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那些消失的網紅
出品/電商報Pro
作者/吳昕
01
李子柒重回公眾視野?
近日,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工商變更信息再次將公眾的目光聚焦于李子柒這一名字上。
天眼查APP顯示,抖音旗下的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退出了股東行列,而常熟市雄大企業管理工作室則新晉成為股東。
這一變動,雖看似尋常的公司資本游戲,卻因微念曾作為李子柒的MCN公司而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重新點燃了公眾對于她、以及她與微念之間復雜關系的討論熱情。
自2016年起,李子柒便以獨特的田園古風視頻風格在海外平臺YouTube上嶄露頭角,隨后其影響力跨越國界,通過國內網友的分享與媒體的廣泛報道,迅速在國內走紅。
她的視頻不僅僅是生活日常的記錄,更是精心構圖的紀錄片式作品,每一幀都透露著匠心獨運,令人嘆為觀止。
而在2018年,李子柒開始涉足電商領域,其憑借個人品牌推出的螺螄粉、鮮花餅等產品迅速成為市場寵兒,線上線下均銷量火爆。
在轉型的同時,她始終堅守初心,拒絕將視頻內容商業化,堅持創作純粹、無廣告的內容,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尊重與喜愛。
然而,好景不長,因利益分配等問題,李子柒與微念及其創始人劉同明之間的關系逐漸緊張。
2021年,雙方多次對簿公堂,圍繞商標權、股東知情權等展開激烈爭奪。這場持續一年多的法律戰,最終在2022年12月26日以和解告終,李子柒在商標資源上獲得了更多的話語權。
在和解之后,李子柒也淡出了公眾視野,其在抖音的最后一條視頻更新停留在了2022年4月30日,那是一則關于法律聲明的視頻。
不過,她的影響力并未因此減弱,其在微博、抖音和B站上的粉絲數量依舊龐大,分別為2556.8萬、4706.7萬和753.1萬。
李子柒微博賬號
李子柒抖音賬號
李子柒B站賬號
雖然李子柒還沒有更新作品,但從近期的動作來看,李子柒似乎已經在積極準備復出了。
前段時間,就有網友發現,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生了工商變更,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及大股東均由李佳佳變更為李子柒。
圖源:天眼查
同時,經查詢@李子柒微博等多個社交平臺的實名認證信息,均顯示為李子柒。
更令人矚目的是,在今年6月,綿陽市涪城區大土土花藝工作室登記了李子柒品牌logo作品著作權,該工作室由李子柒本人經營,業務范圍涵蓋禮品花卉銷售。
這一舉動不禁讓人猜測,李子柒是否將在未來拓展更多商業領域,為粉絲帶來更多驚喜?
02
網紅沉浮錄
在快速迭代的短視頻行業中,除了李子柒這一標志性人物外,眾多曾風光無限的頭部網紅與千萬級IP也逐漸淡出公眾視野,成為了行業變遷的注腳。
例如程十安、溫精靈等等,有機構統計截至今年5月,抖音上有25個千萬粉網紅已經超過3個月沒更新。
其中,程十安停更的原因跟李子柒一樣,也是跟MCN公司鬧掰了。
在2020年初,程十安開始在抖音更新美妝視頻,2020年12月開啟瘋狂漲粉模式,通過創作多支美發、護發、發型設計等話題的爆款視頻,累計收獲了2700萬粉絲。
在2021年,程十安更是被被稱為“干貨女王”,撐起了那年抖音美妝圈的門面。
但伴隨著走紅,程十安的商業價值不斷提升,其與MCN公司的利益分配問題也開始浮出水面。
2023年5月,程十安的小紅書賬號突然被封禁,從而引發熱議。很快,程十安在微博上回應,稱是前公司糾紛問題。與此同時,她還在微博上公開喊話其前公司——MCN機構縉嘉:“別裝了�!�
圖源:程十安微博
一年過去了,程十安的全平臺賬戶仍未恢復更新。她就這樣消失在大眾視野,與互聯網進行了某種切割。
類似的情況在行業內屢見不鮮,如“郝一點”、“松松和二毛”等達人也在與MCN機構分手后,因無法繼續運營原賬號而另起爐灶。
這些案例暴露出MCN機構與達人之間在賬號歸屬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深層次矛盾,但在多數情況下,雙方都難以全身而退,導致賬號停更,資產受損。
曾經的互惠互利,在關系破裂后,可能會成為一種阻礙。
除了與MCN機構的糾葛外,變現能力也是影響網紅是否持續更新的重要因素之一。
“奇妙博物館”等劇情類賬號的興衰,便是一個生動的例證。
盡管它們在內容創作上頗具匠心,但受外部環境影響以及變現渠道有限,往往難以維持長期的運營。
面對市場的變化與挑戰,這些賬號或選擇暫停更新以尋求轉型之路,或像“白日夢劇院”那樣勇敢嘗試付費短劇等新型變現模式。
奇妙博物館抖音賬號
白日夢劇院抖音賬號
此外,隨著直播帶貨等新興業態的興起,許多內容型MCN機構也開始尋求轉型之路。
在這一過程中,那些純粹以內容吸引粉絲的賬號往往難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最終只能被公司舍棄或邊緣化。
如多余和毛毛姐、辦公室小野等達人的轉型之路,便是這一趨勢的生動寫照。他們為了更高效的變現,選擇了直播帶貨這一新戰場,而原本的內容型賬號則逐漸被擱置。
綜上所述,網紅興衰與行業變遷背后,是MCN機構與達人之間復雜關系的映射,也是行業生態不斷演變的結果。
03
燒得熱烈,燃得持久
在瞬息萬變的流量時代,無人能獨領風騷,長久不衰,這是網絡生態的鐵律。
而且,隨著時代的變遷,社交平臺的定位轉變和網紅經濟的發展,網紅更新換代十分迅速。
近年來,“素人”更是代替專業人士成為了“網紅”行業的關鍵詞。
從“挖呀挖”的桃子老師、黃瓊,到朋友圈熱議的聞會軍,再到開封說媒的“王婆”與手沖咖啡的“咖啡阿姨”,他們的崛起與淡出,無不映射出這一行業的快速更迭。
開封說媒的“王婆”
手沖咖啡韓阿姨
每個網紅的興衰史,既是個人不懈努力的縮影,也是社交平臺算法與市場需求交織作用的必然結果。
平臺算法偏好新鮮熱門,MCN機構則擅長打造易于傳播的熱點,共同編織了一張快速造星又迅速遺忘的網。
網紅們的生命周期因此變得尤為脆弱,許多曾經的焦點人物,最終或被遺忘于公眾的記憶角落,或被算法的無情更新所淘汰。
以聞會軍為例,其熱度如流星劃過,僅維持了短短三天。在去年12月18日到21日,聞會軍一共開了六場直播,前五場觀看人數都在兩千萬以上,21日的直播觀眾則下滑到了八百萬。在此之后,聞會軍暫停了直播活動。
相比之下,“咖啡阿姨”則以一顆平常心面對流量的起伏,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便在人氣下滑時,也能悠然自得地享受生活。
她說:“火了多賺點,涼了人舒服�!� 這種態度值得每一位網紅深思。
當然,面對變幻莫測的網紅賽道,若想避免成為一閃而逝的流星,內容與商業智慧的雙輪驅動至關重要。
短視頻時代的競爭已悄然轉向用戶粘性的深耕與內容生態的升級,用戶對高質量內容的渴求日益增強。
因此,創作者需不斷精進技藝,勇于創新表達,以優質內容贏得口碑,進而穩固粉絲基礎。
同時,內容的創作亦需融入價值導向,在垂直領域深耕細作,打造既有趣、有用又具個性的內容,以滿足日益多元化的市場需求。
此外,探索多元化的變現渠道與精細化的運營策略,亦是網紅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其中,papi醬就通過建立自己的內容平臺,不僅拓寬了收入來源,還提升了品牌的長期價值。
圖源:天眼查
網紅們應積極探索跨平臺、跨媒介的發展路徑,深入了解粉絲需求,制定精準的內容與營銷策略。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在網紅這條道路上,我們需保持清醒的頭腦與平和的心態。在有限的時間里,以最大的熱情與努力,將這把“火”燒得既熱烈又持久,讓每一次的閃耀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記。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