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佬強勢復出鎮場子
出品/全天候科技
作者/劉寶丹
作為中國互聯網乃至全球企業界一顆耀眼的明珠,阿里巴巴創立25年來,其大股東一直備受市場關注。
19年前,出資10億美元加上其他資產,雅虎拿下阿里39%股權,取代馬云團隊成為阿里最大股東。此后阿里不斷新增融資,又引入了軟銀,阿里大股東一直被外資占據。
如今,這一局面被創始人馬云打破,他的持股比例超過了軟銀,重回阿里第一大股東。
這樣的巨變背后,折射的是一代互聯網大佬重回舞臺中央,“影子”馬云重掌阿里,增持自家公司股票,馬化騰不斷回購狙擊南非大股東拋售,劉強東夫婦更是齊上陣,為京東造勢。
他們不約而同地在內部表示,絕不躺平,要改革,要讓“狀態最好”的人上場。
也許在一個日益動蕩的時代,就是需要創始人這樣的強者回歸,才能穩定局面;在全球科技公司發展史上,這樣的故事早就不斷發生。
01
回歸
將近20年,阿里第一大股東之位,又回到了馬云手中。
華爾街見聞獲悉,大約半年前,馬云持股比例已超過軟銀,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第一大股東。
根據摩根士丹利研報,截至去年5月份,軟銀對阿里的持股已經從2022年12月時的6-7%,下降至不足0.5%,低于馬云的4.5%。軟銀退出主要是因為愿景基金的資金需求過大,選擇沽清阿里股票。
去年四季度,馬云又增持了價值5000萬美元的阿里香港上市股票,蔡崇信也購買了價值約1.51億美元的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的股票。
阿里被視為孫正義“最成功的投資”,這次退出意味著,軟銀對阿里長達24年的投資結束了。
回望阿里的大股東更迭,可以看到一家中國互聯網公司,是如何借力融資成功登頂的。
阿里的崛起離不開背后金主們的支持,尤其是雅虎和軟銀,他們也曾先后成為阿里的大股東。
2005年,雅虎以10億美元加上其在中國的資產換取阿里巴巴39%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也讓阿里旗下的淘寶和支付寶得到了迅速發展,從而奠定了阿里的江湖地位。
2012年開始,雅虎和馬云團隊爆發了控股權之爭,此后逐漸減持阿里股票,2019年決定全部拋售。根據同花順數據,截至2019年底,雅虎已經不再出現在阿里重要股東的名單上。
隨著雅虎減持,軟銀開始“上位”。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時,軟銀憑借34%的持股成為阿里第一大股東,彼時馬云持股8.9%位列第一大個人股東。
此后幾年,孫正義的愿景集團投資失利,不斷拋售阿里股票回血,馬云家族也多次套現股票,到2023年5月,軟銀持股降至0.5%,馬云持股則在4.5%左右。
兜兜轉轉,阿里的第一大股東還是變回了馬云。
重回阿里第一大股東意味著,馬云對這家公司的影響力也正在加強。而此時,正值阿里的多事之秋。
去年11月,拼多多市值超過阿里,這是中國電商歷史上極具里程碑意義的事件,阿里的地位被顛覆了。這時,馬云罕見在阿里內網表態,他相信阿里會變。
過去一年,阿里掀起一輪史上最大組織變革和人事調整,龐大的阿里帝國被一拆六,以蔡崇信和吳泳銘為代表的阿里老人重回前臺,吳泳銘喊出阿里要歸零,回到創業狀態,中國電商市場的格局正在激烈重構。
02
信心
作為阿里創始人,馬云在阿里需要的時候站了出來,并通過持續增持成為最大股東,這對低迷的資本市場起到了顯著的提振作用。
1月23日,阿里巴巴美股盤前拉升,一度漲超7%,截至當天收盤,阿里最新價為74.02美元,漲幅達7.85%。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馬云和蔡崇信的回購行為對于提升公司價值、增強市場信心、穩定公司股價等方面都是有益的。
騰訊管理層曾在去年三季度電話會上表示,中國互聯網股票的估值幾乎達到歷史最低點。馬云和蔡崇信出手增持幾乎就在此時,這意味著大佬們有類似的價值判斷。
事實上,中國互聯網公司正在掀起一場股價保衛戰,而這被看作是對科技股低迷的回擊。
不僅創始人支持,互聯網大廠也紛紛出手回購股票。2023年,阿里以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0億元)的總價回購了總計8.979億股普通股,是回購力度最大的互聯網公司。
港股“股王”騰訊近兩年也加大了回購力度。自從南非大股東啟動長期減持計劃,騰訊在2022年回購約1.07億股,累計耗資超338億港元,2023年又斥資大約400億港元進行回購。
面對持續下跌的美團股價,一向霸氣的王興也開始回購。自2024年1月10日開始,美團連續8天進行回購,金額大約32億港元。
資本市場之外,不僅馬云,馬化騰、劉強東、李彥宏等第一代互聯網大佬近期都表現活躍,重回聚光燈下。
1月23日,騰訊以64.2億元拿下北京海淀區地塊用戶辦公,積極釋放加大投資的信號。
兩個多月前,馬化騰在內部表示,要讓狀態最好的人上場。
騰訊的業務也有明顯調整,一向佛系的微信開始發力視頻號,已調整微信支付及視頻號組織架構,擬加大“直播帶貨”投入。
這段時間,劉強東和京東也動作不斷,去年底,他在內網回應員工,稱絕不躺平。
1月24日,京東宣布成為央視春晚獨家互動合作平臺。據接近京東人士表示,京東怒刷存在感是為了突破下沉市場,獲取業務增量機會。
從增持股票到業務重整,互聯網大佬們的步調正在變得一致,提振了中國科技公司的士氣。
對于企業和資本市場而言, 行動是信心最好的彰顯,諸如馬云、蔡崇信增持阿里股票、騰訊巨資北京拿地,都是提振信心的具體行動。
而在全球經濟低迷,中概股承壓,大廠紛紛裁員優化的時刻,也需要創始人們出來鎮場子,扛過一場場暴風雨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