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小楊哥背后的男人
來源/電商頭條
作者/風清
01
小楊哥背后有高人相助
要說今年最火的抖音網紅,絕非瘋狂小楊哥莫屬。
從今年初成立小楊臻選,到前段時間花3000萬開演唱會,小楊哥可謂火了一整年。據統計,這一年他上過33次熱搜,粉絲超過1億,是當之無愧的抖音一哥。
不僅人紅,小楊哥的生意也做得很大。天眼查顯示,目前小楊哥旗下的公司已達到27家,體量已和大型MCN公司相當。去年11月,小楊哥豪擲一億多元人民幣在合肥購置了一棟大樓,用來當做三只羊全球總部。據他本人所說,去年光繳稅就交了2個億,一個月要發(fā)出去5000萬工資。
那么問題來了,這么大的企業(yè),全是靠大小楊兩兄弟做起來的嗎?雖然他們很會“整活”,但開公司搞業(yè)務這種具有一定門檻的事,光靠兩個網紅顯然是不夠的。小楊哥的背后,是否有高人相助?
沒錯,這個人就是小楊哥直播間里不時出現的“杜老師”杜剛。
經常看小楊哥直播的朋友都知道,杜剛是三只羊集團的CEO,小楊哥商業(yè)帝國幕后的操盤手。由于杜剛此前在高校任教十余年,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杜老師。
天眼查顯示,杜剛在三只羊網絡的主要人員,其名下有16家任職公司,最早的一家成立于2004年,有著豐富的營商經驗。杜剛2005年就開始接觸電商,從早期的傳統電商到后來的私域電商再到現在的興趣電商,他均有涉獵。
圖源:天眼查App
就像三只羊集團立足于內容一樣,杜剛與小楊哥結緣也是因為內容。杜剛表示:“2019年的時候我曾經刷到過瘋狂小楊哥的視頻,我當時點了不感興趣,因為當時我很順。但是突然2020年,我的生活節(jié)奏被打亂了,生活變得一地雞毛。我無聊的時候,遇到很多困境的時候,我坐下來看的時候發(fā)出了會心微笑。”
小楊哥這種給人帶來快樂的能力,讓杜剛意識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業(yè)價值。于是2021年杜剛與小楊哥達成合作,2022年共同成立了三只羊集團。
在杜剛看來,三只羊是一家“中臺服務型”公司,小楊哥等達人只需要做好內容,其他的事就交給杜剛他們打理,一個負責生產流量,一個負責變現,分工十分明確。
優(yōu)質的內容,來源于個人的靈感,是難以復刻的;而成功的變現,來源于正確的方法論,卻是可以借鑒的。那么,杜剛成功的方法論是什么?
02
用供應鏈壓低價格
世界上有兩種帶貨主播,一種為別人帶貨,另一種為自己帶貨。前者本質上還是“打工人”,后者才是“老板”。所以當一名網紅主播想要產業(yè)化運作,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貨,也就是有自己的供應鏈。
幫小楊哥解決供應鏈的問題,就是杜剛所做的頭等大事。
2021年,杜剛開始搭建供應鏈系統,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找代工廠。杜剛找代工廠的標準有兩個,第一個是品質要好,必須是行業(yè)里的一線水平。比如小楊臻選賣的面巾紙,就來自合肥新橋的一家TOP級工廠。考慮到小楊哥的知名度,還是有很多工廠愿意與其合作的,選擇范圍相對較廣。
但第二個標準“讓大家都用得起”就難以實現了,杜剛總是盡量壓低價格,用直播間的銷量作為利益點與工廠談,不過能接受的工廠并不多,協商的過程比較艱難。有些品類談不下來,杜剛就只能放棄。
小楊臻選slogan:好東西用得起 圖源:抖音
當然,杜剛所做的并不是單純的壓價,他還通過優(yōu)化產品的方式降低價格,同時幫助廠商節(jié)約成本。比如物流過程中,不同重量的快遞價格不一樣,杜剛發(fā)現一公斤和不到一公斤的運費差別很大,反饋到廠家,將產品加包裝做到985克,從而節(jié)約運費。傳統企業(yè)往往只關注產品本身,而杜剛會把電商的思路加入生產過程中,實現反向定制。
縱觀直播電商領域那些賺大錢的公司,幾乎都與高端品牌掛鉤,可為什么杜剛要執(zhí)著于低價呢?因為他很清楚,當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低價是最重要的競爭力之一,但低價不等于低端,甚至不應該有高端和低端之分,做出“好而不貴”的商品才是正道。
杜剛表示:“我們不會用高價產品給自己的直播間做背書,來說明直播間高端與否。品牌向著高品質形象去努力,但商品賣出來平價,才是真正消費者想要的。”
在杜剛的帶領下,目前小楊臻選已經建立了一個相對完整的供應鏈系統,品牌方可以通過這個系統入駐。為了選品,杜剛還配置了150名選品人員組成的選品團隊,挑選消費者認可的好物。
當一名主播打通供應鏈后,他就從“帶貨”升級為“賣貨”了。
03
直播切片迸發(fā)商業(yè)潛力
杜剛不一定懂內容,但他一定懂內容的價值,以及如何最大化利用內容變現。
小楊哥在直播中,經常冒出一些金句,或是做出一些即興表演,引來觀眾一片歡笑,效果出奇地好。于是,許多創(chuàng)作者做起了“直播切片”視頻,把小楊哥直播的精華部分剪出來,當成自己的二創(chuàng)作品。
小楊哥直播切片 圖源:抖音
對于這種二創(chuàng)行為,不少主播是比較敵視的,畢竟這樣會搶走他們的流量。但杜剛和小楊哥卻大力支持,甚至提供專門的平臺供剪輯師們發(fā)揮。
2019年,杜剛推出“中小二”直播切片分發(fā)平臺,創(chuàng)作者入駐后即可獲得小楊哥授權,通過切片視頻獲得的帶貨收益五五分成,如果月銷售額超過5萬,創(chuàng)作者還能獲得更高的分成比例。
為了保證切片質量,杜剛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必須有二次創(chuàng)作痕跡,不允許簡單拼湊等。同時眾小二平臺也提供課程培訓、剪輯指導、疑難解答,不斷培養(yǎng)優(yōu)質達人。
目前,眾小二平臺注冊用戶已超過10萬,有1萬多活躍創(chuàng)作者。據報道,2023年三只羊通過眾小二的帶貨收入或將做到6.8億元。而杜剛的目標是一年20億元,他對此充滿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杜剛推出切片分發(fā)模式的目的不完全是盈利。在篩選剪輯師的時候,杜剛會傾向于選擇一些全職寶媽、下崗待業(yè)和殘疾人群體,為他們提供一份工作。可以說,憑借直播切片,三只羊集團實現了公益和商業(yè)的統一。
從結果上看,這無疑是一場雙贏。創(chuàng)作者獲得收益自不必說,小楊哥也能因海量直播切片增加知名度,這些散落在各地的流量最終仍會導向直播間,構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所以,堵不如疏,與其把流量藏著掖著,不如與他人共享,把蛋糕做大。
實際上,杜剛的商業(yè)思路早有先例可循。PC時代早期,微軟其實在有意縱容C端盜版windows系統的泛濫,這不僅是因為打擊盜版的成本太高,更是因為憑借盜版可以迅速搶占市場,擴大用戶基數,倒逼B端客戶使用。
如此看來,小楊哥能有今天,直播切片立了大功。而將小楊哥直播內容最大化利用的杜剛,無疑體現出作為運營者的專業(yè)度。
04
專業(yè)團隊已是主播標配
其實,不只是小楊哥,很多現象級網紅的背后,都有一個鼎力相助的“貴人”。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李佳琦。李佳琦最初是歐萊雅線下柜臺的一名“柜哥”,是美腕的老板戚振波將他帶上了直播的道路。戚振波的商業(yè)嗅覺十分敏銳,2016年便意識到了直播電商的風口,于是找來李佳琦嘗試帶貨,沒想到效果意外地好。隨后,戚振波主導了一系列話題營銷,比如為李佳琦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和馬云比賽賣口紅等,將李佳琦推上帶貨一哥的王座。
戚振波
還有東方甄選的董宇輝,俞敏洪就是他的貴人。知識帶貨并不是董宇輝的獨創(chuàng),每一個東方甄選的主播都是這么播的,只是恰好董宇輝火出了圈。作為叱咤教育行業(yè)三十年的老江湖,俞敏洪不僅識人善用,更是明白如何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了解自己的用戶。新東方能夠順利轉型為東方甄選,既有董宇輝的偶然因素,更有俞敏洪的必然因素。
這些直播紅人的例子告訴我們,強大的個人實力和絕佳的運氣雖然可以紅極一時,但想作為長期的賺錢手段,離不開專業(yè)人士的指導和系統化的商業(yè)運作。
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結束,團隊協作的時代正在到來。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