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2023財年第四財季營收同比增長2%
聯商快訊:5月18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23財年第四季度(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季度)及全年業績。
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阿里巴巴收入為8686.87億元,同比增長2%;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725.09億元,同比增長17%;凈利潤為655.73億元,同比增長39%。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季度,阿里巴巴收入為2082億元,同比增長2%;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35.16億元,同比增長244.79%。凈利潤為219.96億元,去年同期則為凈虧損183.57億元。季度經調整EBITA同比增長60%,好于市場預期。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利潤上漲主要是由于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的市場價格上升而產生的凈收益,而去年同期則為凈虧損,部分被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下降、投資減值增加及經營利潤下降所抵銷。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全球局勢日益復雜,我們主動實施組織變革,給予業務更大獨立性以增強其競爭力,滿足不同客戶持續變化的需求,捕捉新市場機遇。我們采取具體措施以釋放業務價值,并欣然宣布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批準通過向股東分配股息的方式,實現云智能集團的分拆,尋求成為一家獨立上市公司。”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消費呈現穩步復蘇態勢,其中餐飲消費快于商品消費。
受益于此,本季度本地生活服務訂單增長超20%。其中,高德和飛豬“到目的地”業務訂單同比增長迅速,在3月,高德日均活躍用戶數量創1.5億的新高,飛豬國內酒店預訂價值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70%。“到家”業務上,消費需求改善、活躍商家數增加,以及有效擴展配送能力,令餓了么的GMV增長和訂單增長顯著上升。
在3月,淘寶和天貓的線上實物商品GMV增長(剔除未支付訂單)轉為正數,財報顯示服飾及保健品品類增長強勁。
本季度,在淘寶和淘特上M2C商品產生的支付GMV同比增長26%。淘菜菜持續推動中國零售市場中雜貨和生鮮產品的品類滲透,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有62%的淘菜菜年度活躍消費者為首次在阿里平臺購買生鮮產品的消費者。
本季度,盒馬繼續增強其銷售能力并提高運營效率;餓了么每筆訂單的單位經濟效益持續為正且同比改善;淘特、淘菜菜均持續實現季度虧損同比收窄。
去年,淘寶天貓確立了“從交易走向消費”的戰略方向,以用戶為中心,聚焦內容化、價格力和履約力等中長期發展能力建設,成效逐步顯現。在今年淘寶天貓618商家大會上,淘天集團CEO戴珊表示,面向未來淘寶天貓的方向是:用戶為先、生態繁榮、科技驅動,即推進全面內容化、支持商家發展降低商家經營成本、創造AI時代全新的用戶產品和商家工具。
海外電商業務方面,季度內,包含Lazada、速賣通、Trendyol和Daraz的國際零售商業訂單量整體同比增長15%,收入同比增長41%。
Lazada通過優化買家體驗,在東南亞市場實現雙位數訂單同比增長,并繼續擴大其買家基礎;Trendyol從3月起業務恢復,以及新業務訂單增長強勁,季度訂單同比增長率保持強韌。
本季度,速賣通面向全球消費者推出的新服務Choice,指定國家的消費者在Choice下單可享受免運費、免費退貨和配送質量保證等服務。推出以來,Choice日訂單量迅速增長,帶動速賣通季度訂單實現雙位數增長。3月以來,速賣通訂單量快速增長,同比去年增幅超50%。
本季度,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后,菜鳥的收入同比增長18%至人民幣136.19億元。在國際端到端履約網絡、國內送貨上門等影響體驗的關鍵物流能力建設,菜鳥持續推進,明顯進展。
財報顯示,3月份季度,國際商業、菜鳥、本地生活服務收入增速依次為29%、18%、17%;即便2023財年在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及諸多不確定因素下,三個業務按年實現13%、21%、12%的收入增速,逐漸成為阿里巴巴業績穩健增長的新引擎。
2023財年,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后,云業務收入人民幣772.03億元,經調整EBITA人民幣14.22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了連續第二年盈利。
阿里巴巴繼續執行股份回購計劃,財報顯示,截至3月31日季度,以約19億美元回購了約2150萬股美國存托股(相當于約1.724億股普通股)。在目前授權下,有約194億美元回購額度,有效期至2025年3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