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是重災區,超五成“杭州首店”活不過三年?
出品/聯商網
撰文/牧之
近年來,首店經濟已然成為各大城市之間的競爭新熱點。
作為新一線城市的標桿,杭州的商業影響力、競爭力和吸附力不斷進階,進一步與品牌首店形成“雙向奔赴”。
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2020年,杭州引進各類首店204家;2021年,引進首店223家;2022年,引進首店322家……杭州正逐漸成為首店經濟的“圈粉引流”之城。
當然,品牌首店的引進也不是“一錘子買賣”,開店之后仍需商圈、購物中心和品牌等多方的共同培育,才能真正成為促進消費提質擴容的“流量密碼”。品牌首店的生命力、口碑以及與商場的契合度等問題仍需不斷關注,商場也需及時進行品牌的調優升級和差異化汰換,如此才能促進首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回望2020年,杭州引進的204家首店,如今怎么樣了?
超五成關店
據聯商網統計,杭州2020年引進的204家品牌首店,截至目前已經有107家歇業關門或暫停營業,占比超五成。(文末附詳細表格)
從商場方面來看,杭州大廈當年引進的47家品牌首店有18家關店。其中,意大利奢侈品牌RODOLFO ZENGARINI杭州首店、日本高級女裝品牌AICHOC浙江首店、意大利著名鞋履品牌鐵獅東尼浙江首店、法國知名滑雪服飾品牌FUSALP杭州首店、美國專業滑雪運動品牌SPYDER浙江首店等知名品牌首店已經閉店。
杭州湖濱銀泰in77引進的48家品牌首店有26家關店,占比達54%,其中包括日本知名設計師品牌覓己·三宅一生中國首店、美國潮牌XLARGE浙江首店以及厚貞牛舌燒肉杭州首店、漁人歌浙江首店、上上謙火鍋浙江首店等中國餐飲品牌全部關店。
杭州萬象城引進20家首店,其中11家已經關店,占比55%,其中不乏美國殿堂級的滑板/沖浪極限服飾VOLCOM中國首店、德國Meissen TeaHouse家居館中國首店、英國時尚品牌Ted Baker浙江首店、意大利西餐廳FREYA沸婭杭州首店等高品質首店。
從首店關店比例來看,西溪印象城、國大城市廣場以及來福士表現慘淡,三家商場2020年引進的首店品牌已經全部關店。
而由江南布衣打造的新概念綜合體天目里表現亮眼,其當年引進的5家首店目前全部正常營業,尤其是日本蔦屋書店中國首店已經成為杭城一處著名的網紅打卡點。
關于首店的閉店原因,聯商網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表示,一些購物中心在招商時顯得盲目,引進的首店品牌參差不齊,甚至還會把無次級品牌當作首店,結果可想而知。
同時,一些冷門品牌一般很難打開市場,完成填補招商的階段性任務后,就算不主動撤場,也會面臨被一些強勢購物中心清退的結局。此外,還有部分品牌進入時間節點不好,需要及時止損。
餐飲、服飾占比高
作為引流利器,餐飲在商場業態中的占比一般較高,當然,這也影響了餐飲業態在品牌首店中的占比。杭州2020年引進的204家品牌首店中,餐飲業態占比超四成。
在關店的107家品牌首店中,餐飲品牌最多,有48家,占比45%;緊隨其后的是服飾品牌,有35家,占比33%;二者關店數量占比78%,這也符合兩大業態在購物中心的門店占比。此外,生活服務業態有10家關店,美妝有7家,其他業態有7家。
餐飲首店之所以關店占比高,是因為很多餐飲品牌門店系首創品牌或新創副牌,如湖濱銀泰in77引進的福谷吉魚河豚·鍋物料理、龍湖濱江天街引進的肥威茶冰廰,杭州來福士引進的班尼小廚等等,均為新創品牌。聯商網顧問厲玲曾表示,如果是完全新創的餐飲首店,一年之內淘汰率甚至高達70%。
從首店量級來看,107家關店品牌中,杭州首店47家,占比44%;浙江首店39家,占比36%;全國首店20家,占比19%;另外還有1家華東首店,占比1%。
從品牌屬地來看,107家關店品牌中,中國品牌最多,有83家,占比78%;另外,美國品牌有7家,意大利品牌6家,日本品牌5家,法國品牌3家,德國、英國和丹麥各1家。
正如厲玲所言,品牌首店雖是流量利器,卻不能盲目追求,如果首店品牌能級太低,對于商場和品牌將會是一個雙輸局面。商場方面會因為首店品牌能級太低導致形象和檔次“降級”,或者頻繁調整鋪位引發外界對于經營能力的質疑;品牌方當然也面臨不菲的投資成本和不符預期的經營狀況。
當然,杭州2020年引進的品牌首店仍有97家在正常營業,并且有些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大眾點評4分及以上的品牌有51家,占比超五成。
其中,一些品牌首店還獲得了4.8以上的高分。比如,杭州大廈的溥儀眼鏡和教父Godfather的大眾點評評分高達4.9分;此外,天目里的蔦屋書店、湖濱銀泰in77的樂高、杭州萬象城的GB DAVID、嘉里中心的Ubras以及遠洋樂堤港的靚靚蒸蝦·全蝦宴等品牌均為4.8分。
不斷加碼首店經濟
近年來,杭州不斷釋放加碼首店經濟的信號,在提升城市商業能級的同時,不斷推出政策扶持和優化營商環境。
2022年8月,杭州商務局發布政策,對每引進1家國際頂級品牌首店(旗艦店)、國際一線品牌首店(旗艦店),且納入限額以上統計的,分別給予其運營主體100萬元、60萬元獎勵,分三年兌現。
與此同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杭州商務局把原本市級的審批權全部下放到區縣、街區,商家通過App一鍵審批,方便快捷。
從近三年的情況來看,品牌首店依舊鐘愛購物中心和高端百貨等集中式商業。武林商圈和湖濱商圈依舊穩坐首店“收割機”的位置。杭州正逐漸成為一線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浙江市場的首選地,以及新業態、新品牌培育孵化的主戰場。
未來,杭州還將有杭州中心、恒隆廣場、K11、SKP、IFC等眾多高端購物中心入市,“一城多中心”的商業格局逐漸成熟,商圈聚集效應顯著,競爭日趨白熱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進行差異化運營,如何變“客流”為“客留”,品牌首店如何避免“曇花一現”,如何實現在地化可持續運營等等,是商圈、商場和品牌等各方需要共同面對的必答題。
附:杭州主要商場2020年引進的首店現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