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廠:現金越多越焦慮
來源/壹番YIFAN
撰文/太史詹姆斯
現金對互聯網公司意味著什么?
現金是過去計量過去光輝業績的標尺,沒有一定市場地位的公司不可能遠遠不斷地積累現金。
中國現金最多的兩家互聯網公司毫無疑問是阿里和騰訊。根據最新財報顯示,阿里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有4531.93億元,騰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定期存款有3159.15億元。他倆的最大對手字節跳動還沒有上市,所以,在現金積累這個維度還不能和兩個前輩相提并論。
現金的不斷囤積其實在表示投資機會越來越少,市場對互聯網行業的期望也越來越低。
阿里巴巴的現金在這幾個財年急劇增長:2020財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阿里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金額從前一年的1932.38億元,猛增到了3598.81億元,幾乎翻倍。這個變化很大程度來自于2019年阿里在香港的上市,募資金額高達1012億港元。
而在這幾年,拼多多年活用戶數翻倍,京東在徐雷的帶領下完成了重振,抖快殺入了電商領域。
騰訊2018年末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定期存款是1671.19億元,幾年經過穩步增長達到了今年的程度。與此同時,抖快的短視頻在不斷侵奪著騰訊內容用戶的使用時長,《原神》打破了《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的壟斷。
兩大巨頭如此,其他大廠也差不多:京東依然在多年形成的成熟業務上小修小補,以人工智能切入智能車市場的百度在投入上依然佛系,難以忍受虧損的美團大幅削減了新業務。
當互聯網的新故事逐漸講完,在這個寒風凜凜的冬天,“撤退”和“省錢”成了主旋律。
01
“虧損換市場”過時,“裁員”流行
如今,一度站在社區團購風口上的美團優選,甚至被二級市場分析人士給出了“零”估值。因為他們不確定這項業務能不能盈利,以及什么時候能夠盈利。
順應時勢的美團二季度在新業務上的虧損環比減少了23億元。
社區團購業務在去年還是幾家電商巨頭進擊下沉市場的利器,但在今年就紛紛遭到了拋棄。
阿里已經不指望淘特和淘菜菜在下沉市場能帶來多少用戶新增了,策略就是要進一步縮減成本。與此同時,阿里在今年二季度的員工總數從上一季度末的25萬4941人下降到了24萬5700人,同比下降3.6%。
京東也同樣放棄了了京喜。雖然京東過去一年收獲了7000萬新增用戶,但在去年下半年的新業務虧損就達到了52億元。中信證券測算認為,這里面有35億元都來自京喜和京喜拼拼。
京喜宣傳海報
京東二季報顯示,京東一般和行政開支為23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達到11.5%。二季度京東的新增用戶環比只增長了30萬。
這些變化表明“虧損換市場”的經典互聯網思維不再被推崇,互聯網大廠變得越來越像講成本和利潤的傳統企業了。大廠們都在聚焦核心業務,一反互聯網“重增長、輕利潤”的傳統。
市場環境突如其來的變化讓馬化騰也猝不及防。用他自己的話說:“就好像氣溫下降了,我還在穿短袖,毫無準備�!�
騰訊在成立后的近20年時間里,員工總數一直沒有超過5萬。但從2018年開始,騰訊擴張加速,三年實現總人數翻倍,去年一年就新增了3萬人。2021年,騰訊運營成本上升了21%,主要以工資成本構成的“一般及行政成本”增長了33%。
騰訊2021年財報
在這一波擴張當中,騰訊的IEG一直采用獨立核算機制,WXG采用小團隊模式,TEG在整個集團里存在感不強,所以這三個事業群的投入都比較謹慎。急速膨脹的員工主要都到了云計算為主的CSIG和內容為主的PCG,它們也成為了騰訊今年裁員的重點。
這一次無差別裁員,只要是業務組不需要了,就連考核成績達到四星、五星的員工也會被波及。
從去年底的QQ堂開始,一個又一個非核心業務被關停:2月是小鵝拼拼,7月是《掌上WeGame》,8月有搜狗搜索APP和看點APP。
二季度財報顯示,騰訊雇員人數為110715,比一季度減少了5498名。這也是騰訊2019年以來的首次雇員人數減少。與此同時,騰訊的人均月薪也比第一季度減少了900元,為85473元。
02
對外投資大撤退
互聯網大廠們在減少對項目的投資,也在收縮對外的投資。
企查查數據顯示,騰訊、阿里近十年的投資高峰期均出現在2018年。字節跳動近幾年的投資金額逐年上漲,但卻在創造了歷史新高的2021年之后,于今年1月宣布了“裁撤戰略投資部門”的消息。字節跳動財務投資部門也在稍后確認了解散。
騰訊在2008年成立戰略投資部之后,只用了4年時間就成為了國內最活躍的CVC投資機構。到了2020年四季度,以投資收益為主的其他收益凈額占到了當季經營盈利的一半,實現了馬化騰在2015年所說的“將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的愿景。
但從去年開始,騰訊在漸漸拋棄它的鐵桿盟友們。
騰訊在去年底宣布,將以“實物分紅”方式,將所持有的價值1300億港元的4.57億京東股票派發給股東,在上個月又傳出了將減持美團的消息。
圖源:網絡
從近期的投資業績看,這種選擇并不令人意外。騰訊的對外投資大部分都是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今年的半年報顯示,騰訊這部分資產,半年的浮虧就達到了1209億元,收益率為-42.8%。
另一家巨頭阿里也在做類似的布局。
2019年底,阿里戰投部資深總監謝鷹離職,阿里那個時候也開始整合散落在各個業務線的投資部。阿里的喜歡收購,而不愿意以聯盟的形式長期持有,形成派系。阿里當時的CFO武衛也宣布,未來阿里戰投要更貼近業務,要退出戰略協同性不強的項目。
阿里從去年開始全面聚焦主業,清退了《南華早報》、芒果超媒、財新等媒體資產和鹿刻APP短視頻等企業。與此同時,阿里對外投資中電商物流、企業服務項目的占比卻有小幅上升。今年7月,阿里巴巴進一步將戰略投資部門進一步從110人縮減到了70人。
03
矛盾再升級
裁員還在有節制地進行著,但各大廠對福利和各類費用的縮減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騰訊的全部打印機被默認設置成了黑白雙面打印,字節跳動零食盒子里的牛肉干和雞胸肉被換成了方便面和小面包,網易開始對下班多次不關電腦的員工打最低的績效。
這一切都在積壓幸福大廠人的生存空間。在阿里,就連申請項目預算都要像創業看齊:需要分段打報告,用前一階段的有效數據說明預算投放的合理性。
與人有關的一切沒什么不能被調整的。騰訊的“月薪8萬”曾受到了不少來自各行各業的羨慕嫉妒恨,但這時候卻成為了股東們的眼中釘。
騰訊2020年Q1財報
今年上半年,騰訊開放了更多來自成都的崗位。不單單房租成本大降,而且社保、公積金也可以少交,把員工的關系轉到當地的子公司也能進一步和總部員工區隔開,縮減福利成本。
也有人愿意接受這種內部轉崗。據深燃報道,字節跳動有員工透露,他們轉崗后的相對薪資排名是保持不變的。打個比方,如果他的薪資排在字節跳動北京地區所有員工的前30%,那么轉到成都后大概也能保持這個水平,比字節跳動在當地新招來的同等員工還是要高不少的,能享受相對高的優越感。
做人才儲備是互聯網大廠以往通行的做法。這樣能保證在市場快速變化,新機會出現的以后,不至于出現用人捉襟見肘的情況,但如今的行業寒冬讓人才儲備變成了人才冗余。
各個大廠幾乎都傳出了裁員的消息。除此之外,最直接的縮減體現在工資條上。京東物流降低了員工的公積金比例,總部員工從13%降到了5%。員工們拿到績效工資也困難,據晚點報道,京東能拿到績效的人大幅減少了,往日能拿到全額績效的人每月到手的也少了好幾千。
在互聯網大繁榮的時代,人們都跟著資本走,很少追隨利潤。那時的資本甚至愿意為失敗買單。只要跟隨著風口,就算商業模式很長時間都看不到利潤,普通人的薪酬待遇也會隨著跳槽而水漲船高。
但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人開始羨慕體制內打工人的現世安穩,開始抱怨管理層的冷漠無情。
管理層也在承受這壓力。
業務不再增長而現金持續積累的大公司往往會面臨股東和管理層的矛盾:股東們會強烈要求管理層在公司賬上的錢被毫無進取心的員工們糟蹋完之前盡快分紅。
而這種壓力會隨著現金的積累越來越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