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侯毅:誰說農產品只能以土土的形象示人?
日前,盒馬新研發的一款“糖炒栗子老棒冰”在各大門店銷售火爆。據悉,這款產品連續11天日均銷售漲幅在30%左右,是盒馬眾多雪糕類商品中漲勢最猛的。
這款商品中的板栗,均來自于中國板栗種植第一縣——河北省青龍縣。以往只能在冬季吃到的板栗,在經過商業形態不斷創新之后,一躍成為消費者在夏季的心頭好。而板栗的消費場景也由冬季做到夏季“平權”。
對此,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發文稱,中國地大物博,有許許多多并不廣為人知的農產品。誰說農產品只能以土土的形象示人?
他舉例說道,原來受物流掣肘,只能吃上杏干、西梅干,現在來自新疆的新鮮小白杏、吊干杏、西梅,已經越來越常見。并且除了賣鮮果,盒馬也在嘗試把它們改造成各種新奇好貨。
實際上,糖炒栗子老棒冰誕生背后,來源于一場洽談會上的“靈光一閃”。
去年9月底,河北省青龍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德龍、阿里巴巴駐縣鄉村振興特派員劉琳等一行來到盒馬,對接洽談青龍農特產品的入駐事宜。
而在當天試吃了縣領導們帶來的冰栗之后,帶給侯毅的感受是:“口感讓人驚艷”。
經過仔細思考和研判后,侯毅認為,凍板栗口感綿密,做成棒冰應該也別有風味,這樣既能讓板栗在夏天也能熱銷,還能用新的商品形態給青龍縣板栗帶來更高的附加值。
于是在今年6月,盒馬的糖炒栗子老棒冰上市了。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雪糕為什么越來越貴”“不認識的雪糕不要拿”等話題引發行業熱議。
近些年不少品牌通過在營銷方面的高投入實現了“出圈”。但也有不少品牌通過虛假宣傳,頂流代言等方式來收割消費者“智商稅”。
不過,回歸商業本質,雪糕作為食品,最核心的功能是“吃”,只有產品質量過硬,才能真正留住消費者。沒有產品力支撐,只靠營銷取勝,把雪糕打造成普通消費者“吃不起”“吃不動”的商品,最終可能會受到市場反噬。
在侯毅看來,消費升級需要好商品和創新。如今,冰激凌已經是網紅創新的一個大賽道。盒馬今年在冰淇淋方面也做了許多創新,銷售表現也十分不錯。
據悉,盒馬糖炒栗子老棒冰定價為5.9元,盡管平價,仍用足了好料:板栗含量超過20%。為追求口感,均勻融入的板栗丁在6到8毫米之間。
侯毅稱,為追求口感,商品研發期間也是經過反復的調試和產品打磨。“粒大了吃的時候舒適度不好,過小了,又感受不到栗子的味道”。
相關數據顯示,青龍滿族自治縣位于河北省東北部,其地形、氣候特征、地質中的微量元素,都很適合板栗生長。截至2021年底,青龍縣板栗種植總面積達100萬畝,在全國各縣區中居第一位。
侯毅稱,今年青龍縣預計給盒馬輸送1500噸栗子,是去年的3倍。秋冬吃花花栗子,春夏吃糖炒栗子老棒冰和即食冰栗,在盒馬,青龍板栗一年四季都能找到銷路。
除了周村燒餅、青龍板栗,盒馬還將深挖各地優質農產品,通過產品創新,為商品帶來新價值。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