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又砍了自己一刀,飛書裁員不超過20%
出品/全天候科技
作者/劉寶丹
去年營收超千億美元,顛覆了長期以來互聯網BAT格局的字節跳動,掀起了一場大變革。
繼去年對VR、游戲等非核心業務收縮后,華爾街見聞3月26日獲悉,飛書發布內部公告稱,公司決定做一些調整,會適當精簡團隊規模。飛書內部人士透露,飛書精簡比例不超過20%。
在字節內部,飛書每年研發投入與抖音、TikTok在一個數量級,甚至飛書的產研團隊人數還多于抖音。將降本增效的刀,揮向飛書,可見字節收斂聚焦的決心。
忍痛割愛的表象之下,字節正處于內憂外患之中。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的高增長以后,電商的增長壓力越來越大,組織效率也在變低。
作為字節的業績增長引擎,TikTok在美國的監管壓力驟增,發展前景面臨較大不確定性,這也給字節的增長蒙上一層陰影。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就連曾經信奉大力出奇跡的字節也不得不謹慎行事,俯身守住基本盤。
01
揮刀
飛書是字節內部非常重要的一個業務板塊。互聯網大佬們高喊著“互聯網的下半場屬于產業互聯網”,尋找2B業務出路的時候,飛書扛起了重任。
曾經的飛書也表現不賴。它以一己之力攪動在線辦公市場“二王并立”格局,從阿里系的釘釘、騰訊的企業微信手里拿下不少市場份額。
在2021年底的那場組織架構調整中,飛書更是與抖音、TikTok等業務一道,成為字節六大核心業務板塊。
短短兩年時間,飛書也成了要組織精簡的一環。
飛書表示,精簡的原因,主要是組織自身存在的問題,包括團隊規模比較大,但組織不夠精干,效率在變低,力量不夠聚焦,這不利于業務的長期發展。
有熟悉飛書的人士認為,字節對飛書動刀并不意外。相比釘釘、企業微信的產研團隊,飛書團隊規模太大,與其市場地位(營收規模)不符。從去年起,飛書便陸續對團隊進行精簡。
華爾街見聞了解到,過去幾年,伴隨著飛書在在線辦公領域里“攻城略地”,飛書的團隊規模飛速擴張。2022年團隊人數超過6000人,較前一年翻了近3倍,在去年初的調整后有所收縮,但依舊高達5000人。
團隊規模大舉擴張的同時,則是飛書每年百億成本支出。反映到財務上,持續的高額成本支出,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讓飛書在盈利上面臨較大壓力。
據飛書內部人士透露,2023年飛書軟件訂閱收入超2億美元,同比翻倍。
但僅以目前的營收,尚且不能覆蓋成本,更不用說盈利。字節CEO梁汝波曾在內部表示,對飛書的研發投入不低于抖音和TikTok,但ROI不是很劃算。盈利能力遠沒有達到預期,早已為飛書裁員埋下伏筆。
智能辦公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IDC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企業團隊協同軟件市場規模為4.2億美元,同比增長12%。該機構預測,2022—2027年企業團隊協同軟件市場的復合增長率為21.1%。
面對這樣的市場前景,飛書的競爭對手都已經給出了盈利時間表。年初,企業微信透露,會在2024年率先實現盈利,釘釘也預計2025財年開始盈利。反觀飛書,距離扭虧還有一段距離。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飛書在商業化方面潛力不足,而且缺乏經營性基礎,在市場形勢下行時,縮減人力、降低成本,是維持正常運行之舉。
不過,收縮不意味著放棄。據上述內部人士稱,飛書未來依然會長期投入,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AI。
去年11月,飛書向外發布了“智能伙伴”等系列AI產品。其目的,是通過提升產品競爭力,盡早實現盈利。這也是飛書眼下的當務之急。
在試錯空間大幅減少的背景下,飛書的苦日子也許才剛開始。
02
變革
業務上要繼續聚焦少量重要的事,這是字節當下的重點。字節希望借此,逃逸平庸的重力。
過去半年里,字節頻頻收縮,對著VR、游戲和飛書接連揮刀。
戰略風向轉變與字節作為新王面臨的增長壓力息息相關。從業績本身來看,字節的高增長態勢恐難以為繼,或者說,字節的業績增長正變得越來越吃力。
據知情人士透露,2023年,字節跳動收入總計增長了30%,共計1100億美元,增速較前一年降低了8個百分點。相比過去幾年超過60%的高增速,字節的業績增速持續下滑。
對字節來說,在核心賽道承壓以及海外市場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當務之急是保證業績增長。
在核心電商業務上,抖音電商需要盡快拓展新的市場空間。
抖音內部結合流量比例和用戶行為等數據推測認為,直播電商GMV的天花板大約在3萬億元。抖音電商去年GMV已經逼近3萬億,其重心也在轉向貨架電商。
近日,抖音低調上線了“抖音商城版”APP,這是抖音電商首次在抖音APP之外,推出獨立電商平臺,意味著抖音電商正在向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純電商平臺看齊。
抖音也不得不加入電商“價格戰”。2月,抖音電商將“價格力” 作為2024年的策略,并在商城與短視頻等內容場大力推薦低價商品。
美國市場,TikTok陷入了僵局。3月以來,TikTok在美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監管壓力,可能面臨關停或易主的結局。近兩年,TikTok已經成為字節業績的增長引擎,如今TikTok面臨的不確定性,為字節的業績增長蒙上一層陰影。
在電商能力基礎上,字節也在拓展更多的收入來源,商業化的重要性在公司內部明顯提升。
年初,抖音集團CEO張楠宣布辭職,原向張楠匯報的抖音負責人韓尚佑、番茄小說及今日頭條負責人張超匯報給抖音集團董事長、商業化負責人張利東,他將統一管理抖音各個核心業務。
這一變動最直接的改變是,抖音集團商業化的權重顯著提升,這也直接為抖音大舉加碼本地生活業務做了鋪墊。
3月,抖音本地生活與字節商業化部門的組織架構發生了大調整,商業化團隊的核心骨干會被抽調至本地生活。去年底,抖音集團商業化負責人浦燕子接手了本地生活業務,將銷售目標從4000億元更新至6000億元,要實現翻倍式增長。
俯身做好業績,縮減盈利仍在困難的業務,這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務實的選擇。
當然,字節也想與其他互聯網巨頭一道,在AI時代里一較高下。
去年11月,字節成立了AI創新業務團隊Flow,下設四大業務線,包括AI教育、國際化、社區和豆包。字節一直在招兵買馬,并從阿里和百度挖AI相關人才。華爾街見聞也了解到,飛書的產研人員也有部分調往Flow。
過去十幾年,字節經歷了移動互聯網的黃金時代,這也給了字節跨界擴張的試錯機會和空間。然而,隨著行業增速見頂,即便是字節,也已分身乏術,無暇他顧。
在沖向AI時代,成為全球互聯網之王前,字節要解決自身內外交困的問題。這是字節必須面對的新挑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