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兩會泰國首富,背后的正大集團在華版圖有多大?
來源/雷達財經
作者/李亦輝
近期,馬云會見泰國首富的新聞刷屏。據媒體1月30日報道,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日前在香港與泰國首富、正大集團資深董事長謝國民及謝國民的三兒子、正大CEO謝镕仁會面。
就在上月,馬云曾到訪泰國曼谷考察正大集團,并獲謝國民親自接待。此次是二人在不足一個月里第二度會面,引發外界對于二人投資合作的猜測。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正大集團是泰籍華人謝易初創辦的知名跨國企業,也是改革開放后首家進入內地的外資企業。1990年開播的《正大綜藝》,在中國家喻戶曉,也讓其贊助商正大集團聲名遠揚。
入華40余年,正大集團在國內的產業已涉足農業、地產、零售和醫藥等多個領域,產品已融入中國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官網顯示,正大集團在中國設立企業600多家,員工近10萬人,2021年總營業額1800億元,擁有正大食品、正大種子、正大廣場和正大制藥等品牌。
01
馬云會面謝國民引猜想
盡管已經退居幕后,但馬云的一舉一動仍然是公眾關注的焦點。
2019 年9月10日,在阿里20周年年會上,馬云宣布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開始過起了退休生活。
從此后的行程軌跡來看,馬云雖極少公開露面,但其退休生活卻并不單調。2019年的國慶節,馬云現身良渚博物院參觀;此后的12月份,又現身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周年音樂會現場,并化身樂隊指揮指揮中國愛樂樂團演奏一曲。
2020年5月份起,馬云又開始頻繁活動,包括攜阿里眾高管來到杭州千島湖中心湖區觀魚、去合肥吃火鍋、到云南重慶等地游玩等。在出席湖畔大學開學典禮時,馬云強調“湖畔不是圈子……不是利益共同體,而是價值觀的共同體。”
2021年1月,馬云通過視頻連線形式,與全國100名鄉村教師“云”見面,并線上講話。當年5月份,第17個“阿里日”當天,馬云現身杭州阿里總部;10月份,外媒報道馬云前往荷蘭,造訪了當地多家農業技術研究機構。
2022年下半年,馬云的身影又出現在了歐洲,先是在西班牙打高爾夫的照片出現在了網上,隨后又前往荷蘭參觀公立大學瓦格寧根大學。據報道,之后幾個月,馬云在日本京東吃壽司泡溫泉之余,專注于研究漁業養殖技術。
2023年1月初,據泰國媒體報道,馬云曾到訪泰國曼谷考察正大集團,并獲得謝國民親自接待。1月5日,馬云現身曼谷迦南隆拳場貴賓席觀看泰拳比賽,隨后由謝國民的長子謝吉人及其妻子陪同在曼谷當地一家有名的大排檔就餐,還與老板娘合影。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馬云退出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的消息也成了中文互聯網上的熱點話題。據悉,螞蟻集團股權架構調整后,馬云的投票權從53.46%下降至6.208%。
據港媒報道,1月下旬,馬云抵達香港采買年貨,并與香港財經界的重量級人物進行了會面。近期,馬云又與飛往香港的謝國民、謝镕仁父子再次會面相談要事,但消息人士未透露討論內容。
報道稱,泰國首富與馬云在不足一個月間第二度會面,引發外界對于二人投資合作的猜測。
或是因為沾上了馬云概念,港股正大企業國際股價在三個交易日里暴漲545.57%。據了解,正大企業國際主要從事生化及工業業務,是正大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后者持有其53.1%股權。
事實上,正大集團曾與阿里有過深度合作。早在2016年,正大集團與阿里巴巴及螞蟻金服在農牧食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農業服務、物流、商業零售及精準扶貧方面達成戰略合作關系。
當時,螞蟻金服對正大旗下Ascend Money展開戰略投資,寄望打造泰國版支付寶;在國內,阿里與正大開展農資電商合作試點,主要是將正大飼料上線村淘平臺,在武漢、綿陽當地進行銷售。
2018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謝國民表示,馬云18年的發展,就超過了正大集團。他舉例說,“我們和馬云的阿里巴巴合作賣飼料,他教會村民們上網購買,這就是創新。”
有分析指出,正大集團是全球知名農牧集團,在中國也有廣泛的農業布局。馬云退休后一直在為農業技術項目做準備,考慮向國內引進新的農業技術,二者有再度“聯姻”的可能性。
02
泰國首富的發家史
官網顯示,正大集團成立于1921年,至今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
正大集團的創始人之一謝易初原名謝進強,1896年出生于廣東澄海蓬中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1921年,謝易初下南洋掘金,到泰國販賣菜籽種,與弟弟在泰國曼谷開了一家“正大莊”菜籽店,即為正大集團前身。
但在當時,曼谷的種籽行被當地幾大商家壟斷,“正大莊”經營艱難。謝易初決定重返潮汕,選取優良菜籽運往曼谷,這批菜籽銷量極好,可謂初戰告捷。隨后他又設立示范種植區,種植“正大莊”各類名優蔬菜品種,門店的生意開始蒸蒸日上。
種子生意越做越大,謝易初開始布局產業鏈上下游,涉及蔬菜種植、改良、經銷蔬菜良種等。
謝易初育有四個兒子,分別取名謝正民、謝大民、謝中民和謝國民。1953年,謝易初在泰國正式注冊了集團公司,取名“卜蜂集團”,也就是正大集團。同一時間,謝正民、謝大民兄弟在泰國曼谷創辦卜蜂正大飼料公司。
1969年,謝易初的四兒子謝國民接替父親掌管正大集團,這也是家族事業承上啟下的重要轉折點。隨著事業發展壯大,正大集團逐漸從當初出售菜籽的小店,發展為當時泰國最大的飼料經營商。
1979年,《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頒發,改革開放序幕拉開,謝國民代表正大集團回中國創辦企業。當年,正大集團聯手美國康地公司投資3000萬美元在深圳成立正大康地公司,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家現代化的飼料、養雞公司,取得深圳“001號”中外合資企業營業執照。
1982年,正大集團又相繼在珠海、汕頭領取了“001號”外商營業執照,正大集團也因此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個在華投資的外商集團。
1990年開播的《正大綜藝》成為幾代人的記憶,也讓其贊助商正大集團聲名遠揚。2017年,謝國民卸任,由其長子謝吉人接任董事長,成為家族企業第三代掌舵者。
時至今日,正大集團已成為涉足金融、地產、制藥、機械加工等10多個行業和領域的多元化跨國集團公司。集團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員工45萬人,2021年全球銷售額840億美元。
2022年泰國福布斯富豪榜顯示,該國首富謝氏家族財富達265億美元,單人榜單中謝氏四兄弟均位列前六席。
03
在華布局廣泛
進入中國40余年,正大集團在國內布局十分廣泛。
官網顯示,截至目前,正大集團在華設立企業600多家,員工近10萬人,2021年總營業額1800億元,是中國外商投資規模最大、投資領域最多的跨國企業集團之一。
正大集團旗下擁有正大飼料、正大食品、正大雞蛋、正大種子、正大種植、卜蜂蓮花、正大廣場、正大制藥等企業、品牌和產品。
這些產業中,除了在深圳建立起國內第一家現代化的飼料廠,上世紀80年代,正大集團還與上海松江縣合資設立上海大江有限公司,后者是中國第一家肉雞“一條龍”大型農牧食品企業。
2013年,正大集團在北京平谷建成當時亞洲最大的雞蛋“一條龍”生產企業北京正大蛋業有限公司,正大雞蛋也由此開始上市銷售。
隨后,正大集團還陸續進入種植和生豬養殖行業,并有意將相關資產推上市。資料顯示,2020年底,正大集團將飼料、生豬及屠宰業務分拆,重組為正大股份計劃在滬市主板掛牌上市,擬募資的150億元將用于在全國范圍內建設17個生豬產業鏈相關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招股書顯示,正大股份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飼料生產商和生豬養殖企業之一,2020年營收456.92億元,凈利潤78.05億元,當年生豬出欄規模排名全國第六。
不過截至目前,由于生豬行業低迷,正大股份的IPO尚未成功。
此外,正大集團和國內的一些行業巨頭關系匪淺。早在2012年,匯豐控股尋求出售中國平安的部分股權。12月5日,正大集團宣布接盤匯豐,以每股59港元、總對價727.36億港元(約合93.85億美元)受讓中國平安15.57%的H股,成為最大單一股東。
中國平安半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正大集團仍持有12.6億股,權益占比為6.89% ,為最大單一股東。
2015年,正大與日本伊藤忠組合營公司正大光明,斥803億元入股中信股份20.61%,后者由央企中信集團控股。
在醫藥領域,創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正大制藥集團,旗下中國生物制藥在港股上市。
2020年12月,中國生物制藥與關聯方以5.15億美元向新冠疫苗公司科興中維出資,獲得了后者約15%的權益。據中國生物制藥公司2021年報顯示,其聯營公司貢獻了136.31億的盈利,外界推測這筆收益正是由科興中維貢獻。
天眼查顯示,正大集團在國內的關聯公司為正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由謝吉人擔任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正大投資對外投資企業87家,其中有9家處于注銷狀態,投資范圍涉及金融、制造、批發和零售等產業。
馬云和正大集團將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將繼續關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