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蔦屋湖南首店的INPark,讓我看到了長沙非標商業的可能性
每一座城市,都應該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非標商業。
非標商業往往城市人文特色鮮明,品牌組合個性突出,是城市的青年磁場,也是一座城市的商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創新產物。
目前國內代表性的非標商業,主要集中在上海、廣州、成都、杭州等高線城市,整體較為稀缺。
今年,我們驚喜地發現,向來以「煙火氣」聞名的長沙迎來一座以濱湖市政公園為更新對象的策展型文創商業-大漢友阿INPark(以下簡稱INPark)。
前不久,尚未開業的INPark官宣了3大入駐品牌,其中包含「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TSUTAYA BOOKSTORE|蔦屋書店湖南首店,以及兩家長沙本地極具代表性的品牌門店-滑板和街頭潮流品牌集成店WOLLUP、本土老字號音樂現場46LIVEHOUSE。
3個品牌門店能級之高、代表性之強,激發了我對INPark的探索興趣。
經過深度走訪,我認為INPark很可能成為代表長沙城市人文精神的全新商業地標。在INPark身上,我看到了長沙非標商業的可能性。
01. 長沙不止是最大公約數
還是中國城市的「理想模型」
茶顏悅色、奈雪的茶、小紅書等品牌的投資人,天圖投資合伙人潘攀曾形容長沙為「中國城市發展里的最大公約數」。
所謂「最大公約數」,是指長沙具備了中國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典型特征,比如城鎮人口比重持續上升,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迅速崛起。
在我看來,更準確地說,長沙是中國城市的「理想模型」:經濟快速發展引發城市面貌持續煥新,房價保持在合理區間,居民消費旺盛,幸福指數高。
2020年,長沙人口破千萬,與青島、西安一同躋身中國GDP破萬億、人口超千萬的「雙料王」城市之列。
2021年,長沙GDP同比增長7.5%,達到13,270億元,位居省會城市第六位;全年人口凈增17.85萬,排名全國第六。
盡管城市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但得益于嚴格的調控政策,長沙房價在15個新一線城市中最低。據樂居買房8月10日最新數據,長沙本月新房價格為11,565元/m2。
長沙的低房價,一方面釋放了城市消費活力,另一方面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
據官方數據,排名新一線城市榜單第10位的長沙,202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2,145元,高于榜首成都(202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2,633元)。
且長沙消費活躍,2021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41,324元,占可支配收入的66.5%。
從更加宏觀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看,2021年度長沙同比增長14.4%,達到5,111.57億元。
旺盛的消費活力,甚至催生了茶顏悅色、文和友、三頓半、虎頭局渣打餅行、墨茉點心局、費大廚辣椒炒肉等走向全國、引領消費潮流的「長沙制造」品牌。
長沙品牌走出去的同時,越來越多年輕人走進長沙。
6月29日,小紅書攜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DT財經發布《蹲個城市:年輕人選擇城市新需求洞察報告》,長沙位列「宜居城市」榜首,力壓成都。
據第一財經相關報道,在過去10年,長沙是國內僅有的8座人口增長超300萬的城市之一。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星城長沙都將是中國的「理想之城」。
*圖據網絡
02. 距五一廣場3公里
星城全新「非標」公園策展型商業
長沙持續增長的經濟總量、人口規模,以及旺盛的居民消費需求,吸引了一線商業地產運營商的關注,近年來陸續有重量級項目入市,推動城市商業發展。
2018年,九龍倉華中首個項目長沙IFS開業,刷新了集團單個項目的投資金額、樓高、商業面積等多項紀錄。
場內約400個品牌,包括Hermès愛馬仕等近120家重量級湖南首店,極大地提升了城市商業能級。
2021年,龍湖長沙洋湖天街(長沙首座)、長沙薈聚(宜家母公司英格卡在中國的首個薈聚綜合體)、長沙北辰三角洲大悅城(長沙首座)相繼開業。
三大購物中心分布在北辰三角洲和洋湖兩個片區,在為星城消費者帶來更豐富品牌選擇、更好購物體驗的同時,也推動了長沙從五一商圈單核向多商圈格局演變。
2022年,定位「藝文生活策源地」的INPark接棒長沙IFS、三大購物中心,為長沙帶來全新「非標」公園策展型商業。
*INPark區位示意圖
INPark背后操盤團隊是跨地區、跨行業的中國企業500強大漢集團旗下百悅商業,以及深耕湖南商業、旗下門店營業面積超100萬方的全國零售百強友阿股份。
這樣的組合,堪稱「夢幻」。既可天馬行空、不落窠臼,又可依托行業積淀和操盤經驗將想法落地。
*INPark效果圖
INPark,顧名思義「在公園」。「公園」是指距五一廣場直線距離3公里的三級景區「長沙西湖文化園」(以下簡稱西湖文化園)。
西湖文化園隸屬岳麓山風景區八大景區之一的咸嘉湖景區,總面積2220.8畝,湖面面積1,087畝,園內有11個景點,是市區為數不多的大型公園。
文化園與地鐵二號線「西湖公園站」接駁,且南臨城市主干道「楓林路」,是連接河西與河東的必經之路。
西湖文化園內除了有大片草地可供休憩或露營外,還擁有長沙為數不多的皮劃艇基地,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體驗,是「城市微度假」的首選之地。
*長沙西湖文化園風光
INPark的主建筑師魏春雨先生根據西湖文化公園的自然風光,提出「城市藝術浮島」的理念,將商業與自然生態有機結合,品牌態度與生活熱愛在此碰撞,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藝術、文化、社交及生活場景。
*魏春雨先生入選了「2020-2022年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RIBA)中國百位建筑師」,長沙新地標「謝子龍影像藝術館」亦出自先生之手。
*INPark Talk VOL.1魏春雨老師專訪
在設計上,INPark受「水滴入水」過程啟發,使用輕柔、浪漫的建筑語言,將建筑融入自然生態,打造出靜謐、生態、自然、親水的開放式商業空間。
項目分上下兩層,一層擁有近400米的沿湖展面,為主要經營空間。二層與地面連通,起到公共空間的作用。一二層之間以直梯和扶梯連接。
*INPark設計手稿
無論從區域位置、交通條件,還是建筑風格來看,INPark展現出的整體面貌,都堪稱高水準。而5萬方的體量,則意味著INPark將會呈現出更豐富的內容,以及更多可能性。
03. 以策展思維做商業
是生活場景更是城市地標
有意思的是,操盤團隊的目標并非只是打造生活場景,而是志在將INPark塑造為城市地標。
所謂「城市地標」,至少有兩層含義。一是代表性,二是公共性。
代表性對應案名中「IN」所包含的前沿、流行屬性,項目圍繞「藝文生活策源地」定位,引入長沙及國內標志性品牌,兼具「本土氣質」及「前沿風尚」;
公共性對應案名中的「Park」,項目與長沙西湖文化園的自然生態有機融合,是可供游逛、休憩的公共空間的一部分;
*INPark效果圖
愿景雖好,但如何落地?INPark給出的答案是打造策展型商業。
內容層面,以書店、小劇場、品牌集合店、美妝生活館、livehouse、早C晚A、輕商務餐等生活方式型業態為主。INPark此前官宣的3大入駐品牌,代表性極強:
TSUTAYA BOOKSTORE|蔦屋書店(湖南首店)——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目前國內僅有5家門店,在年輕一代中具有強大號召力;
46LIVEHOUSE——成立于2006年的長沙最早的LIVEHOUSE,每年舉辦200+場演出,素有「長沙現場音樂圣地」之稱;
滑板品牌先鋒代表WOLLUP——由曾擔任湖南省滑板隊教練的「湖南滑板教父」潘喜創建,已經營14年,在湖南滑板圈內擁有廣泛影響力。
除了開設全新門店,WOLLUP還將與INPark合作,在二層公共空間打造滑板公園,為滑板愛好者提供高水準場地。
空間層面,依托開放性公共空間的優勢,樓體轉角、白墻、電梯間等空間均可成為展覽空間,將不定期根據主題更新藝術作品、互動裝置。
*INPark效果圖
寫到這里,我已能明確感受到定位「藝文生活策源地」的INPark的「打法」——
01-引入國內熱門品牌首店,為長沙帶來與一線城市同步的生活方式;
02-挖掘湖南/長沙代表性主理人品牌,匯聚不同的圈層文化;
03-連接「媒體藝術之都」長沙的文化、藝術資源,并與國內、國際一線藝術家合作,定期舉辦美術、攝影、雕塑、潮玩等藝術類展覽與主題文化活動。
在這過程中,INPark扮演的是「策展人」的角色,圍繞定位,引入調性匹配的品牌門店,充分利用自然生態優勢,形成代表長沙城市精神的商業地標。
而越代表長沙,越與國內一線城市接軌,越能引發最大范圍共鳴——INPark很可能與超級地標「橘子洲」、五一廣場一道,成為長沙的「金三角」。
也許有人會擔心,從長沙的商業現狀來看,INPark的定位和愿景略顯「超前」,是否真的可行。
且不說國內已有如INPark般以優質場景、內容和藝術體驗為核心的「非標商業」的成功案例,年輕一代對策展型商業、公園商業的熱情有目共睹;
也不論長沙旅游熱度極高,據官方數據2021年長沙共接待國內外游客達1.82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926.44億元,而長沙西湖文化園本已是熱門景點。
單就INPark所在的岳麓區,就足以為其帶來源源不斷的高質素客流。
岳麓區在經濟、教育文化、人口、旅游等板塊領跑長沙,2021年位列中國百強區第59位,是長沙轉型創新發展的「西引擎」、「西高地」。
岳麓山大學科技城匯聚了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57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0余名「兩院院士」、10余萬科創人員。
更何況,INPark周邊3公里覆蓋數十棟寫字樓、上萬商務客群,品質住宅小區約300個、常住人口近100萬,消費需求旺盛。
不論從宏觀的商業地產發展趨勢,中觀的長沙城市經濟、人口、消費活力,還是微觀視角項目所處的區域位置來看,INPark幾乎是「天時地利人和」,順勢而生。
04. 非標商業不止多一種選擇
更是城市商業走向成熟的標志
商業地產經歷了傳統百貨時代、購物中心時代,到如今的新型百貨、購物中心、街區商業、非標商業并存時期,其背后的關鍵推動力是消費者對于場景、體驗需求的不斷提升。
非標商業的「非標」是指項目不受限于空間、體量和區位,呈現出鮮明的靈活性、獨特性和創新性。
相較傳統商業,非標商業的魅力在于「常去常新」,往往能夠吸引年輕一代消費者,成為其碰撞思維、交流想法的場所,無限的可能就在這些地方生發出來。
而年輕人的聚集,也使得非標商業成為城市消費的風向標,以及品牌了解當地消費市場的重要切口。
TSUTAYA BOOKSTORE|蔦屋書店湖南首店已確認落地INPark,很大程度是因為看好項目的非標屬性以及得天獨厚的區域位置。
而全國性和地方性的高能級品牌的引入,又將使得非標商業成為城市商業的一股重要力量,推動城市商業進一步向多中心格局演變。
就INPark而言,因其與五一商圈距離相近、形態差異互補,可視為五一商圈的延展。而隨著周邊商業的逐漸成熟,INPark又將成為新商圈的重要力量。
*INPark效果圖
7月2日,INPark聯合當地優質品牌團隊舉辦了主題為《未來公式:城市形態與生活方式》的城市分享會,從公園生態商業到BDO到城市文化再到可玩型城市,探討城市的未來。
*INPark Moment·聲場《未來公式:城市形態與生活方式》主題城市分享會
「城市未來」是個大命題,城市商業格局的改變也不是一觸而就的。
但INPark是少見的「現實理想主義者」,懷抱打造一座承載長沙城市精神的商業地標的「理想」,以腳踏實地的「現實」態度、老道的商業運營經驗將其落地。
而一座能夠為充滿創造力的年輕一代提供舒適場景和豐富體驗的現代化商業地產項目,又必將成為星星之火,最終推動城市商業駛向更寬廣的天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