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翻新自救?實探家樂福新業態北京首店
來源/時代周報
撰文/穆瑀宸
家樂福正嘗試改變。
近期,家樂福創新業態“社區品質生活中心2.0”在北京正式開業,這家門店位于東城區,由此前家樂福北京雙井店升級改造而來。時代周報記者實地走訪注意到,家樂福舊店翻新,變化不小。賣場營業面積大為縮減,由此前超萬平方米降至約6000平方米。不過,該門店仍對購物卡消費作出限制,每人每月有1000元的結算限額。
家樂福的這一創新業態落地用了50天。2月8日,家樂福中國執行總裁張奎在家樂福“開創50天”內部會議上,進一步明確家樂福“近場零售服務商”定位,覆蓋附近社區3-5公里的即時零售。他號召,員工要主動求變、以用戶為中心、用執著拼搏的創業精神,大干50天開創新局面。
此前,家樂福頻陷輿論風波。
今年1月初,多地傳出消費者在家樂福購物后用購物卡支付時受到限制,引發市場關注。家樂福北京等地區部分門店還被曝缺貨。當時,家樂福回應稱,傳統單一供應鏈模式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家樂福在積極轉型升級應對挑戰,推進新供應鏈模式迭代和多樣化,可用卡商品范圍在擴充,首批新業態“社區品質生活中心2.0”門店3月將會亮相。
家樂福多家門店也在近期停止營業。今年1月底,家樂福長沙芙蓉廣場店停止營業。這家店是家樂福進駐湖南市場的首家門店,也是家樂福在湖南的最后一家門店。該店閉店,宣告家樂福退出湖南。3月27日,家樂福北京創益佳店停止營業。這家1995年就已開業,經營面積超過8000平方米,是家樂福在中國市場的首家門店。
針對家樂福“社區品質生活中心2.0”的相關布局及未來發展等問題,時代周報記者聯系家樂福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老店翻新就行了?
家樂福北京雙井店誕生于大賣場模式的紅利期,至今開店近20年,曾是區域規模最大的超市之一。
這次翻新改造,“瘦身”是關鍵詞。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原店兩層樓的經營面積縮減至一層,另一層改為蘇寧電器賣場。不僅經營面積縮減,門店SKU也從原來的2.5萬個精簡至1.2萬個。
門店還引入生活服務新業態,設置就餐區、便民服務商店等到店體驗消費區域,還有洗衣、改衣店入駐,空余商鋪正進行招租。時代周報記者在現場注意到,賣場區域的生鮮區海產品旁設置可就餐的休閑桌椅,打出“鮮活海鮮現場烹飪”招牌。不過,正值午飯時間,這些區域卻并沒有顧客前來消費,桌椅還處于疊放狀態。
增加體驗式消費區域是提升用戶粘性和到店率的有效方式。不過,家樂福此次翻新改造的影響還有待釋放。
4月6日中午12時和晚上8時,時代周報記者兩次前往家樂福北京雙井店,店內顧客寥寥無幾,收銀處也少有人排隊。家樂福此前的供應鏈危機也還未完全解除。蔬菜、水果、肉制品、冷凍食品、包裝零食等商品雖把貨架排得滿滿當當,但仔細查看也能發現不妥之處。比如,原本擺放啤酒產品的貨架,擺放的卻是成箱檸檬味茶飲料;豆制品和低溫肉類被零散的幾箱牛奶所占據;零食區域的品類也屈指可數,一種商品占據了一半以上貨架。
倒逼轉型
家樂福改變是現實倒逼之舉。
近年,大賣場模式已難以適應環境變化。中國連鎖協會發布的《連鎖超市經營情況報告(2021)》顯示,2020年,超市百強銷售規模為9680億元。其中,大型超市(營業面積6000平方米及以上)約占總門店數的14.4%,超市(2000-6000平方米)約占12.3%,社區超市(小于2000平方米)約占73.3%。而新增門店絕大部分是貼近社區、以經營生鮮食品為主的社區型門店。
家樂福在中國市場早顯頹勢。2017年和2018年,家樂福中國的虧損額分別為10.99億元、5.78億元。2019年,蘇寧易購斥巨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業務80%股份。蘇寧入主后,家樂福加快調整,加大創新業務的探索。2019年和2021年,家樂福在中國市場繼續收縮,分別關店3家、20家、26家,虧損額不斷擴大,2021年虧損高達33.37億元。2022年,家樂福依然難挽頹勢。2022年上半年,家樂福中國業務的虧損達4.71億元。
今年1月,家樂福“購物卡在門店無法購物”“貨架缺貨”甚至“倒閉”的傳言在社交平臺上持續發酵。當時,家樂福中國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全國門店均處正常運營狀態。
為改變當前局面,家樂福也不得不確定新定位與業務策略。張奎通過“4+1+1+1”策略解讀表示,相關策略包括基于新門店改造的到店消費場景模型策略、門店倉配物流延展至5-10公里范圍的S2B2C零售云策略、形成從服務門店周邊3-5公里的用戶,延伸到門店周邊15公里的覆蓋半徑圖等。
家樂福對原有門店“瘦身”、減少SKU、布局到店式消費體驗等措施,并非創新。早在2017年,沃爾瑪就在昆明和武漢低調開出2家面積數千平方米的門店。同年,物美也開始淡化大賣場概念,物美百子灣店和物美聯想橋店都將經營面積從兩層改為一層。大潤發和盒馬鮮生也開始嘗試mini店。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在家樂福新業態北京首店周圍一公里內,已設有七鮮生活、Ole精品超市、盒馬鮮生等多家競爭對手。
對于家樂福轉型,新零售專家鮑躍忠表示,家樂福在中國的經營陷入危機,要明確轉型戰略,“反復調整很難實現自救。”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賣場經營要堅持用戶思維。“賣場只有根據用戶需求不斷調整創新,加快轉型才可能進一步發展。供應鏈和線下經營能力是大賣場生存的基礎。”莊帥說。
“如家樂福能繼續提供差異化產品和服務,并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與線上電商平臺合作開展即時零售業務提升業績,未來仍有發展前景。”他補充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