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東來,治愈了中國消費者的精神內耗
撰文/天使灣老汪
導語:胖東來的彌足珍貴,在于它不僅僅是一種洞見、一個法門,而是一個以商業、以零售商超為載體的群體性社會實驗。
胖東來最近成為公眾的關注焦點,源于百度副總裁璩靜事件的反襯,以及針對步步高和永輝超市的、看上去有違一般商業邏輯的幫扶行動。
這家偏居于河南許昌,被一些人視為珍寶、同時也被一些人嘲笑為“走不出河南”的超市,卻一次又一次地闖入公眾視野。
▲胖東來時代廣場(圖/視頻截圖)
關于它的極致品質、細致入微的服務、稀缺的用戶信任、令人眼熱的福利主義、公益精神等等,一直眾說紛紜,但總感覺大多側重于技術層面,并未一探究竟。
我身邊有一些和胖東來有著深層互動的朋友。站在一個不遠不近的角度,我所模模糊糊感知到的是:在中原文化最深重的腹地,胖東來翻轉了某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
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拋出的問題,和日本著名實業家稻盛和夫(1932-2022),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作為人,何為正確?”
01
去年3月,我去了一趟許昌。
初衷是在看胖東來的同時,探訪曹魏大本營。因此,一路上埋頭重溫《三國志》。
結果是,幾天下來,我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和反差,以及胖東來的彌足珍貴——在中原文化的腹地、地縣級城市,在李碩《翦商》試圖撥開歷史迷霧、劉震云《1942》試圖還原真相的這片土地上,生長出了一種扎根于東西方思想交匯處的人生哲學。
▲于東來(圖/胖東來官網)
對于腳下這片土地,于東來太熟悉了。我們可以在他的內部講話中,不止一次看到類似表達:
什么是奴性——沒有自我、自卑、自私、貪婪、虛偽、虛榮……你的生命不屬于自己,每天就是為了面子而活、為了責任而活、為了榮耀而活、為了利益而活。
我們不懂得什么是生命,不懂得怎樣對待我們的生命。我們慢慢活得不是我們自己。就像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做聽話的孩子,要聽父母的話,要聽老師的話,要聽領導的話……從來都沒有教育我們是不是要問問自己聽我們自己的話,聽我們內心的話!
這種關于國民性的分析是如此熟悉,就像我們在魯迅的雜文、柏楊的資治通鑒白話版、崔健的搖滾樂、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天道》丁元英的凝視中所感知到的一般。
這或許就是胖東來根植于其中,而又試圖翻轉的那塊堅硬的石頭。
02
“我們這個企業最大的價值是什么?就是用理性的方法改變奴性。”
在一次面向來自全國各地零售商超企業經營者的講話中,于東來分享了他做這家企業的初衷:
不希望像魯迅一樣,像柏楊一樣只是在吶喊。而是希望用一種理性的方法,讓更多人能得到尊重,能得到激勵,然后產生信任,再給他灌輸好的理念,讓他往好的理念方向去發展。
在我看來,胖東來的彌足珍貴,在于它不僅僅是一種洞見、一個法門,而是一個以商業、以零售商超為載體的群體性社會實驗。
胖東來是在市場上,在顧客的心智中站穩了腳跟(借用巴菲特的說法,胖東來是有“心理份額”和“護城河”的),走出了一條結實、寬闊的道路。
而它的創始者和參與者們,是幾千位許昌周邊的農民和小城市的居民。
▲作者供圖
他們在締造出中國坪效最高的本土超市的同時,自身也經歷著一場劇烈蛻變。這使得他們和自己的父輩祖輩,有了極大的不同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更能理解于東來常說的那句話:“胖東來的屬性是學校,不是一個企業。”
03
大多數企業,一上來就講“股東第一”和“用戶第一”。一言以蔽之,講的都在外部。
我猜想,在于東來看來,這不夠“究竟”(編者注:意為尋根究底),源頭不應該是外部的那些事物,而應該是一一活出自己。他用“自由和愛”來描述這樣一種狀態。
在胖東來超市、辦公區的墻上,常常能看到這樣的一些句子——“發自內心的喜歡高于一切”;“只要熱愛,工作的深度無止境”。在胖東來員工的神情中,我們也常常能感受到這樣一種狀態。
▲胖東來超市(圖/作者供圖)
于東來在內部講話中解釋說:“只有喜歡的的時候才會專注、才會投入。投入自然就會真誠、能產生情感,最后情感就產生了品質、產生了美,美就上升到了藝術,創造出能為社會增添很多讓人幸福的、快樂的、喜悅的東西……”
這是怎樣一種狀態呢?
這是一種從熱愛——到專注——到凈心——到出神入化的狀態啊!
想想看,這不也正是巴菲特的原點嗎?巴菲特曾說:“同學們,做你們喜歡的工作……你財富自由之后想做什么工作,現在就該做什么工作……每天會從床上跳起來,一天不工作都不行。”
這不也正是喬布斯的原點嗎?喬布斯說過:“我相信促使我一往無前的唯一動力就是,我熱愛我所做的一切。你們一定要找到你們的所愛……如果你還沒有找到你喜歡做的事情,請繼續尋找。不要停頓。用你全部身心去尋找!”
04
“生命在于釋放而非修行。”這是另一句常常寫在胖東來超市墻上的句子。
這似乎有違我們慣常的路數。畢竟,幾千年來我們都是一路講“修”和“行”、講“克己”。
于東來解釋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天分。將自己的天性發展到淋漓盡致,充分發展自己的特別之處……專注釋放生命的美好和陽光,而非修正不足。”
▲胖東來辦公區的墻面標語(圖/作者供圖)
我的同事阿迪(天使灣創投創始合伙人),另一個身份是東來商業研究院院長。他在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大自然有多少物種?有螞蟻,有貓貓狗狗,有豺狼虎豹,不是所有物種都要搶著去登珠峰。你如果是一個小動物,偏要去登珠峰,那要‘死’的。”
在阿迪看來,“胖東來給了另一條‘王道’,就像大自然一樣,所有人都有出路,都可以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做到最好,各美其美。我是小貓小狗,那我就去登(杭州)北高峰,對吧?”
在一次和種子班學員分享時,于東來說:“你要明白,不是我做多大的企業才是偉大,我活得有質量,活成內心喜歡的樣子也是偉大。”
這句話,相信會讓很多朋友就此放下執念了——無關乎企業大小,無關乎做不做企業。
05
自由和愛,同時也意味著,既不被束縛,也不束縛他人。
“你想我們不被孩子所束縛,不被金錢所束縛,不被感情所束縛,不被名譽所束縛,不被責任所束縛,不被父母所束縛,不被生死所束縛,不被既定所束縛……你說輕松不輕松?”
有一次,于東來這樣問在場的人。
▲于東來(圖/胖東來官網)
胖東來內部發行的《幸福生命狀態手冊》,細致入微地列出了日常生活方面的建議。想象一下中原城鎮和農村的風俗習慣,我們不難理解其中的苦心孤詣。比如:
員工之間借錢最多不能高于當月工資,超出這個限額要向公司申請;
輕松、自由地舉辦婚禮,不因講究婚禮的排場或繁瑣造成包袱、身心疲憊;
日常給予雙方父母的照顧,不超過收入的10%;
子女20歲以后或學業完成后獨立居住生存,父母不應向孩子提供生活費用
……
前不久,我去拜訪一位胖東來種子班學員。這位學員是溫州人,開了幾十個超市。
我好奇地問他,跟著東來哥學習兩年多,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知道該怎么活了。”他想了想說:“過去幾十年都是為別人活,為名利、為責任活。現在知道了,首先要為自己活,首先要把自己活好。”
06
把自己做好了,幫助團隊活出自己喜歡的狀態了。自然而然的,它會“呈現給社會,呈現給顧客”;自然而然的,顧客會感受到這份誠意;自然而然的,它會創造出真實、硬朗、可持續的商業價值。
就這樣,一層層地擴散開去。
這是一種“樂在其中”的狀態,而無需刻意取悅顧客。
我把這個理解為“推己及人”。
它是由內而外,自然生發、釋放而來的。一個人怎么對待自己,也就怎么對待團隊,也就怎么對待顧客。
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在胖東來超市,促銷活動是被禁止的,“我們是不允許出現顧客圍著去搶東西的狀況。這是絕對禁止的。記住,一定要讓顧客理性消費。如果你去找一些低價的低質的東西做活動,這完全違背公司的理念,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胖東來超市(圖/作者供圖)
有一次指導學員企業,于東來的要求是:“強行把不好的產品下架!”因為,商品物有所值,才能贏得顧客信任。
另一次,于東來接連看了好幾個賣場,都是讓顧客不停地轉圈才能出去,非常不方便。他說:“這是一種落后的理念!”
在另一個學員的企業,他發現的是:“要慢慢淘汰那些毛利比較高、質量不穩定的商品。哪怕一年失去500萬元的利潤,也要有這個決心。高毛利的商品會讓企業更快走向滅亡。”
他是做減法的,“最好的營銷是真誠”。
而這一切的源頭,是活出自己,是那個獨特生命自然、真實的釋放。
07
前陣子,我翻到費孝通早些年紀念潘光旦的一個講話,主題恰恰是“推己及人”。
費孝通說:“潘先生這一代人的一個特點,是懂得孔子講的一個字:己,推己及人的己……在英文里講,是‘self’,不是‘me’,也不是‘I’”。
“‘己’是最關鍵、最根本的東西,是個核心。決定一個人怎么對待人家的關鍵,是他怎么對待自己……不能知己,就無從‘推己’。不能推己,如何‘及人’?”
上個月,還看到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的一場演講:
“我們是從內而外建立品牌的,通過文化尋找品牌價值。我們如何以尊重和尊嚴相待,我們如何嘗試以同樣的方式對待顧客……我們不僅是在顧客端,也同時在伙伴端積累品牌資產。”
殊途同歸。
08
“改變人的思想這件事情是很愚蠢的。”
2022年冬,在一次面向集團各部門主管的內部講話中,于東來流露了偶爾襲來的孤獨和疲憊之感。
一眨眼二十多年過去了,哪里想過善良還會這么悲壯呢。真是付出了心血、靈魂、包括身體、時間,付出了所有,也沒有想象當中大家能夠相互理解。
越來越知道這種文化是多么厚重!
但是后來也慢慢理解了。如果那么好做,社會也早就美好了。改變人的思想這件事情是很愚蠢的。
但是我已經做了這么多年,讓我不去做也放不下。因為和自己的生命已經成為一條線了,高于自己的生命。做這種事已經和習慣融為一體了,死也是死到這條路上。
無論帶領這個企業是什么樣我都無所謂。你們不在了,剩我自己,也要繼續在這條路上走。
珍惜胖東來!
珍惜和我們身處在同一時代、置身于同一片土壤的,翻轉的努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