成本節省約30萬/年,今年內覆蓋20家門店環控設備從傳統的自控走向智控,多AI算法加持,提升客戶環境感知體驗,同時通過空調智能調優降低門店能耗10%-15%。
物流作為保障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在數字化浪潮中不斷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如今,物流行業需要提供快速、高質、成本最優的服務,并根據不同的業務戰略和客戶需求進行定位和優化。新興技術、不斷變化的人口結構和客戶行為也給物流領域帶來了新的挑戰,物流網絡必須構建新的能力以應對眾多外部壓力,同時取得成本優勢。
對此,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供應鏈和運營咨詢總監張森林表示,數字化物流和履約能幫助企業達成戰略設計藍圖和實現卓越運營,并構建差異化能力,開啟業務競爭的新領域。安永咨詢依靠強大的跨業務線的咨詢服務能力,借助于新興科技為企業數字化物流轉型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安永攜手華為助力某全球一體化服務的國際航運公司進行數字化轉型,通過理解客戶業務戰略和對標行業實踐,針對各個業務場景深入分析和了解,拉通各業務流程間的斷點和數據孤島,挖掘業務新模式和營收新來源,利用華為的數據底座,規劃建設統一的數字平臺,形成可視化、一體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國際航運供應鏈服務能力。
在物流運輸領域,“降本增效”的訴求與“長鏈條、多角色、流程非標化”的行業特點既沖突、又“成就”。
北京中交興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文宇介紹,他們建立了領先的物流科技與服務平臺,如建立北斗一體化智慧物流,對車、貨、路在途可視化運輸管理,對全流程自動采集和分析;基于GIS、IOT,“車、貨、站”管+配,提升廠內物流效率,廠內車輛運行平均時耗從180分鐘降低至100分鐘,司機不下車計量節約用時約1分鐘、全年計量時間節約5萬小時以上;運用數字化+產業化能力打造網絡貨運,為3000余家企業提供在途運輸管理服務;賦能保險科技,促進貨車保險健康發展。中交興路與華為云共同推出數字化廠區業務協同平臺解決方案,已上線華為云嚴選商城,具有智能排號、深度地圖繪測、便捷接入、網絡化管理、安全賦能、園區清潔自證、廠內分段導航、廠內和廠外車輛管理九大功能。
在供應鏈管理服務領域,在供應鏈管理服務領域,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聯網專委會秘書長呂忠分享,數字化供應鏈的發展趨勢呈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其基礎設施建設中最不可忽視的環節是倉儲數字化建設,由國家發改委指導中物聯牽頭組織的《大宗貨物電子倉單》行業標準已于2021年5月發布,《數字化倉庫基本要求》《數字化倉庫評估規范》兩項行業標準預計于今年7月發布。
未來將有越來越多數字化倉庫企業出現,同時數字供應鏈發展也將呈現多平臺協同化趨勢,企業將圍繞網絡云倉平臺、網絡運輸平臺、電子商務平臺、在線配送平臺、在線報關平臺、在線商檢平臺、在線加工平臺、在線包裝平臺、在線支付平臺、在線結算平臺、在線發票平臺、在線融資平臺,12大類平臺數據協同,賦能數字化倉庫,提成倉儲增值服務能力水平。
未來的企業是“平臺+服務”模式,企業要做好數字化轉型,不僅需要有一個強大的數字平臺,還需要技術及行業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只有集眾智、聚眾力,才能共同跨越行業和技術之間的裂谷,成就企業面向未來的高質量競爭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