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的風吹到宜家, “中產偶像派”也扛不住了
來源/不二研究
作者/江川
“濃眉大眼“的宜家也扛不住了。
5月1日起,瑞典家裝零售巨頭宜家(Ikea)推出新一輪降價,從這也是其在一年內的第三輪降價。
降價的風也吹到了宜家中國:9.99元的肉丸+土豆泥套餐、13.49元的肉醬意面……宜家中國餐廳每周五的打折餐食,被網友戲稱為“北歐窮鬼套餐”,繼“瘋狂星期四”之后,又玩起了“窮鬼套餐星期五“的梗。
事實上,早在去年8月,宜家中國宣布將對超過300款產品進行價格投資。所謂“價格投資”,宜家中國解釋,在促進消費的大背景下,發現大眾越發重視理性消費,同時也展現出更加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換言之,從消費者的直觀感受而言,價格投資約等同于降價啦。
今年初,宜家中國宣布將投入超過一億元,用于擴大價格投資范圍,在2024財年將陸續推出更多的更低價格產品,預計全財年累積超550款,以及部分宜家食品。
具有代表性的降價產品包括:149元的芙薩工作燈降至99元、999元的百靈三斗抽屜柜降至799元等。
當宜家中國宣布價格投資策略后,多家家居品牌也紛紛跟進降價。
回顧宜家中國成長史,宜家品牌于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憑借“中產生活方式”的販賣標簽,逐漸躋身宜家全球TOP10市場;2015財年,宜家中國的銷售額以105億元刷新紀錄,同比增長超18%。
根據宜家官方資料,中國市場是其在瑞典以外、唯一一個擁有完整宜家價值鏈的市場。
4月,宜家中國高級副總裁弗朗索瓦·勃朗特稱,將在未來3年內擬投資63億元,以推動持續性降價策略,并聚焦全渠道的整合與優化等方面。據其透露,宜家中國實行降價策略后,消費者認知度提升了6個百分點。
這也意味著,“中產偶像派“的宜家中國徹底放下身段,搶奪更下沉的市場。
從宜家全球來看,降價策略對于改善財務數據已經略見成效。2023財年的最后四個月,宜家推出促銷降價活動,降價期內零售額迅速上升,拉升 2023財年的零售額同比增長6.6%至476億歐元。
但是,降價策略對于宜家中國是否行之有效,還有待進一步觀察。降價策略也可能帶來一些風險,過度的價格競爭可能會損害品牌形象;畢竟,宜家自帶北歐松弛感的“中產生活方式”太過深入人心。
更為重要的是,與宜家“大本營“的北歐市場不同,中國的電商業務發達、家居市場的線上市場不容小覷。但是,宜家中國錯失電商業務的最佳投資時期,至今仍是其一大短板。
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家居品牌,宜家一直在尋求適應中國市場的方法,降價是其中的一種策略,既呼應宜家全球策略也迎合中國消費者。畢竟,低價在很多時候真的就是一大“必殺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