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一夜入冬” 御寒衣物取暖器等外賣訂單大漲
“今年北京真的是一夜入冬,前兩天出門瑟瑟發抖,已經期待早點供暖了。”“十一”期間出門遭遇刮風、下雨加降溫的王平,不僅從衣柜里搬出了大衣、羽絨服,還迅速下單添置了保暖內衣、厚襪子等御寒物品。
昨日,“北方人已經搬出了羽絨服”“廣東將加入降溫群聊”“北京錯失秋天一秒入冬”等話題接連登上熱搜。熱議背后,是各地正在5G入冬。國慶假期期間,冷空氣席卷內蒙、河南、安徽、北京、陜西等多個省份,多地出現“斷崖式”降溫。除了降溫,降雨、大風相繼而至,內蒙古、吉林、遼寧的部分地區還下起了雪。
“這兩天忙著趕緊補貨,好幾單保暖內衣的外賣訂單因為尺寸不全都取消了。”特而惠生活超市紫竹橋店店主介紹,國慶期間北京迅速降溫,最近一周店里的保暖內衣、打底褲、厚襪子、拖鞋、取暖器等銷量翻了好幾倍,目前打算再進一些加絨衛衣和加絨打底褲,同時也再采購一些其他品類的保暖商品。
該店主稱,目前每天的防寒保暖類訂單占店里全部訂單量的四成,之前天氣熱的時候,每天最多只有幾單。他發現,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通過外賣平臺購買日常生活所需。
寒潮之下,不少消費者御寒保暖需求急,更希望能夠“即買即送”,因此帶動了防寒用品在外賣等即時零售平臺上的銷量增長。美團數據顯示,近一周,羽絨服、棉拖鞋、圍巾、棉被銷量環比分別增加了68%、256%、73%、31%,保暖內衣訂單量環比增加超過十倍。除此之外,取暖器銷量近一周也增加了335%。
▲北京一便利店上線即時零售平臺,保暖用品外賣熱銷
從區域上看,北京、長沙、太原、天津等城市消費者偏愛“電器取暖”,取暖器等設備銷量排名靠前。武漢、鄭州、南京、濟南等城市人民更愛“衣物取暖”,羽絨服、保暖內衣等銷量較高。
天氣變冷,熱騰騰的火鍋以及奶茶、烤紅薯等“入冬四件套”也備受歡迎。在美團上,火鍋食材銷量近一周環比增加了69%,奶茶、烤紅薯、糖炒栗子等銷量分別增加了31%、53%、95%。
而在天氣越冷、越愛吃雪糕的東北地區,雪糕、冰激凌等銷量也有增長。吉林、黑龍江的雪糕銷量近一周環比增長均超15%,德氏老冰棍、中街冰點雪糕、宏寶萊雪糕以及伊利苦咖啡等是當地消費者最愛的幾種雪糕類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