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最大超市員工涉嫌職務侵占約2.2億,給行業哪些啟示?
來源/聯商網
撰文/蔡建楨
又一家知名零售企業遭遇了職務侵占資金案。
12月19日,中百集團發布公告稱,2023年7月22日,中百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中百倉儲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百倉儲超市”)發現其財務人員邵某某存在職務侵占資金嫌疑,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因犯罪嫌疑人逃到境外,為保證信息源不斷掉,立案偵查全部秘密進行。
2023年10月13日,公安機關將竄逃到境外的相關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到案。根據初審,邵某某處心積慮,發現并利用供應商結算系統漏洞,針對生鮮非標品采購與結算的特殊性,通過虛假勾對驗收單據、偽造審批人簽字、虛增供應商等隱蔽手段,惡意侵占公司巨額資金。
中百集團稱,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及追贓挽損中。
目前,案件處于偵查階段,初步估算侵占資金金額累計約2.19億元,預計導致公司其他應收款原值增加約2.19億元,應付賬款增加約2.19億元,初步預估其他應收款計提壞賬準備約2.1億元,減少2023年利潤總額約0.5億元,調減以前年度利潤總額累計約1.6億元。最終影響具體金額需根據公安機關后續偵查結論來確定。
中百集團表示,經公安機關篩查資金流向及公司自查,未發現涉案人員邵某某與公司控股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存在關聯關系。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正常,上述事項未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造成其他影響。
1
事實上,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包括職務侵占、挪用資金、侵犯商業秘密、非公受賄等企業內部犯罪行為也伴隨而來。相比較而言,一般企業內職務侵占行為居多,企業想要通過刑事控告的途徑來維護自身權益,卻不知如何開展相關工作。
有資深律師表示,職務侵占行為的前期取證,就相當于刑事案件偵查部分的工作,對于控告目的的實現至關重要。若由企業自己內部人員實施,往往欠缺相應的法律專業知識及經驗,無法準確判斷控告的可行性。因此,企業還是需要委托實務經驗豐富的專業律師來開展前期準備工作,做到專業人做專業事。
一般來說,前期的梳理案件事實以及收集必要的證據很關鍵,包括:
(1)準備報案文書(1.報案人、嫌疑人的基本情況,2.基本案情,3.報案人訴求,4.報案人簽名);
(2)提供報案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單位委托書及職務證明、報案公司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場地租賃合同;
(3)提供其他全部涉及公司、網點的營業執照復印件或開店注冊信息;
(4)提供員工入職證明:包括《聘用合同》、《入職登記表》、《任命書》等復印件(要蓋公司公章)、在職證明:工資單復印件(要蓋公司公章)、職權證明(相關書證及解釋);
(5)提供全部涉及公司的架構、公司之間關系情況和員工身份信息;
(6)提供全部涉及公司的收款賬戶信息和財務會計賬冊,并對財務會計賬冊進行司法審計,出具司法會計鑒定報告;
(7)提供可疑資金的詳細流水,并找出具體的每一筆可疑資金并做表格;
(8)提供每一筆可疑資金對應的合同、協議或網絡交易記錄;
(9)提供每一筆可疑資金的經手人信息和聯系方式;
(10)其他書證。
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可撰寫控告文書,進入刑事控告流程。在此過程中需要確定管轄,以及積極與公安機關溝通立案。“這需要專業的人、采取專業的手段、做好專業的工作,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結合自身案件的情況,按照相應的流程,采取對應的方式,才有可能取得效果。”上述資深律師表示。
2
從上述案件細節看,該事件也暴露出中百集團在內控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公告顯示,案發后,中百集團方面采取措施配合調查取證同時對內就暴露出的結算系統問題等進行處理,其中提到多項針對內控制度的制定和執行的措施。
同時,公司組織財務骨干50人,對下屬其他各子公司開展以會計制度建設執行、銀行轉賬管理和資金安全管理等為重點內容的專項檢查,檢查范圍涵蓋2023年費用報銷、商品采購、資產購置、基建項目付款和預算管理等。檢查發現存在審批不嚴、核算記賬不規范、銀行賬戶清理不及時等流程執行不完全到位的問題,已予以整改,未對公司正常經營造成影響。
公司提到,將“強化內控流程執行力度,對于該案件暴露出的風險意識不強、財務審核不嚴、員工缺乏輪崗交流等問題,進一步細化崗位職責,并安排對相關崗位人員進行輪崗和責任調查”,“進一步完善內控管理制度,修訂完善了《重點崗位人員輪崗管理辦法》《信息系統賬號及權限管理辦法》等,強化重點崗位人員輪崗交流、系統賬號安全及系統權限管理工作”等。
資料顯示,中百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百集團)是國有商業上市公司,是湖北省連鎖超市龍頭企業,1997年5月19日,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中百集團前身為中國國貨公司武漢分公司,由愛國人士于1937年發起創立。50年代更名為“武漢市中心百貨商店”,是武漢市第一家國營大型百貨商場。1989年,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成立“武漢市中心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5月18日,更名為“中百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百集團的組織架構
目前,中百集團由原單體百貨店發展為擁有分布在湖北、重慶、湖南三地的連鎖網點1700余家,經營面積超170萬㎡,員工總數近2萬人,資產總額逾100億元,年營業收入近130億元,規模銷售近280億元的大型商業集團,擁有綜合超市、社區超市、24H便利店、購物中心、電器專賣、智慧物流、食品工廠、零售科技、塑料制品生產等多種業態。
近年來,中百集團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2021年中百集團由盈轉虧,實現營收123.3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22億元,同比下降152.13%。2022年,中百集團營收121.97億元,虧損達到3.2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中百集團營收91.87億元,虧損4370萬元。
中百集團官網顯示,涉案的中百倉儲超市有限公司是其全資子公司,注冊資金7.03億元,在職員工15000余人。同時經營“中百倉儲”和“中百超市”兩大超市品牌,門店遍及湖北和重慶,網點數達200余家。根據年報數據,中百倉儲超市2022年虧損超3億元。
今年8月初,中百集團正式宣布面向社會開放品牌招商加盟渠道。其中,中百超市加盟為首次對外發布。
對于全面開放加盟的原因,中百集團表示:一是希望借鑒中百羅森加盟的模式和做法,把中百超市推向市場;二是作為提升業績、改善公司盈利空間的一種探索舉措。
寫在最后
其實,員工涉嫌職務侵占或犯職務侵占罪在A股公司中并不少見。但中百集團此次案件涉案金額較大,嫌疑人還是財務人員,值得行業關注。
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曾一再提醒企業經營要注意安全健康。他指出企業的運營一定要有完善、規范的系統,這樣可以保障如果我們不想做了就能不做,而不會再造成將來負債累累的或者法律問題的出現。
而于東來提到的安全健康不僅僅體現在企業財務的規范和企業經營的安全,還有企業家與員工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企業要時刻保持必要的風險意識,不斷完善相應的規范標準,及時發現問題。希望中百集團的案例可以給行業再敲一下警鐘。
今日互動:
你建議企業如何更好地規避此類問題?
歡迎評論留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