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外賣訂單不斷,即時零售助推昆明花市持續升溫
“半個中國的人都到了昆明”,今年暑期,在全國多地持續高溫的情況下,昆明的涼爽格外出圈。據統計,上半年,昆明市接待游客達1.28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489億元。隨著暑期出行的熱潮,預計今年下半年,昆明市相關數據還將實現進一步增長。
除了氣候和美景,孕育于得天獨厚自然環境下的各類鮮花,也是游客們在昆明不可或缺的消費品。斗南花市論斤稱、小販遍布街頭隨手可買,鮮花眼花繚亂得讓游客挑不過來。而在外賣平臺上,消費者線上下單、即買即送,讓實體花店外賣訂單不斷,昆明迎來鮮花消費的持續回暖。
便宜的價格、豐富的供給,無論是長期居住還是出行旅游,昆明都能輕松實現“鮮花自由”。鮮花,不僅為消費者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與喜悅,也讓昆明“世界春城花都”的名片散發出更多獨特魅力。
逛花市游花都,“斗南花市”搜索量增長107%
昆明斗南花市,是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在全國80多個大中城市中占據70%的市場份額,每天上市117個大類、1600多個品種的鮮切花。
今年7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昆明斗南花市憑借其豐富的夜間文化與多彩的文旅項目,成為云南省5個入選項目之一,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
玫瑰花、康乃馨、洋甘菊、向日葵、滿天星等各種鮮花擺滿市場,專程來逛花市的游客絡繹不絕,戴著手編花環、抱著大束鮮花的游客隨處可見。
斗南花市的火爆,在線上平臺有直觀體現。零售平臺美團的數據顯示,7月以來,昆明“斗南花市”的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1%,環比6月更是增長了107%。
“10塊錢4扎,喜歡就多買點,很好養。”商戶一邊忙著打包,一邊招攬著來往的游客。一角一支的康乃馨,五角一支的玫瑰切花,便宜得讓游客感到不可思議。
▲斗南花市各種鮮花擺滿市場,專程來逛花市的游客絡繹不絕。(小新 攝)
“我們到昆明前就有計劃,要專程來逛斗南,聽說這里的花又多又便宜。”西安游客小新說,在斗南花市隨口一問,實惠的價格讓人忍不住把一扎扎都捧走,想做到“片葉不沾身”太難了。
“長這么大,從來沒見過這么多花,在這里逛了半天,感覺整個人都透著花香。”來自天津的小楊說,到了昆明就不想走了,非常羨慕在“花海”里長大的昆明人。
春城無處不飛花,來到斗南,花海中飄出昆明的“花都味”,把這一浪漫推到了極致。
花不能停,鮮花小店外賣銷量過萬單
不只是游客,一年四季需要鮮花相伴的昆明本地人,更是“花不能停”。
在國內的其他城市,鮮花消費多集中在節日、婚禮和會議場所。而在昆明,鮮花則存在于最普通的生活里,鮮花早已從“悅人”轉變成“悅己”消費,買一束鮮花擺放在家已經成為昆明普遍的生活習慣。
“節假日空閑時會逛花市,平時忙了,就會在外賣平臺下單買,靚麗的花束能‘治愈’一天的疲憊。”家住昆明動物園附近的何女士說,她喜歡在下班時下單一束花,到家時騎手已經送到了。
“我們本地花店立足服務本地顧客,以前只有周圍小區的人來買,現在通過線上外賣平臺,極大地拓寬了服務范圍。”昆明沁園春鮮花店店主介紹,該門店一直走平價路線,暑期昆明游客較多,加上七夕節消費的助推,生意迎來了旺季,近3個月賣出一萬多單,其中,33朵的紅玫瑰花束只賣48元,僅這一款產品在美團上就賣出2700多單。
▲消費者線上下單即買即送,實體花店晚上訂單不斷。(小新 攝)
美團數據顯示,在7月熱銷的基礎上,8月以來,昆明鮮花外賣訂單量環比增長22%,商戶數環比增長32%。
“在昆明賣花太‘卷’了。”開在云福小區旁的平平鮮花店店主說,作為一家十平米小店,平平鮮花店進駐外賣平臺后,通過即時零售的方式,小店生意不斷,近3個月已經售出8200多單。為了適應年輕群體夜間的消費習慣,門店實行店員兩班倒,主動拉長營業時長,把線上流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銷量。
在昆明,像這樣的實體鮮花小店還有很多。美團數據顯示,7月以來,昆明訂單量超過3000單的鮮花店就有超過20家。
即時零售實現“近距離便利”,豐富供給成規模效應
“先逛了斗南花市,感受到了鮮花‘白菜價’,以為昆明花店都沒法生存了。”西安游客小新說,意外的是,昆明的花店質優價廉,生意也很火爆,他之前在西安花店花1600多元買的199朵玫瑰花束,在昆明花268元就能買到。
昆明一花店負責人介紹,斗南花市的花雖然便宜,但距離市區仍有一段距離,買花需要付出時間和交通成本,而本地花店因為產地優勢,也能做到便宜且品類豐富。花市滿足“逛”的需要,花店則是滿足了“買”的需求。
▲花店準備好花束等待騎手取貨,在昆明輕松實現“鮮花自由”。(小新 攝)
隨著“線上下單、30分鐘送貨上門”即時零售業態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游客和本地年輕消費者,對鮮花的時效要求大大增加。在這一趨勢下,昆明實體花店紛紛上線即時零售平臺,不僅滿足消費者的買花需求,也增加了收入,攤平了花店運營成本,獲得范圍更廣的穩定客源。
這個暑期,無論是火爆的斗南花市、隨處可見的街邊花攤小販,還是即時零售平臺的外賣訂單,都讓昆明鮮花成功“出圈”,成為全國率先實現“鮮花自由”的城市。
“‘鮮花經濟’不僅推動了昆明旅游的發展,更帶來了經濟收入的新增長點。”行業分析人士指出,鮮花在昆明形成了業已成熟的實體零售體系,即時零售等新業態,擴大了本地供給的區域規模效應,將本地的實體商戶尤其是大量中小微商戶,與更廣泛的消費者串聯起來。這種“近距離的便利”,形成了實體零售的規模共振效應,讓內需消費即時流動起來,助力實體經濟實現穩定回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