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中小商家成為最大贏家
來源/電商頭條
作者/風清
618電商巨頭重點照顧中小商家
5月26日,隨著淘寶天貓開啟618預售,今年的618電商大戰全面展開。
巧合的是,阿里和京東都宣布了今年是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屆618,因此今年無論是面向消費者的優惠政策還是面向商家的扶持政策都格外多,電商平臺為了爭奪用戶不遺余力,可謂火藥味最濃的一屆618。
而更巧的是,當我們對比各大平臺的舉措時,會發現“中小商家”都是平臺重點照顧的對象。
先說淘寶。今年618商家大會上,淘寶天貓集團宣布成立中小企業發展中心,推出包括20億廣告專項補貼、AI智能提效、營商保障在內的一系列扶持計劃。同時宣布將在618期間為中小商家推出“淘寶好價節”,這也是整個電商行業首個為中小商家定制的專屬營銷IP。
此外淘寶直播還宣布,將為中小商家開設10000場產業帶專場直播,助力產業帶企業拓寬銷路。對特定區域中小品牌和商家,淘寶還有更具體的專項扶持計劃。
再說京東。今年年初,京東推出“春曉計劃”,扶持更多個人、個體戶、工廠等特色商家在京東開店,長期引進售賣低價商品的白牌和廠牌商家,豐富低價產品供給。
為了吸引商家入駐,京東取消了京東小店的平臺使用費,約60%的類目商家的技術服務費率低至0%,部分類目商家保證金降幅達80%。
據京東官方數據顯示,今年新增商家中,具有供應鏈優勢的工廠型商家、品牌型商家占比高達22.9%,新農人、設計師、手工匠人等自產型商家占比高達15%。 可見京東的舉措確實吸引力中小商家加入。
抖音電商也是一樣。不久前的抖音電商第三屆生態大會上,抖音電商發布了四大扶持措施,一方面推出商品卡免傭活動,降低中小商家經營成本;另一方面推出“0元入駐”權益,緩解中小商家資金壓力。
從618誕生到現在,這是第一次全平臺重點強調中小商家。今年618對于中小商家來說無疑是個絕佳的機會。
低價與內容,為中小商家量身定做
如果說海量扶持措施只是“戰術層面”關照中小商家,那么各大平臺趨同的策略則是在“戰略”高度上重視中小商家了。
隨著大廠之間“抄作業”的情況越來越頻繁,平臺的經營策略也變得大同小異,今年618就可以用低價與內容兩大關鍵詞總結。
低價,是今年618最明顯的趨勢。從京東推出百億補貼開始,眾多電商巨頭都圍繞“低價”這一核心展開了行動,為商家提供商品補貼和流量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低價不僅指降價,更是指低價位的商品。從APP首頁布局來看,淘寶、京東、拼多多都將“9.9特賣”頻道放在了首頁顯眼的位置。
早些年的618中小商家不占優勢,是因為相比之下大品牌的降價力度更大,對消費者更有吸引力。而今年各大平臺為中小商家專門劃分了賽道,避免了兩者直接競爭。
而低價商品,包括零食、果蔬、日用品等,本身就是中小商家的“強項”。由于沒有品牌溢價,主打一個薄利多銷,中小商家往往能賣出更低的價格,相對大品牌反而更有優勢。
內容,同樣也是今年618的核心關鍵詞。為了增強自身的內容力,各大平臺要么扶持新主播,要么從競爭對手那里挖來大主播,或者請明星助陣,想方設法通過內容吸引用戶。
內容利好中小商家的點在于改變了流量的分配邏輯。如果單純以貨架電商的邏輯分配流量,那就是看銷量、價格等硬性指標,中小商家很難競爭過大商家。但是如果按照內容分配流量,那么每個中小商家都有機會從流量池中分一杯羹。
舉例來說,去年雙11抖音電商上便涌現了一批跨越式增長的商家。比如“新顏珠寶個體店”官方賬號僅有5000+粉絲,但其通過鏡頭、特寫,高清精細地還原珠寶本色和商品細節,通過主播針對不同的產品策劃專屬的直播話術,與用戶產生共鳴,實現了日均10萬GMV的翻倍增長。
可以說,基于短視頻和直播的內容電商,給了中小商家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低價與內容兩大主題下,中小商家得以補足自身的短板,發揮自身的優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打法。如此看來,中小商家或許是今年618最大的贏家。
保護中小商家就是保護平臺的未來
那么,為什么各大電商平臺都如此重視中小商家呢?
首先,和大商家一樣,中小商家同樣有著重要的商業價值。著名的“長尾理論”告訴我們,只要儲存和流通的渠道足夠大,需求不旺或銷量不佳的產品共同占據的市場份額可以和主流商品市場匹敵甚至更大。
《2022雙11電商金融服務報告》顯示,中小微企業仍然是電商的主體,超過80%的商家年銷售額在300萬以內。對于任何電商平臺來的,中小商家對平臺GMV的貢獻不容忽視,拿下中小商家就等于贏下618.
其次,中小商家能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的需求,對穩定用戶群體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商品經濟發展,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而大品牌往往只注重市場較大的主流用戶需求,一些小眾的、利潤有限的市場并不愿意去做,或是做的不好。而覆蓋面更廣的中小商家,則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與大品牌形成互補關系。
舉例來說,圖書就是一個鮮有大品牌參與的市場,但某種程度上卻是一種“剛需”。目前,抖音、快手上有很多中小商家靠直播賣書,拼多多上也不少商家批量賣書,他們的存在增強了平臺用戶黏性,也避免了用戶流失。
最后,中小商家是平臺生態的一部分,保護中小商家就是保護平臺的未來。
任何一個平臺的生態都應該是可續持的、新舊交替的。每一個不起眼的中小品牌,都可能在若干后成為家喻戶曉的大品牌。更何況近年來國家一直提倡國貨復興,扶持本土的中小商家,便是提供新國貨生長的土壤,這對于整個國民經濟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
所以,當前的電商行業格局下,中小商家是每一個平臺都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今年的618,也將圍繞中小商家展開一場激烈的爭奪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