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日化巨頭解散員工,寶潔舊將救不了老牌國貨
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葉曼至
陷入輿論風波數月以來,老牌日化企業活力28的員工仍在等一個答案。
6月14日,活力28員工白怡(化名)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近日,活力28董事長兼CEO李健飛通過公司郵箱向全體員工發送“解散員工”的公開信。
根據白怡提供的公開信內容,自6月1日起,活力28全體員工停工停薪,解除勞務合同,公司開具離職證明和解除協議通知書。
“公司發了公開信之后,大群也被解散了,之前說過會在后續召開股東大會,現在也不知道開了沒有。”白怡透露,目前不少員工正在籌備仲裁,“但錢什么時候能到位,就不知道了。”
公開信稱,李健飛將繼續于活力集團解決問題,推動運營。而在這場討薪拉鋸戰中,李健飛也被推至風口浪尖。
受訪者供圖
2019年,李健飛加入活力28。在此之前,李健飛在寶潔工作過10年,為行業內的小有名氣的“日化人”。在李健飛的帶領下,2019年起,活力28先后獲得挑戰者創投、紅杉資本和泰康人壽集團投資。
而活力28憑借“超濃縮無泡洗衣粉”,在上世紀80年代初達到頂峰,市占率曾高達70%。據媒體報道,活力集團員工曾達3000人,在全國擁有超過1000個經銷商,終端網點超35萬家。
國際日化公司的職業經理人與老牌日化巨頭的搭配,一度將外界的期待值拉滿。然而,二者牽手再造傳奇的故事并沒有發生,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日化巨頭的跌落。
6月14日,時代周報記者在天眼查APP獲悉,5月至今,活力集團已背負16起同供應商、加工廠、銀行等的合同糾紛。與此同時,時代周報記者發現,活力28在抖音、微博、小紅書等官方賬號已停更多時,就連公司官網都無法正常打開。
6月10日~13日,時代周報記者多次嘗試以電話形式聯系活力28,截至發稿,尚未取得聯系。
煥發活力
在遇見李健飛以前,活力28早已在商海浮沉多年。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上任掌門人滕繼新的領導與打造下,活力28在短短10年內成為日化巨頭。而那句登上央視的廣告語“活力28,沙市日化”,更是傳遍大江南北。1996年,活力28集團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好景不長,上市后的活力28屢屢碰壁,并最終在2001年2月退市停牌。
活力28的前世起落,李健飛看得清楚。如何煥新老品牌,重振旗鼓,亦是他接手企業后首要解決的難題。
在李健飛看來,品牌老舊并非是阻礙企業前進的阻力,反倒有可能成為助力。
“LV、香奈兒、Gucci都有百年的歷史,掌門人和設計師都是頭發花白的老年人,但沒有年輕人會覺得它們過時。問題不在于‘老’,而是如何把‘老’變好。”李健飛如是道。
想讓活力28“老當益壯”,實屬不易,但李健飛有自己的辦法。
在日化外企浸泡十六載,李健飛深諳現代化企業經營管理之道:“我在寶潔做了10年,只知道CEO是誰,從來不知道老板是誰。沒人關心這個,我們只關心業績和KPI。”
喚醒消費者的品牌記憶,是李健飛激活老企業的第一步棋。
起初,李健飛將三四線城市線下渠道,作為主攻市場,借此觸達年齡在40-50歲、曾對活力28有感情的客群,而這部分的人,往往也是家居、清潔產品的主力消費軍。
在品牌效應起來后,李健飛正式籌劃產品革新。經過細致的市場調研后,李健飛發現,除了去污除漬,多元香味亦是日化產品的最大賣點。
自此,他開始翻新活力28產品線,并在織物洗護、餐蔬清潔、消殺、家居清潔、環境清潔、個人護理6大品類進行布局。其中,在花香產品上,活力28推出了市面上唯一具有前調、中調、后調的復合花香洗衣液。
光靠產品創新還不夠。李健飛更看重的,是如何讓品牌走近年輕消費者,而聚集年輕人的線上直播間與社交平臺,自然而然成為他的新標的。
2020年起,活力28先后與李佳琦、羅永浩、瘋狂小楊哥等頭部主播團隊合作,迅速打開線上市場。據媒體報道,2020年5月,在一場朱廣權聯合李佳琦為國潮品牌直播帶貨中,活力28的30萬件商品,在上架30秒后被一搶而光,賺足品牌人氣,圈粉無數。
線上線下齊齊并進,活力28曾實現業績增長。
他曾公開表示,活力28在2019年銷售額約為1億元,2020年達到5億多元,2021年全國線上線下銷售額超過20億,2022年銷售目標突破40億。
日化智云數據顯示,2022年1-8月,活力28洗衣粉線上電商銷售額超0.18億元 ,銷量超104萬件,銷售額市占率增長1.2%,位居高增長品牌TOP3。
活力28的線上表現,如同黑馬崛起。在曾與活力28有過品牌合作的MCN機構業內人士成誠(化名)看來,一個品牌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實現線上銷售的“從0到1”,足以證明決策者非常了解電商邏輯。
“公司過去也和其他日化品牌有合作關系,但像活力28這樣的黑馬,幾乎沒有。”6月14日,成誠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活力28乘風破浪,李健飛躊躇滿志。企業發展步入正軌,危機卻再度悄然降臨。
上市未果
活力28命運轉折,始于一場收購。
2022年2月,活力集團完成了對上海開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開米”)的收購。據悉,上海開米此前母公司為西安開米。官網顯示,西安開米成立于1997年,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環保型液體洗滌產品生產企業。
而擁有日化基因的上海開米,主要從事的是營銷推廣、互聯網銷售等業務。不難看出,李健飛有意通過收購,進一步提升活力28在線上銷售板塊的能力。
理想如此,現實骨感。早在收購戰略談妥之前,上海開米便背負超1億元的債務。
或許是出于對收購戰略部署的自信,又或許是被蒸蒸日上的營收沖昏頭腦,在收購前,李健飛對此早已知情,并表示計劃在收購后償還上述債務。
然而,這場計劃卻十分戲劇化地生出變數,李健飛顯然低估了債務對初轉型公司帶來的負荷。
由于疫情,這場收購一拖再拖,活力集團提出的收購解決方案,也被西安開米以沒通過股東陜煤董事會的理由否定,導致后續收購完成后,李健飛“自身難保”。
天眼查APP顯示,2022年8月,李健飛作為上海開米法人被債權方起訴,甚至被上海市第二人民法院下達“限制消費令”。
幾乎是同一時間,李健飛成立上海辦公室,大規模布局線上版圖,大量資金被飛速消耗,甚至到了資金鏈條斷裂的地步;而早期為了快速打入線上市場,李健飛采取的“低價模式”,也在失去充裕資金的支持下,徹底暴露其壓低公司利潤率的弱點。
自此,活力28“失活”,頻頻被員工、經銷商、供應商等討要說法,李健飛成為眾矢之的。
此前,有員工向媒體表示,造成活力28資金鏈斷裂,最主要還是“公司管理層不懂經營、財務混亂”所導致。
回頭看來,轉型后的活力28已初具現代日化企業運作雛形:產品革新、品牌年輕化、引入資本、拓展線下經銷商、擁抱線上電商等。不可否認,李健飛曾經做到過。
“無論是產品研發,還是渠道上的打法,都是戰術層面的問題,比戰術更重要的是戰略。”李健飛曾直言道。
風波到來,活力28未能東山再起。而面對好不容易做起來的品牌,不少員工難免心生惋惜。
“經過3年,好不容易把活力28市場和銷量做起來,本來是有機會越來越好的。我們所有員工,還想看著這個品牌再度上市。”白怡惋嘆道。
2022年8月,李健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希望2025年能讓活力28再次實現A股主板上市。如今,隨著公司解散提上日程,活力28上市夢碎。以紅杉資本為代表的投資方,再也等不到敲鐘之時。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