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首席商業官蔡英華離職
出品/36氪
撰文/鄧詠儀 武靜靜
36氪獨家獲悉,阿里云首席商業官蔡英華(花名:華琰)已于今日正式卸任,從阿里云正式離職。
蔡英華是阿里云近兩年推進政企業務的關鍵人物。他在2022年3月空降阿里云,出任阿里集團資深副總裁(M7級)。
如此高級別人士空降核心業務,這是阿里歷史上極少有的案例。此前,蔡英華曾任華為EBG中國區總裁,一手帶起華為在中國政企業務客戶上的數字化業務,建立前期咨詢規劃、中期交付實施、后期運營運維等合作伙伴生態,并將政企業務下沉到各個地市。
36氪就此事向阿里云求證,截至發稿,阿里云暫無回復。
蔡英華的離職實際早有預兆。11月23日,阿里云宣布了最新的組織架構調整,銷售線架構變為三大部分,分別是公共云業務事業部、混合云業務事業部和海外業務事業部,均向阿里云CEO吳泳銘匯報,但其中未見蔡英華的動向。
更早前的5月,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發生變更,由原阿里云智能CEO張建鋒卸任法人,蔡英華接替。但到了9月,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蔡英華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
蔡英華離職的大背景,是今年開始的阿里集團大變革背景下,阿里云也進入頻繁的業務調整時期。
2023年3月,阿里發起成立以來力度最大的的組織調整,將集團拆分為“1+6+N”架構(集團為1,6個獨立公司,N個創新業務),阿里云、菜鳥、盒馬等業務為第一批預計獨立拆分上市的業務。原阿里云CEO張建鋒卸任,張勇(花名:逍遙子)在此次調整中擔任阿里集團董事長,同時兼任阿里云CEO。
但到了9月,阿里云宣布停止分拆,終止上市進程,并再度換將——張勇卸任,由吳泳銘接任CEO。
從上市到終止上市,也伴隨著阿里云在政企業務上的巨大轉向。
此前,云廠商面對互聯網客戶以銷售公共云算力為主,高度標準化,使用起來如同水電煤,隨取隨用、實時結算;但到了政企大項目上,央國企、政府等項目偏好混合云、私有云,項目動輒數千萬甚至過億元級,交付周期短則半年、長則數年。這對原來主要做公共云的阿里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2018年開始,阿里云開始從服務互聯網客戶,逐步延展至政企市場。彼時,云廠商的營收主力——互聯網客戶增長已見頂,云廠商開始搶灘各省標桿數字化轉型項目。面對運營商、華為等To B領域強敵,阿里云處于激烈的規模競爭當中,為了收入增長,阿里云做了不少集成、總包類的大項目。
銷售組織隨之不斷調整。2021年6月,前阿里云智能CEO張建鋒(花名:行癲)發起了成立以來最大力度的銷售線改革,設立18個行業部門和16個區域線,目的在于建立起一套面向To B大客戶的銷售界面和交付體系。
而有著華為背景的前高管蔡英華,正是被阿里云寄予帶起政企業務大盤、快速提升收入的重任。
蔡英華上任后,也開展了一系列銷售線大調整。2022年4月,蔡英華上任開始,就組建了新組織架構和策略方向——首先,追求高質量增長,持續優化銷售組織,形成“行業主建、區域主戰”的模式,提升客戶滿意度;第二,做強區域銷售生態及行業ISV(獨立軟件開發商)生態,向生態讓利。
銷售側的精簡動作一直持續至今。2022年年底,蔡英華將銷售側的行業線進行了一輪合并,到了2023年7月,蔡英華再度發布總裁令,銷售線不再按中國、國際劃分,而是合并為京津冀、廣東、上海、浙江、蘇皖等7個大區,直接向他匯報。
蔡英華希望將一套系統的To B打法帶到阿里云。36氪了解到,除了組織調整之外,蔡英華上任后發布了多道總裁令,很多內容是有關銷售心得、打法指導,他也經常在內部開展系統性的銷售培訓。
在生態建設上,蔡英華也投入諸多心力,2022年,阿里云分銷伙伴的整體業績同比增長近兩成。一個例子是,2022年阿里云的生態大會首次獨立舉辦,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在阿里云每年6月的峰會上開個分會場。蔡英華在2023年頒布的伙伴政策是,將伙伴的市場規模擴大5倍,并把各級別分銷伙伴的傭金率提升至歷年最高。
不過,這些措施很難讓阿里云的政企業務有飛躍性增長,阿里云的最新一季財報中,收入增速為2%,依然在低點徘徊。
“華琰的總裁令和措施比較接地氣,是To B的系統打法。”一位前阿里云人士對36氪表示,“但問題在于,阿里云的考核模式并沒有一起轉向,還是較為偏向互聯網客戶的短期考核模式,對阿里云的銷售體系而言,這些措施可能是治標不治本。”
另一個因素是,云廠商如今都處在降本增效,調整收入結構的節點。阿里云也從重視規模,到如今考核利潤,強調業務健康度。
政企云市場的激戰從2018年左右開始,到2022年,試水一圈的云廠商們,已經意識到政企市場的難度所在——沖在前面做總包、集成難以獲得有質量的增長。在Q3財報中,阿里云表示主動削減了項目制訂單,強化公共云產品和服務收入,讓季度利潤大幅提高至14.09億元。
“華為銷售確實牛,但那是幾代人的積極進取和不斷沉淀的打法。不是來一個高管就能復制的。”一位阿里云人士對36氪表示。
在疫情、經濟周期等因素沖擊下,阿里云需要保證收入健康度。蔡英華的離場,也代表著阿里云依靠做集成、總包來獲取高增長的模式告一段落。在今年11月,阿里云喊出“AI驅動、公共云優先”戰略,云棲大會上再提“水電煤”基礎設施的目標,都表明阿里云正在回歸創始時的初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