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再沖IPO,能上岸嗎?
來源/獨角MAll
編輯/大江
萬達IPO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
10月24日,據港交所披露信息,珠海萬達商業(yè)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達商管”)遞交的上市申請材料處于失效狀態(tài),這也是萬達商管第二次遞表失敗。
隔天,萬達商管就再接再厲提交了新材料。10月25日當晚,萬達商管再次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更新了2022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不改在香港主板IPO上市的決心。
來源:港交所
此前,萬達商管分別于2021年10月21日、2022年4月22日遞表,第三次遞表由中信證券、摩根大通和瑞信擔任聯席保薦人。
根據萬達商管最新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萬達商管實現收入134.8億元,毛利65.95億元,溢利40.47億元。其中,委托管理模式收入100.23億元,占比74.4%,租賃運營模式收入33.47億元,占比25.6%。
來源:珠海萬達商管招股書
從2014年12月H股上市,到2016年9月私有化退市啟動A股IPO,再到2021年4月撤回A股IPO申請重返H股上市,顯然,萬達商管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盡管IPO不順,但蟄伏已久的王健林又“殺”回來了。今年4月,王健林家族以1050億元身家殺回胡潤全球房地產企業(yè)家榜,萬達今年也是動作頻頻,一頓“買買買”操作似要抄底市場。
已走出“至暗時刻”的萬達和王健林,能否贏下上市“關鍵時刻”?
在管建筑面積達6010萬㎡
自持285個商業(yè)項目、輕資產項目140個
從最新招股書能發(fā)現萬達商管不少有趣的數據。
萬達商管是中國最大的商業(yè)運營服務提供商。截至2022年6月30日,萬達商管管理有425個商業(yè)廣場,在管建筑面積也由2021年底的約5900萬㎡上升到2022年6月30日的6010萬㎡。
自2015年開始往輕資產轉型,2019年完全剝離房地產業(yè)務,“輕裝上陣”的萬達商管輕資產運營效果也非常明顯。今年上半年新增的8個在管商業(yè)廣場項目,均為第三方項目。
目前,萬達集團自持商業(yè)廣場數量為285個,獨立第三方項目則為140個,占比達到了32.9%,在管面積也由2021年底的1644.8萬㎡上升到2022年6月30日的1747.6萬㎡。
未來萬達商管的開業(yè)項目也將以輕資產項目為主,根據招股書顯示,萬達商管196個儲備項目中,有175個獨立第三方項目,占比高達89.3%。
來源:珠海萬達商管招股書
萬達也透露了商業(yè)項目的線下流量數據。萬達廣場的年客流量達到了439220萬,年車流量達到了35100萬,會員數量為9370萬。
來源:珠海萬達商管招股書
此外,近幾年盡管受到疫情影響,萬達廣場的整體出租率也有較佳的表現,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年的平均出租率高達98.6%。
不過,可以明顯看到,盡管近三年萬達廣場總收入和毛利率隨著規(guī)模擴張是在上漲,但是獨立第三方項目的毛利率則是在逐年下降。
來源:珠海萬達商管招股書
萬達商管也明確表示是因為運營模式調整的原因。自持項目以委托管理模式管理,自去年5月就開始對運營管理服務收費,而獨立第三方項目則采用租賃運營模式管理,會產生可變租金形式的銷售成本。
2023年迎來“關鍵年”
王健林高調“買買買”為上市鋪路
去年,萬達商管結束了長達6年的A股排隊之旅,改回港股,可見萬達上市的決心。
而萬達商管這么急于上市,很大原因在于,萬達和王健林依然很缺錢。
一方面在房地產三道紅線的重壓下,各大以房地產為主業(yè)的房企并不好過,甚至有不少房企已暴雷,通過分拆商管物業(yè)上市,在資本市場融資獲取更多資金來源,以分擔企業(yè)壓力。
另一方面,通過分拆物業(yè)上市也能減少物業(yè)板塊對于集團的資金依賴,實現獨立運作,融到的錢也能投資,進一步擴大企業(yè)規(guī)模。
此外,即將到期的債券和與投資者的對賭協(xié)議,也意味著萬達商管必須承壓上市。
2023年顯然是萬達和王健林的關鍵一年。
一是萬達有不少債券將在2023年行權或到期,據WIND數據,萬達明年將有3只公司債、3只中期票據迎來行權日,4只中期票據到期,另外,萬達商業(yè)地產(香港) 6.875% N20230723也將于明年到期。
今年7月,萬達就已于公開市場回購了本金規(guī)模3050萬美金的2023年到期的美元債。
二是大連萬達商業(yè)、珠海萬贏與投資者簽訂三年對賭協(xié)議,承諾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實際凈利潤將分別不低于51.9億元、74.3億元及94.6億元,否則將以零對價向投資者轉讓相關股份或支付現金,以補償投資者。
此外,萬達商管還承諾要在2023年上市,如在2023年底前未能完成上市工作,萬達商管有義務向Pre-IPO投資者回購股份。
但王健林也不是坐以待斃的風格,今年一改往日低調作風,成了行業(yè)里的“白衣騎士”。
1月接手遼寧葫蘆島興隆大家庭商業(yè)集團爛尾的項目;2月官宣接管了忻州田森匯項目;3月又與鑫苑簽下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同月還擬接盤贛州的巨億廣場。
4月1日又與建業(yè)達成合作,7億拿下建業(yè)多個項目運營權;同月又在青島拿下兩宗地塊。
此后又接盤了北京藍色港灣項目、五棵松卓展購物中心,7月又接手了合肥知名爛尾項目萬泓中心。
9月與奧克斯地產達成合作,接管了長沙、青島、杭州、成都5家奧克斯廣場;10月24日與海爾智家達成戰(zhàn)略合作,雙方將整合資源優(yōu)勢,聚焦ShoppingMall打造覆蓋美妝、美食、健身等各類人群的智慧生活場景店。
一通“買買買”,為上市鋪路。
商業(yè)老手王健林顯然深知“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萬達旗下有萬達酒店、萬達電影、萬達寶貝王等業(yè)態(tài)。今年初,萬達商管成立了“珠海萬達智碳新能源科技”,往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發(fā)展;今年4月還申請注冊自有品牌“萬茶”。哪里有市場能賺到錢,哪里就能見到萬達的身影。
事實上,市場也在猜測,萬達還能拆分什么主體上市。
資本對物管上市態(tài)度存疑
明年萬達商管能否承壓上市?
針對萬達商管上市這件事,獨角Mall也咨詢了資本界的朋友。
其認為,地產在下行周期,地產行業(yè)都需要資金來源,分拆物業(yè)等主體上市屬于常見做法。IPO延后可以理解,畢竟疫情已經持續(xù)三年,現在財務狀況估計不是特別好,如果疫情緩和,財務數據反彈,也說明市場已經觸底,以后會越來越好,也就能立刻上市。
但目前的大環(huán)境顯然對上市企業(yè)帶來了巨大壓力,資本對物管上市的態(tài)度也似乎不甚看好,就在上個月,從萬科“獨立”出來的萬物云上市即破發(fā)。
2014年萬達商業(yè)在港股上市時也曾遭遇上市即破發(fā),這也成為此后王健林決意讓萬達商業(yè)港股退市的重要導火索。
但對于現在的萬達和王健林而言,能否在明年的關鍵節(jié)點成功上市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