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120億,南京前首富、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栽了
來源/猛犸資本局
撰文/鄧宇晨
因連續多年虛構交易、虛增收入和利潤,監管部門對*ST宏圖(600122.SH)、控股股東三胞集團及相關責任人施以行政處罰、證券市場禁入等措施。
4月19日,*ST宏圖發布公告稱,于近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下稱“《告知書》”)。根據《告知書》,*ST宏圖通過子公司宏圖三胞及其他子公司、分公司,虛構購銷業務,虛增收入和利潤,導致2017年虛增營收74.18億元,占當年披露金額的38.98%,2018年虛增營收45.82億元,占當年披露金額的32.69%。
從2017年-2021年,*ST宏圖連續5年虛減負債金額。另外,*ST宏圖還未在報告中定期披露與上海越神與海通恒信簽訂的《保理合同》,導致2017年至2021年年度報告存在重大遺漏。
證監會決定,對控股股東三胞集團給予警告,并處以400萬元罰款,對*ST宏圖給予警告,并處以200萬元罰款,對公司實控人、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給予警告,處以200萬元罰款,并采取十年市場禁入措施,對涉案的其他責任人分別處以市場禁入及罰款措施。證監會同時表示,根據上市規則,*ST宏圖已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根據*ST宏圖此前披露的業績預告,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59億元到-55億元,2022 年末凈資產為-58.31億元到-54.32億元,對此,公司解釋稱主要系3C零售連鎖業務繼續虧損和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所致。
4月20日,三胞集團相關負責人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目前公司對此次處罰暫無回應,“敬請關注上市公司公告”。
同一天,*ST宏圖開盤即封死跌停板,報收1.21元/股,總市值14.01億元。據2022三季報,*ST宏圖共有4.5萬余名股東。
連續5年虛減負債
2017年-2021年,*ST宏圖連續5年虛減負債。
據《告知書》,經查,2017年至2018年,*ST宏圖通過宏圖三胞及其32家子公司、3家分公司與三胞集團安排設立、借用并控制的,交由宏圖三胞管理的南京龍昀等18家公司虛構購銷業務,虛增收入和利潤,導致2017年和 2018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2017年至2018年,*ST宏圖及旗下公司以自己名義與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發生未進行賬務處理融資共計33筆,金額合計87.66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完全償還,2017年至2021年末未償還融資余額分別為71.32億元、73.52億元、73.34億元、72.81億元、72.81億元;*ST宏圖及旗下公司以第三方名義通過商業保理和票據貼現等發生未進行賬務處理的融資共計25筆,金額合計28.07億元,截至2021年年底尚未完全償還,2017年至2021年年末償還融資余額分別為19.31億元、24.67億元、24.67億元、24.67億元、24.67億元。
*ST宏圖上述行為導致其2017年至2021年財務報表虛減負債金額分別為90.63億元、98.20億元、98.01億元、97.48億元、97.48億元,占當期披露負債的比例為81.28%、104.73%、106.40%、103.34%、101.75%,存在虛假記載。據公告披露,該公司 2020年及2021 年虛減負債金額合計194.96億元,且占該兩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凈資產合計金額的4106.92%。
證監會同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處罰。
據《告知書》,作為三胞集團的董事長,袁亞非在集團總裁室會議上決策由*ST宏圖的財務部門解決實際業績情況與業績規劃存在差距的問題,并安排時任分管財務副總裁負責對接*ST宏圖的財務部門。隨后,分管副總裁按照會議要求口頭下達任務給*ST宏圖時任財務總監和財務管理部經理。因此,證監會認定,三胞集團作為*ST宏圖控股股東,授意、指揮宏圖高科進行虛構交易、虛增收入和利潤以及表外融資少計負債。
“袁亞非作為控股股東三胞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在江蘇宏圖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ST宏圖)信息披露違法行為中居于核心地位,組織、領導、策劃涉案違法行為�!弊C監會表示。因此,證監會決定對袁亞非給予警告處分,并處以200萬元的罰款,并采取十年市場禁入措施。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此次*ST宏圖財務造假案共涉及董監高人員20人,對公司及相關人員的罰款總計155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兩名獨立董事李浩、王家琪因“未勤勉盡責保證年報真實、準確、完整”分別被處以50萬元的罰款。
因“買買買”陷入流動性危機
三胞集團和他實際的掌舵者袁亞非,如今再度因*ST宏圖的造假案進入大眾視野。
據三胞集團官微,三胞集團是一家以信息化為特征,以現代服務業為基礎,新健康與新消費兩大主業協同發展的大型跨國民營企業集團。目前,公司擁有*ST宏圖、南京新百(600682. SH)兩家上市公司,以及富通電科(837438.OC)一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三胞集團目前擁有現代百貨、3C、大健康和科技四大業務板塊。
袁亞非是三胞集團的創始人,也曾問鼎南京首富。據媒體報道,1993年,袁亞非辭去南京市雨花臺區機關秘書的職務,下海創業。他花了2萬元在珠江路電腦城租了一間店鋪,起名三胞電腦,靠賣電腦及配件逐漸起家。就這樣,三胞這個品牌逐漸在南京站穩腳跟,成為全國知名的IT連鎖龍頭企業。
2011年,袁亞非進軍資本市場,收購了老牌百貨公司南京新百。隨后,袁亞非又在2014年花1.5億英鎊收購了英國百貨公司福萊莎,開啟了三胞集團的瘋狂“買買買”之路。
據媒體統計,三胞集團先后收購了樂語通訊、拉手網、麥考林、英國老牌百貨HOF、以色列養老服務企業Natali和A.S.Nursing、英國知名玩具店Hamleys等,合計花費資金超300億元。
2016年,袁亞非以400億元的個人財富位列胡潤百富榜第32位,躋身南京首富的寶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袁亞非絲毫不避諱自己的賭性,“我是個拿5000塊錢就敢做500萬生意的人”。
但收購的資產過多導致三胞集團的商譽負擔嚴重,債務危機日趨嚴重。進入2018年,在去杠桿的背景下,三胞集團的流動性危機愈發嚴重。2018年6月,橫跨零售、養老、醫療、地產、金融等領域的三胞集團突然資金鏈斷裂,多筆債務出現逾期。一夜之間,三胞集團及關聯企業紛紛被起訴,資產被查封、凍結。
2020年12月,三胞集團債務重組定稿方案出爐,債務總額高達600億元。在公開信中,袁亞非表示,三胞債務風險化解工作是在“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下推進的,“現在大家給了我們重組、重生的機會,我們一定吸取校訓,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爭取早日清償大家的債權�!痹瑏喎潜硎�。
在三胞集團的2022年年度總結大會上,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三胞集團正從風險階段走向恢復階段,將會把“推進重組預期、夯實經營管理、運作核心資產、提升企業價值”作為核心目標。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