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康陽欠建行20億,張近東會幫忙還嗎?
來源/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老刀
上一次關于張康陽的新聞還是在2021年7月29日,當時的蘇寧易購大震蕩,阿里提名黃明端任蘇寧易購董事長,張近東退出,張近東之子張康陽進入董事會。
這兩天,張康陽被建設銀行追債,甚至鬧上法庭的新聞再次引起輿論嘩然。有媒體發布的標題已是相當勁爆:蘇寧太子被建行全球追債!拒還20億,耍賴、藐視法庭,讓張近東晚節不保?蘇寧易購雖說張近東已經出局,但畢竟家大業大,少東家張康陽怎么會如此不堪?
1、張康陽欠建行3億美元
近日,意大利一家財經媒體報道了張康陽未償還中國建設銀行超過3億美元的欠款,導致建行在意大利、美國、中國香港多地起訴張康陽的事件。
事件的起因是張康陽全資持有和控制的一家公司Great Matrix Limited(一家注冊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公司)在2020年從中國建設銀行借款1.65億美元,為2019年的債務進行再融資。外加最高8500萬美元的債券,票面利息為7%,償還時間定于2021年9月10日之前。
張康陽當年向建行的貸款主要用于投資“蘇寧小店”。
建行稱張康陽親自為這筆貸款提供了擔保,但又拒絕償還債務。因此2021年11月,中國建設銀行在香港法院對張康陽提起了訴訟,不過張康陽在法庭上進行的辯護中表示對融資協議毫不知情,并表示可能有員工冒名頂替他在協議上簽字,同時還提供了筆跡專家的鑒定報告。
建設銀行在起訴的文件中提到:張康陽的社媒賬戶中顯示了他所擁有的財富,包括至少3輛價值超過800萬美元的豪華跑車,以及總價值近1500萬美元的豪華手表。但亦有報道稱,盡管張康陽經常在社交媒體上炫富,但相關資產幾乎沒有直接以他的名義持有,這也導致債權人難以追討債務。
2022年7月19日,香港高等法院網站首次披露判決情況。張康陽被判敗訴,需向中國建設銀行(亞洲)有限公司償還2.78億美元(約20億人民幣)的借款,其中0.28億美元為利息和違約金。
香港法官在判決中指出:由于涉案借款公司由張康陽全權控制,而且由他作出了個人擔保,令人很難相信他對融資協議毫不知情。而筆跡鑒定結果也顯示,協議副本上的6個簽名中,有5個是張康陽寫的,剩余的簽名是電子副本。
香港敗訴后,張康陽并沒有履行判決。建行不得不繼續在美國、意大利米蘭啟動司法追債程序。據意大利媒體消息,由于張康陽未償還建行欠款,米蘭法院將在2023年3月8日舉行首次聽證會。
據稱,建設銀行已請求美國法院發出傳票,向在紐約設有辦事處的多家西方金融機構,如高盛、橡樹資本等,從這些公司處獲取有關國際米蘭與張康陽的信息,并計劃就張康陽此前訴訟時的虛假陳述,向中國香港法院申請判處張康陽藐視法庭罪名成立。據稱張康陽將于3月13日再次被傳喚到中國香港出庭。
2、事出蘇寧小店
2017年底,蘇寧發布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公布了2018年蘇寧小店將新開門店1500家。 屆時蘇寧小店將覆蓋全國省會城市和大多數一二線城市,在開店數量上蘇寧預計5年內至少新開5000家蘇寧小店。
據稱,蘇寧小店主要聚焦于生鮮品類,致力于成為每個社區的“共享冰箱”。當時,蘇寧對“蘇寧小店”這個項目可謂寄予厚望。在2017到2018年之間,零售新物種不斷涌現,從生鮮切入社區店的高頻消費,被視為重要的線下流量獲取方式。
2018年,張康陽帶著從香港借來的錢,火速增資蘇寧小店。當年10月14日, Great Matrix(張康陽控制)、蘇寧國際以及 Great Momentum 按照其分別在Suning Smart Life 的持股比例 55%、35%、10%進行增資。其中 Great Matrix 合計支付1.65億美元。這筆增資款,正是來自建行的貸款和票據融資。
也許是想讓兒子練手,或者是寄希望蘇寧小店成為未來重要的“金牛業務”,2018年10月,蘇寧易購集團公告稱,蘇寧易購將以7.45億元轉讓持有的蘇寧小店100%股權予Suning Smart Life 控制的境內公司。據此,張康陽控制的公司至少持有蘇寧小店55%的股權。
但是,生鮮社區店明顯是個燒錢的業務。據財報顯示,僅僅在2019年上半年,蘇寧小店總數約2000家,帶來了22.1億的虧損。蘇寧小店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上市公司的業績。2019年6月28日,蘇寧便利超市(南京)有限公司(簡稱“蘇寧小店”)正式從上市公司蘇寧易購剝離。上市公司蘇寧易購將其直接持有的蘇寧小店100%股權轉讓給張康陽控制的公司。張康陽基本上全面接管了蘇寧小店的業務。
對于兒子的核心業務,張近東自然要大力支持。在2020年七月份,蘇寧半年度工作總結會議上,張近東提出,蘇寧小店開啟加盟開放步伐,3年內目標10000家。
直到2021年7月份,蘇寧易購自身難保,更加無力顧及蘇寧小店了。到了2021年末,蘇寧小店門店數量只剩下139 家。
3、張康陽有錢嗎?
愛企查信息顯示,蘇寧易購的核心高管中,已沒有張康陽的名字。目前張康陽所能查詢的頭銜是蘇寧國際集團總裁、意大利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董事。不過,這兩塊業務似乎都是巨虧的主。2019年6月22日,蘇寧易購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以48億元現金等值的歐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權。2022年4月28日,蘇寧國際再度出手收購剩余20%的家樂福中國股權。但家樂福這兩年在中國的經營情況并不樂觀。
而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更是燒錢。
據《米蘭體育報》去年報道,張康陽為國際米蘭開出12億歐元的價格,如果能夠收到相應的報價,他會立刻出售俱樂部。同時,報道稱俱樂部已經聯系了美國商業銀行Raine Group和Goldman Sachs(高盛集團)負責尋求買家。
然而,在2022年10月底進行的國際米蘭股東大會上,張康陽表示堅決不會出售國際米蘭,“我們集團對俱樂部的未來以及公司的長期承諾一直是非常明確的,”他說,“我們繼續專注于自己,我們不會和投資者交談。”
財報顯示,國際米蘭俱樂部在2021-2022財年的營收增長了20.5%,至4.31億歐元,雖然總體仍虧損了1.4億歐元,但相較于2020-2021財年虧損的2.456億歐元,國米已減少了43%的損失。
由于疫情限制放松,球迷們得以在賽季后半段回歸主場看球(圣西羅球場),這成為俱樂部經營的利好。疫情的結束,不知道能否讓國際米蘭俱樂部迎來曙光。2022年1月,國際米蘭為了獲得融資,曾委托一家擁有俱樂部贊助和媒體版權的實體,發行了4.15億歐元的債券,票面利率高達6.75%。這批債券將于2027年到期,而據彭博社估計,這些債券的交易價格較其面值折價6美分,這意味著國際米蘭現在每年要支付2800萬歐元來償還其債券的債務。此外,國際米蘭還曾在2021年,從資產管理公司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貸款了2.75億歐元。
可見,張康陽手上的核心資產都處于負債虧損的狀態。
4、子債父償?
2021年7月份,國資出手,蘇寧易購股權轉讓,張近東持股比例由20.96%下降至17.62%,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由3.98%下降至2.73%。張近東失去蘇寧易購的實控人地位。
去年3月,張近東手中的蘇寧消費金融宣告易主。南京銀行公告稱,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收購蘇寧消金其他股東持有的合計41%的股權,進而獲得控股權。
在2022年11月發布的《2022胡潤百富榜》中,59歲的張近東以120億元的身家,排名第514位,比上一年下降242位,財富則相比2021年縮水50%。
可見,張近東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讓他依然身價不菲。
據紅星資本局報道,2022年9月,張近東罕見現身,前往蘇寧易購南京大區慰問核心團隊,鼓勵團隊要看到消費市場的潛力和前景。12月26日,蘇寧迎來32周年慶。張近東以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身份發表內部信,感謝全體蘇寧人的堅守與付出。他再次勉勵員工,“終會迎來‘直掛云帆濟滄海’的一天。”
目前,張近東仍是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是蘇寧易購、蘇寧電器集團等公司的股東。2022年上半年,由張近東實際控制的蘇寧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寧置業”),是蘇寧易購最大的關聯交易方,關聯交易金額1.26億元。2022年上半年,蘇寧置業旗下新成立了徐州悅信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山東沂寧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怡悅城市服務有限公司、西安蘇寧商業廣場有限公司等子公司或分支機構。
2022年6月,江蘇蘇寧影院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企業法人蘇寧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蘇寧院線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均由張近東實際控制。
2022年前三季度,蘇寧易購營收555.38億元,同比下滑52%;凈利潤虧損45.45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52.20億元。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蘇寧易購流動負債高達1080億元,其中短期借款303.8億元,而公司貨幣資金僅有193.4億元。張近東持有的蘇寧易購17.62%的股份,依舊全部處于凍結、質押狀態。
當下的張近東雖然徒有身價,但真正拿出20億來替兒子還債,估計難度頗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