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外賣、線上開超市,抖音的野心沒有邊界嗎?
來源/雷達Finance
撰文/李亦輝
短視頻巨頭抖音,或又有新業務上線。
2月7日,有媒體報道稱,抖音將于3月1日上線全國外賣服務,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進行內測。對此抖音內部人士向財聯社回應稱,沒有“3月1日全國上線外賣服務”的計劃,目前“團購配送”項目仍在北京、上海、成都試點當中,近期已開放該三城的商家自助入駐。
在業內看來,抖音的多元化布局并不令人意外。從其自身角度來看,手握流量的抖音不甘心做流量嫁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與其為他人做導流,不如自己親自下場掘金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回顧抖音近些年的布局,除了依然穩坐短視頻江湖頭把交椅,至今尚未在之外的另一個領域掀起風浪。之前大舉投入的教育、游戲和電商等業務,經過數年的培育發展,現階段距離頭部企業仍有較大差距。
對于多元化擴張并不陌生的抖音而言,如今再進入到巨頭盤踞的外賣、超市等新賽道,結果會不一樣嗎?
多次嘗試入局外賣業務
第三方數據顯示,當前的短視頻江湖中,盡管后來者視頻號發展兇猛,但抖音依然在這一領域稱王。
根據QuestMobile數據,截至2022年6月,微信視頻號月活超過8億、抖音6.8億、快手3.9億;且視頻號中抖音、快手用戶的活躍滲透率分別為59.2%和30.8%,也就是說視頻號用戶中同時使用抖音的用戶已經過半。
但在日活數據上,抖音保持了領先地位。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22年視頻號的日活大于4億,抖音、快手日活分別是4.21億、3.47億。如果將抖音火山版包括在內,抖音的日活已超過7億。
作為短視頻領域的超級App,抖音的高用戶質量加上優秀的推薦算法及商業化能力,讓其對進入多個上游領域表現出極大興趣。
就外賣業務而言,天眼查顯示,早在2021年7月份,北京字跳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申請了多個“抖音心動外賣”商標,在一年后狀態變為已注冊。
之后,抖音大力吸引本地生活領域商家入駐,鼓勵商家通過發布短視頻、直播賣團購優惠券等方式引流。但在當時,抖音本地生活服務尚缺配送一環。
2022年上半年,疫情背景下部分城市暫停了堂食,大量餐飲商家在抖音嘗試“直播+自配送”,這一過程中抖音平臺的配送短板逐漸凸顯。
于是去年8月,抖音宣布和餓了么合作,雙方表示將通過優質的內容、豐富的商品和高效的物流配送,攜手探索本地生活服務的新場景升級。
12月份,抖音官方宣布,抖音生活服務聯合優質生態伙伴,面向商家推出“團購配送”等方式,助力商家為用戶提供餐飲外賣配送服務。這些合作伙伴包括順豐同城、閃送、達達快送等。
這里抖音雖未用“外賣”一詞,但其服務實質和外賣業務類似。據悉,用戶在短視頻或直播間中被“種草”后,便可立即通過短視頻或直播間的貨架來購買商品,實現“全城平均1小時達”。
而除“團購配送”外,平臺也提供“餓了么抖音小程序”“品牌小程序”等外賣經營方式。
今年1月份,抖音“團購配送”宣布進一步拓寬商家開放范圍,面向餐飲商家(非果蔬生鮮),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個城市開放自助入駐。
最近兩日,有關抖音將在3月1日全國上線外賣服務的消息,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抖音內部人士回應稱,“團購配送”項目目前仍在北京、上海、成都試點當中,后續將視試點情況,考慮逐步拓展試點城市,目前無具體時間表。
盡管目前來看,抖音距離全面進入外賣業務已經不遠,但站在它面前的對手們并不弱。
資料顯示,外賣市場處于“雙雄鼎立”的格局。根據去年8月美團發布的《2022年美團及其產業鏈研究報告》,美團市場份額逼近70%,營收是餓了么3倍。
另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2021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達1萬億元。面對這塊大蛋糕,除了美團、餓了么和抖音,京東和快手也躍躍欲試。
2022年年初,快手曾和順豐同城合作,由后者提供即時配送服務;同年6月,京東零售首席執行官辛利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京東正在研究進軍外賣領域的可能性。
除了市場競爭激烈,抖音外賣的挑戰還在于,其目前試點的團購配送客單價遠高于美團,而外賣行業的用戶對價格比較敏感。
未來,抖音或將建立起自己的配送團隊來降低配送成本,進而在價格上具有優勢支配能力,這樣才能贏得用戶。
抖音超市引發關注
抖音近期另一項引人注目的舉動,便是在App內部上線了“抖音超市”。用戶在App內搜索欄或購物入口內搜索“抖音超市”,即可進入到抖音超市頻道購物。
進入之后,抖音超市的布局與天貓超市、京東超市的布局大同小異,不過沒有后兩者品類和功能齊全。
具體來看,目前上線的商品主要有紙品洗衣、家庭清潔、乳品飲料、糧油速食等方面,基本覆蓋傳統超市的主要經營品類。電器方面以戴森吹風機、蘋果手機系列商品為主,消費頻次更高的生鮮還暫未上線。
有媒體通過比較發現,在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價格方面,抖音超市與天貓超市、京東超市相比,并沒有更多優勢。
配送方面,在深圳市區,抖音超市提供次日達、小時達服務。其中,小時達承諾最快1小時送達,商品品類包括鮮花、蔬菜、水果、肉禽蛋、藥品等。
據了解,這是由于去年10月抖音率先在廣州、深圳、惠州和東莞四個城市試點超市業務,并與本地生活服務商家合作,由其提供倉庫和送貨上門服務。
將收貨地址改為北京某小區,便沒有了小時達服務,下單后顯示次日發貨,支持7日無理由退貨,但并沒有明確的送達時間。這也說明與京東和天貓超市已實現的“次日達”相比,抖音超市的物流時效性也沒有優勢。
截至目前,抖音超市提供的SKU數量相對較少,細分品類商品選擇性較少,除了一些快消品銷量較高,像酒水、糧油和電器等銷量偏低。
雷達財經注意到,和其他業務不一樣,這次抖音超市開業頗為低調,入口也不明顯,顯示仍在“投石問路”。
實際上,從去年起抖音便布局和謀劃線上超市業務。2022年6月,據《晚點LatePost》報道,抖音當時已啟動類似京東超市的自營業務“抖音送貨上門”,把京東作為參照物,只是當時還沒有形成“抖音超市”的概念。
10月份,抖音超市率先在廣州、深圳、惠州和東莞四個城市進行試點,不過當時的超市頻道還沒有獨立出來,這些城市的消費者可以在抖音商城中找到“超市”入口。
從試營業半年到正式上線,顯然抖音超市有備而來。那么,抖音超市能迎來爆發式增長嗎?
業內普遍認為,抖音做超市業務的優勢于它擁有大量的用戶,能帶來大量流量;另外抖音的內容生態和算法推薦,也能為用戶粘性和購買體驗提供一定的保障。
而短板,則同樣明顯,那就是在沒有價格優勢和配送速度優勢的情況下,消費者需要一個去抖音超市購物的理由。反過來,抖音超市除了需要和天貓京東在價格、物流供應鏈等方面比拼,也需要找到其自身的特色,從而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差異化形象。
目前來看,抖音超市的運營經驗尚淺,缺乏成熟穩健的供應鏈和物流配送系統,未來能否在競爭激烈的超市領域生存下去,尚需時間的檢驗。
字節跳動的多元化戰略
很長一段時間時間里,字節跳動憑借其不斷輸出App的能力,快速成長為僅次于騰訊的流量巨頭。
在成功孵化出抖音這一超級流量入口之后,字節系開始在在線教育、游戲、金融、電商甚至出行等領域嘗試流量商業化。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抖音最大的優勢就是流量優勢,類似早年間騰訊做各項業務的邏輯,攜流量優勢來引領諸侯,將大的流量注入到某一個市場,然后快速進行市場擴圍。
江瀚認為,抖音希望在多個市場嘗試,找出適合自己的賽道,來彌補單純靠短視頻變現盈利不足的問題。
但遺憾的是,這些年字節跳動的多元化生態布局,并沒有幫其在短視頻之外的領域占據優勢地位。以其十分重視、也最具想象力的電商業務為例,以電商交易總額(GMV)來衡量,抖音電商面前還有“三座大山”。
此前,抖音電商制定的2022年目標是成交額要達到1.5萬億元。今年1月10日,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抖音GMV去年達到2080億美元(約合1.41萬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增長76%。
對比來看,抖音電商的增速已大幅放緩。去年5月31日,抖音電商生態大會披露2021年抖音GMV是2020年的3.2倍,統計區間為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與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的GMV對比。
放眼電商同行,即便用阿里、京東和拼多多在2021年的數據來對比,抖音電商的GWV也僅排在第四位。阿里巴巴2022年財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全年GMV為8.3萬億元;京東2021年全年的GMV為3.29萬億元;拼多多2021年全年GMV為2.44萬億元。
面對差距,抖音電商想要拓展業務規模并不容易。有報道指出,抖音結合流量比例、用戶購買行為等數據,抖音認為其主打的興趣電商GMV天花板約在2萬- 3萬億元。
電商之外,業績增長壓力之下留給字節多元化嘗試的空間也不多了。去年8月份,字節跳動CEO梁汝波提到,愿景不明確、價值不突出的項目都要被砍掉。這次講話2個月之前,字節剛啟動了教育和游戲業務。
去年底,梁汝波在公司全員會議上表示,公司2022年業績低于預期,營收增速減慢,公司將持續進行“去肥增瘦”。
行業人士認為,這也不難理解,習慣了踩油門的字節跳動,面對放緩的大環境,也不得不作出調整,適當把控成長的節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