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主播賣假大牌化妝品被判刑
近日,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直播間銷售假冒國際大牌化妝品案件詳情,主播及客服3人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均被判刑。
據了解,近兩年多起在直播間與網店賣假大牌的案件,主犯及從犯都被判刑,這些案件既反映出造假手段的變化多樣,同時對售假行為依法從重處置,也說明直播行業蒙眼賺大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賣假大牌化妝品,3人被判刑
據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披露的案件詳情,去年8月開始,被告人周某先后租賃廣州市白云區某房,作為直播場所和倉儲場地,從某平臺購進假冒的化妝品,并通過另一個平臺以直播帶貨的方式進行銷售。
▍截自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
隨即2021年12月,公安人員查獲上址,當場抓獲三名被告人,并現場查獲帶有“CHANEL”“SK-II”“GIVENCHY”“Dior”等注冊商標的精華液、面霜、香水等化妝品和使用說明標簽、防偽標簽等,以及其他作案工具。經注冊商標權利人確認,上述查扣的化妝品均為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經核算,共計價值78385.30元。
在整個案件中,除周某外,被告人劉某(被告人周某的女朋友)以及翁某也因為參與其中被抓。劉某在明知銷售的化妝品為假冒的情況下,仍協助周某進行直播銷售;而被告人翁某負責客服和售后工作。
法院經核算,截至被抓獲前,被告人周某、劉某已銷售上述假冒品牌化妝品共計345290.30元,被告人翁某參與銷售上述假冒品牌化妝品共計91188.20元。
經審理,在法院綜合考慮被告人量刑情節后,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分別判處被告人周某等有期徒刑八個月至三年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至十萬元不等,同時追繳違法所得及沒收假冒注冊商標的化妝品、作案工具等一批。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多起直播售假案已判
從2016年至今,直播電商走過6個年頭,如今仍處在風口之上。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超1.2萬億元,年增長率為197.0%,預計2023年直播電商規模將超過4.9萬億元。
在直播電商一路高歌猛進的過程中,通過電商直播售假的案件并不在少數。在線上,諸多耳熟能詳的國內外知名品牌,都可以以極低價格購買,又或者與正品價格相當,但實際是假冒產品。
今年2月,廣東省中山市第一市區人民檢察院也公開了一起案件,起訴書顯示,主犯聶帥伙同王某博、王某、張某、梁某菲四人,在直播平臺上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雅詩蘭黛”“海藍之謎”“歐萊雅”等化妝品,共銷售數百萬元,被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再將時間拉長一些,銷售假冒奢侈品服飾箱包同樣泛濫。去年6月29日,曾有主播前一刻還在直播間為粉絲試裝,下一刻就被警方抓捕。最終主播及其團隊因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同時與主播合作的5家商家也均被查處。
結合多起案件可以看到,不僅是主犯,客服售后等人員,也難逃一劫。此外,為假冒偽劣商品提供倉儲、保管等服務,也將涉嫌犯罪。如今年2月,汕頭市潮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汕頭潮南一處平房厝查獲319萬元的假冒國際化妝品,目前警方已立案偵查。
明知道是假貨,卻還是選擇鋌而走險,既有利益驅使,同時也是利用了線上渠道的機制漏洞。
某杭州化妝品品牌方表示,知假售假在直播平臺比較嚴重。首先,這些平臺在產品審核機制上存在一些缺失。一般而言,產品審核流程需要提供很多文件,但文件的真偽,平臺無法甄別,這就給了知假售假的人可趁之機。
“另外,有些直播團隊在選品時不具備辨別真偽的能力。在選品時,主要是基于熟人介紹,或者基于產品背后公司的背景,來做一些非理性判斷,這也導致了直播間假貨泛濫。”
鮮即創始人羅云也表示,“除了一些黑心商家、主播,主觀上希望通過售假,獲得更高的收益。由于直播團隊的選品、供應鏈能力不足,審核、管理不嚴,也可能讓一些假貨有機可乘�!�
勾兌正品/仿配方,造假防不勝防
從多起制假售假案件還能看出,如今的造假手段是五花八門。最簡單粗暴的,購買低劣原料、包材、設備,在簡陋的民房、地下工廠等場所,自行加工灌裝,成本不到兩三元,售價卻翻了幾十倍。
第二種是,通過購買大牌化妝品空瓶、正品化妝品等,再將正品化妝品進行稀釋后灌裝到空瓶中,通過網店進行銷售。
▍截自揚州市廣陵區人民法院公眾號
再有,部分不法分子為了讓“贗品”以假亂真,甚至花重金研制配方,假冒化妝品不僅外包裝與正品幾乎一樣,甚至連氣味、顏色、質地與正品無異。
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有力打擊知識產權領域內的犯罪活動,凈化市場環境、維護合法有序的市場秩序,是我國有關部門的重要任務。
“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快速建立,對不良商家和主播們有很大的震懾作用�!绷_云直言。他進一步表示,“區別于傳統行業,互聯網相關交易是有記錄的,網頁快照、視頻回放都將是監管部門采信的證據。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懂法,越來越有能力分辨真假產品,在法律的保護下,不良商家、主播們將無處藏身�!�
無疑,電商與直播帶貨前景廣闊,化妝品也是朝陽行業,主播、商家和平臺各自承擔起責任,知法守法,共同維護直播帶貨的生態,才能一同分享紅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