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買菜“本地尖貨”品牌計劃武漢站啟動
9月21日凌晨四點,來自湖北洪湖的趙科早早起了床,太陽還沒有升起的時候,恰恰是采藕的最佳時間。夏秋之際的新藕,品質是一年里最好的。
“我們洪湖的藕,都是從青泥巴里面長出來,品質、賣相都是上乘。”捧著剛剛從水里撈出來的粉藕,趙科特別驕傲的表示,“好的沒話說”。
▲每天清晨洪湖藕農們就會開始一天的采摘 (陳剛 攝)
從9月22日開始,趙科從洪湖里挖出的這批蓮藕,將會在完成清洗,分揀和包裝之后,通過美團買菜的即時零售服務送到武漢市民的家中。而這也是繼北京龐各莊西瓜,平谷大桃之后,美團買菜“本地尖貨”品牌打造計劃的新一次落地。
作為美團自營的即時零售平臺,美團買菜通過“30分鐘快送超市”服務,持續深耕本地供給、滿足本地需求:一方面為本地消費者提供配送時效更高、標準更好的本地尖貨,不斷滿足大家即時購買、即時配送的消費體驗及需求;另一方面通過流量傾斜和活動資源扶持,同時加大采購力度,為洪湖蓮藕提供線上專屬頻道和定期營銷活動,助力洪湖蓮藕走出去,賣出名,賣得好。
源頭直采洪湖蓮藕 本地尖貨走向全國
洪湖,作為中國第七大淡水湖,是中國生態系統保存較好、水質唯一整體達到二類標準的大型淡水湖泊。正所謂,好水好泥出好藕,這里地勢低洼,水質清澈,讓洪湖孕育出了獨一無二的洪湖蓮藕。洪湖蓮藕形狀長、飽滿,淀粉含量豐富,具有香、脆、清、利等可口特點,煮湯易爛,肉質肥厚,為湖北市民所喜愛。
▲洪湖蓮藕顏色粉嫩,拉絲明顯 (陳剛 攝)
現在,伴隨著以美團買菜為代表的即時零售平臺到來,作為本地尖貨的“洪湖蓮藕”正在逐漸成為一線城市市民的盤中餐。美團買菜數據顯示,除了武漢以外,深圳、廣州等地,對于湖北蓮藕也同樣喜愛,深圳市民的消費量,占到整個平臺湖北蓮藕消費量的接近一半。
“美團買菜能夠幫助我們持續夯實洪湖蓮藕的產品知名度,幫助我們這樣的本地尖貨打開即時零售的廣闊銷售市場。”洪湖蓮藕地理標志農產品授權單位,洪湖市華貴蓮藕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倪國權表示,美團買菜作為即時零售平臺,幫助洪湖蓮藕搭建了一座橋梁,能夠將消費端、種植端、加工端有益連接起來,從而驅動和創新本地農業的生產加工技術、匹配更流行的消費模式。
不僅僅是洪湖蓮藕,美團買菜“本地尖貨”品牌打造計劃還在不斷擴展和延伸,僅蓮藕品類,還有類似蔡甸蓮藕、漢川蓮藕等多個湖北本地尖貨正在通過即時零售走向全國;同時,類似像洪湖清水小龍蝦,洪湖大閘蟹之類的地標農產品,不僅出現在武漢市民的餐桌上,同時也送到了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的市民桌上。
牽手農業合作社 即時零售助力鄉村振興
“以前農民們養魚,一畝最多掙個一兩千塊錢,拋去成本,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從2015年開始建立合作社的趙科,前幾年剛剛將自己的合作社做了點調整,將之前村里農戶們,都加進了合作社里,想和他們一起努努力,將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借助互聯網和即時零售的東風,趙科現在特別有信心,“現在,咱們洪湖蓮藕可不愁賣,除了以前的超市菜場以外,更增加了互聯網平臺,一畝地好好弄,產個一千多斤藕,收入翻兩番不是什么問題。”
▲每天合作社藕農們要采摘數千斤蓮藕 (陳剛 攝)
趙科的信心,來自于即時零售平臺美團買菜與洪湖蓮藕的成功合作,讓特色農產品通過即時零售平臺更快從田間流通到消費者手中,意味著除了實體店鋪以外,農民等源頭生產者正在共享即時零售的發展成果。以龐各莊西瓜為例,合作后農民收入普遍上漲了40%到50%,優秀者甚至能實現收入翻番;同樣的情況也體現在“平谷大桃”上,僅美團買菜一家合作商就能幫助當地250名農戶實現增收近500萬元。
招商證券數據顯示:2025年,即時零售的規模有望達到10964億元。未來五年,年度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6%。艾瑞咨詢則認為,2021年我國零售O2O滲透率約1.6%,預計2025年提升至7.8%,2025年即時零售規模約為1.2萬億元。
美團買菜相關負責人表示,美團買菜將通過農產品品質提升和標準化生產、加大優質農產品源頭直采,提升農產品供應鏈效率,使農產品從原產地直達餐桌提速,讓城市居民受益的同時也讓農民實現增收。讓更多本地尖貨得以對接上大市場,助力農業現代化進程不斷向前。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認為:傳統農業牽手“即時零售”后,將能夠從“有啥賣啥”轉變成“要啥給啥”的商業模式,“市場需要什么,就賣什么,怎么賣”,從而促進了本地農業產業種植結構的調整,讓本地尖貨的品質、供給、附加值等也得以大幅提升。從 “種得好”、“賣得好”到“賣出好的價錢”,最終實現消費者提升購物體驗,農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的“可持續”雙贏模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